心靈交流
  首頁
  道義問答
  道義問答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頁次:6/7 頁數:  關鍵字:   

問題 16 五百大戒酒為先
   

編按:師尊曾提及:道者理也,不明理焉修道?而明理之道全在有疑必問。尤其現今所處環境乃紛擾而多變,如何能把持自己明理修道,就要不恥下問,才不致於愈疑愈迷,迷而未解或不悟,故離道遠矣。為釋吾人心中之惑,故有「疑問解答」之必要。本刊特闢「疑問解答」專欄整理之,以供前賢諸君參考,不足之處尚祈前賢大德指教是盼。

問:清口茹素者,不可以喝酒,但料理、或用藥,或作月子放酒怎麼辦?

答:修道一個重點:根本要顧全到,至於其他的枝末就可以活潑應事。在活潑應事中,自己要怎麼做,由自己擔待,自己負責,但不可將你做的辦法向眾人講,這叫做「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另一方面的意思是:如此做是出乎於自然的本心,沒有用刻意的心;固執要這麼做,要那麼做,不能有這樣的知見和成見來做一件事,那就是得失。

本身已清口茹素者,為了身體的需要,或用藥治病,權變少量飲用,適當不適當呢?

本身既已清口茹素,自己理念一定要清楚,「五百大戒酒為先」,你說喝一點點可以,那多加一點也可以嘍!心防一懈,可能喝到醺醺然,有一就有二,如此一來,對於戒要怎麼持得清楚?在不知不覺中,也忘失了心中的守戒,導致破戒的局面!

自己可要理念清楚啊!做料理、用藥、或作月子要加酒,說可以的人,自己就要承擔,這完全是存乎一心,別人也不會告訴你:可以或不可以、對或不對、或有錯沒錯。 「五百大戒酒為先」這是一個原則,活潑用事之中「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自己怎麼做自己要擔待,但不可將你的辦法對眾人宣揚,那是不適當的。

問題 17 功德與福德
   

編按:師尊曾提及:道者理也,不明理焉修道?而明理之道全在有疑必問。尤其現今所處環境乃紛擾而多變,如何能把持自己明理修道,就要不恥下問,才不致於愈疑愈迷,迷而未解或不悟,故離道遠矣。為釋吾人心中之惑,故有「疑問解答」之必要。本刊特闢「疑問解答」專欄整理之,以供前賢諸君參考,不足之處尚祈前賢大德指教是盼。

問:福德與功德之別?

答:福德與功德的差別,《六祖壇經》裡已說得非常清楚。所謂功德,是出乎於一片清淨心,沒有任何攀緣、沒有揀選、沒有任何特定對象。若不是出自清淨心、而有攀緣、有選擇、有對象,這樣都叫做「福德」。

佛經裡說:「忘失菩提心,所做諸善業,皆成魔業。」如果忘失菩提心,就是說沒有菩提清淨心和無為、無心的話,那麼所做出來的善事,不是叫做聖業,這些善事到最後不是變成魔業,就是變成受盡折磨的「磨業」。

為什麼會變成「磨業」呢?現在有很多策劃活動、策劃道務,會覺得做到最後是怨聲載道,很不甘願,有時意見衝突,有時看法不同,本來是聖事聖業,到最後越做越煩惱,本來應該要越清心,越無話,越無人我相,在道場真正做事應該是如此。

有時候比較聰明的人會說:「我躲起來,不要管事情最好。」怕得要命,怕今天管這件事情,到最後一頭霧水,全身髒氣,「做到汗流,給人嫌得瀾流(口水)」(台語),所以現在很多聰明的人都怕做事情,為什麼會這樣?怕做到最後愈來愈沒有程序,所以負擔更嚴重,這就叫做「折磨」。雖然幫辦很多事務,因為認理不清,心態不正確,越做是非越多,煩惱越多,那所做的一切也只勉強稱為「福德」,是有漏有限的,因為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嘛!

若真正做聖事、聖業就不是這樣,而是每個參與的人都是無心的、無為的、清淨的;都是不計較的、不攀任何緣的,而且他做事情是很積極投入的,做完後也不過如鳥飛過空中無影,船過水無痕,這叫做功德,那才叫做清福。

問:我們說功德和福德,要比喻的話,功德是不是如我們工作領的薪水,福德就像把薪水用掉了?

