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67期
36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直 至 老死 、 病 死 ,且 一 百 二 十幾 年
來,代代全都樂此不疲,這則故事到
現在還持續進行著……,您相信嗎.
在 湖 北 武 陵 山 區 深 處 , 有 一 個
古老的渡口,不遠處住著一戶萬姓人
家。為了遵守祖上的承諾,萬家子孫
四代人,一百二十多年來「不收一文
錢」,守在河邊為村民擺渡。
湖北省建始縣三里鄉大沙河村,
因為從村口流過的大沙河而得名,很
多村民家住此岸,田在彼岸,每日得
繞十幾公里路到對岸耕作。後來,有
人造了木筏,但因水性不好,時常翻
船落水。
「義渡」是從萬其珍的爺爺萬作
柱開始的,爺爺從江漢平原舉家遷到大
沙河村,作為外鄉人,村民不但不排斥
他們,還給予許多幫助,讓萬家十分感
動,總想「為大家做點什麼」。
呂聯富 點傳師
諸位前賢,我們說過的話算數嗎?
 簡前人曾說,說出的話,要屨行、
要達成,才合乎「誠」字(即言出要能
達成 ),才 算有信用 ,如果 說出去 的
話,沒有兌現,那就失信於人。
如果話是父母說的、乃至於是祖
父母、甚至於是祖先說的,您會願意
去屨行嗎?
尤 其 在 功 利 主 義 盛 行 的 這 個 世
代,孩子出外求學負擔過重時,連生
活條件與村民差距很大時,自己一邊
過著清苦無求的日子,一邊又能堅守
祖上的承諾,且不管氣候多惡劣,情
勢多危急,還能夠一代接一代,不分
晝夜熱心地為人撐渡,讓村民能平安
過河,經常席不暇暖、食不及飽、隨
傳隨到、無怨無悔地服務村民,毫無
自己的休閒娛樂,更不用說外出渡假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完全甘於付出,
pg_0002
萬其珍為村民擺渡過河。
37
2011年3月
來 自 水 鄉 的 爺 爺 便 決 定 專 職 擺
渡,還許下諾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
錢,即使生活水平在村中算是中下程
度,餬口都已相當困難了,爺爺還是
非常熱忱地撐著篙,日夜不停地在兩
岸穿梭著,春去秋來、年復一年,直
到身疲力竭、無法動彈,臨終前,他
囑咐兩個兒子,也就是萬其珍的父親
和么叔要信守「承諾」。
萬其珍的父親很樂意遵守父親遺
愿,於是接過蒿桿,繼續為村民日夜擺
渡,如此春去秋來,年復一年,直到身
疲力竭、無法動彈而去世。萬其珍的么
叔二話不說繼續接棒,於是日夜擺渡,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直到身疲力竭而
病死在渡口旁。之後,萬其珍就接下船
篙成了「義渡」的接班人。
「過河…」對岸的聲音在山谷中
響起,在曬太陽的萬其珍像接到命令
的老兵一般,到河邊開始撐船,平常
在家用餐時,經常是才吃一半,聽到
喊過河,就放下碗筷奔過去。
萬其珍擺渡一趟用時約10分鐘。
旁人曾掌篙試渡一趟來回300多公尺,
用了20多分鐘,雙臂痠軟。老萬說,
他 一 天撐 船 超 過7 0 趟 才會 有 這種 感
覺。可見,老萬的功夫,非一朝一夕
所能練就的。
全村 1 0 96 人 , 幾乎 全 都 坐過 萬
家的船,村民說,無論冰雪連天、刮
風下雨、三更半夜,只要有人喊「過
河 」 , 他 們 就擺 渡 , 那 怕 只渡 一 個
人 。 很 難 得 的是 , 從 他 們 撐船 到 現
在,似乎受到上天的眷顧,一百多年
來沒有發生過事故。
村 民 曾 向 有 關 單 位 建 議 搭 建 橋
樑,但造價過高,一直沒能解決,萬
家義渡依然是過河的唯一方法。
義渡百年四代人,村民互助傳佳話。
pg_0003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基礎雜誌267期
38
「 真 是 分 文 不 收 。 」 村 民 龍 世
銀,說起萬家義渡,十分激動。
「 如 果 沒 有 萬 家 擺 渡 , 過 不 了
河,日子都不知道該怎麼過。」村民
譚正英每天都要乘船到對岸種田、種
菜、割豬草。
幾 年 前 的 一 個 夏 天 , 大 沙 河 鬧
洪水,家人勸萬其珍不要冒險。因為
水流急水位又高,撐桿不易找到落腳
點,容易失衡落水,可是他不聽勸,
執 意 擺 渡 。他 說 , 跟 別 人說 好 的 事
情,不要輕易放棄。兒子萬芳權為此
跟老爸吵了一架,但還是陪同父親在
水位上漲的時期每天接送村民,後來
從2006年開始,人多時也幫忙擺渡。
至此,義渡的承諾已傳承了百餘年。
萬芳權說:「父親常說,要做就做
好一點,他撐不動了,還有我,我撐不
動了,還有孫子,等撐不動的那天,或
許就有了大橋,不需要擺渡了。但祖上
傳下來的承諾,要講給子孫聽,不管做
什麼,都要信義為先。」
清 末 , 有 富 紳 為 萬 家 劃 了 五 畝
山田供人租種,交完賦稅後,剩下穀
子可自行支配,這塊田就成了義渡的
保障,但僅能維持基本開銷。如今,
教育普及,萬家的年輕一代已達讀中
學的學齡,需要負起到城鎮求學,正
是需要用錢的時候。曾有人邀萬其珍
「合夥」收費擺渡一人收費一元,以
平均約10人,每天約莫四、五十個來
回,每月就有萬把元的收入。但他聽
了這「生財之道」,手一揮,堅決反
對並說:「說話要算數 !」。
從以上真實故事我們可以了解:
一、以外鄉人身份進住大沙河村的
萬家爺爺,受到村民許多幫助
而十分感動,總想「為大家做
點什麼」。
二、即使洪患危險也不放棄承諾,
反而能帶動子孫義渡,且面對
困境和引誘時,萬家能堅守一
貫立場,毫不動搖。
假使,換做我們是故事中的當事
者,我們會如此堅守父母、祖上的承
諾嗎?乃至於堅守我們曾親自許下的
愿力與諾言.
做 一 個 修 道 人 , 我 們 要 捫 心 自
問:我們何期有幸能沾了天恩師德、
讀初中的孫子萬秋林偶爾也來為村民義渡。
pg_0004
醒世良言帖(四)
〈鵜鶘捕魚〉
身為鵜鶘捕魚快 吃它一條欠全材
絲毫不能有賒貸 看你還要繼續賴
作者:123快樂元素
39
2011年3月
三師恩惠而得授真傳,我們是否應好
好的研究要為上天、為道場、為前輩
做點什麼.
我們是否應該遵照所立過的愿力
去付出,並能帶動子孫齊家而修,且
面對困境和引誘時,還能堅守修辦立
場,毫不動搖.
萬家那種遵守承諾、簡樸度日、
無 為 付 出 的精 神 , 著 實 令人 欽 佩 不
已 , 我 們 從故 事 中 是 否 得到 一 點 啟
示,做為一貫弟子如能以同等心堅守
愿力,克服種種困境與引誘,以救生
法船「義渡」有緣佛子離苦得樂、脫
離六道輪迴,也才能說是信守承諾、
立愿了愿不是嗎.
故偈曰:
萬家報恩司擺渡
大沙河面奔前途
代代無悔守承諾
無為付出全自如
聞者多能生感觸
士志於道學簡樸
趁此佳期勤修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