答:其實在佛的眼光裡,祂是不會釐清得那麼清楚:什麼是福德、什麼是功德?只是,今天我們知道萬物源之於「道」;「道」是一個本體而已,必須要透過用,在應用上一定會有一個痕跡顯現出來,有痕跡出現的過程就叫做德,這就是《道德經》說的:「道生之,德蓄之」,所以「物形之,器成之」,這是《道德經》裡面曾講的過程。

今天我們曉得道的原理,就知道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種道的生化,那道的生化都必定會有軌跡,常講:「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定會有這些軌跡,只是這些軌跡一定要還原,還原至道的本體,這叫「玄德」,就是很微細的德。

所以德,基本上是在心性中,而非外在的,我們如果這樣去體會的話,就會很清楚。剛剛說,去工作賺錢,如果用掉,這叫做「福德」,這樣也是可以比喻,因為出了多少工夫去做,當然得多少,有得到這些而去享受,這樣叫做「福德」,這樣也是有相布施。

但是我們真正說功德和福德不是這樣說的,要回到原點來論,當然這些比喻也沒什麼不妥。

問題 18 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編按:師尊曾提及:道者理也,不明理焉修道?而明理之道全在有疑必問。尤其現今所處環境乃紛擾而多變,如何能把持自己明理修道,就要不恥下問,才不致於愈疑愈迷,迷而未解或不悟,故離道遠矣。為釋吾人心中之惑,故有「疑問解答」之必要。本刊特闢「疑問解答」專欄整理之,以供前賢諸君參考,不足之處尚祈前賢大德指教是盼。

問: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答:《心經》裡的「菩提薩埵」,以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如果翻譯成白話,「菩提薩埵」就是「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了解中文意涵,就可以清楚地了解,所謂「菩薩心」或「菩薩道」,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就是沒有比它再高的。「正等正覺」就是平等與自覺。又如何才能夠平等與自覺呢?《莊子》內篇裡的齊物論,有機會可以多參看。「平」就是沒有高下的區別,永遠保持那樣均衡,那樣的水平,它沒有起起落落,這叫做「平」。人要如何才能二六時中平心靜氣呢?對內可是要觀照自己心氣平和回歸中道;心也不因外物而有差別對待,對外應事應物則是以平等觀來對待所有的人、事、物;人往往會自認為我比你高,或是我比你大,「平」就是要隨時同理心,隨時都設身處地體諒對方的心,所以這是生命共同體,如水乳交融般,唯有如此才叫做「平」。

「覺」就是在當下要很清楚,無論心志意念、舉止行動,都要非常清楚,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迴光返照心念啟動之初,緊叩本心,覺照中是念念分明,事事清楚,當下心掌握得很好,時時都活在當下,這個就是「正覺」,這可是功夫啊!要理解很容易,嘴巴說說也很容易,但是當面對實際的情境,就看出真正的看家本領,這是功夫,所以這個是菩薩道。

道心原本清淨,耐何清靈本性經過累世轉換中,習染變現,氣稟物欲重濁,後天心熾盛,無明當家,若能迴心改脾氣去毛病,不執著己見,持續改造自己不放鬆。修行若是原地踏步,脾氣依舊,毛病不改,我行我素,那還是未真正進德修業,唯有放下我見,靜心反省,遇事先看看自己錯在哪裡,找自己的錯,不一昧地指責別人;遇事善解,往好的方面想,轉念間人生路多開闊。

心中有道,道在心中,所愿所行自然在道中,俗話說:「行盡世間天下路,唯有修道不誤人。」好好把握立身行道的機會,莫遲疑,否則,空有人身,不知成就天地人三才之德,徒讓人生空過豈不可惜啊!

桃園市龜山區兔仔坑村大棟山路111號(地圖)
電話: 03-3591111 傳真: 03-3592222
E-mail:ikutao@ms47.hinet.net
一貫源流 | 基礎忠恕 | 一貫文化 | 忠恕學院 | 社會公益 | 心靈交流 | 人生饗宴 | 資訊廣場 | 一貫網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