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77期
54
攝身收心謹言行
2011年10月23日,沒有雨、還算
清朗,在近日的基隆也算是個好天氣
了。啟化講堂今年開壇廿週年,除了
之前的擴大辦道和慶祝活動外,也在
這一天舉行壇辦法會,這是啟化講堂
20週年慶期間的一樁大事。
當天共有10位點傳師護持法會,
壇主136位,副壇主29位,辦事人員79
位參加,總共254位;期間且有17位道
親立下清口愿。主持人籲請大眾莊嚴法
會,「止語養氣」是所有壇辦人員當
遵守的紀律。在樓梯間行進時,紀律小
組提醒,上樓梯的腳步聲太大了!參班
人員這才忽地警覺,趕緊輕聲地放慢腳
步。心的鬆懈、散漫總在不知不覺中流
露,須於平常生活的四威儀間留意心
念,專注於行,照顧腳下,切勿散亂,
修行功夫端在日用之間。壇辦法會有紀
律小組在身邊督促著,而在平日生活
中,無紀律小組在身邊,則應自戒自
守,時時存神定意。
文:岱文 圖:林達忠
修辦中繼加油站
100年度啟化講堂
壇辦法會感悟
法會因由揭序幕
領 導 游 李 點
傳師賜導「法會因
由 」, 提 示了 法 會
宗旨:啟化講堂暨忠
恕學院基隆分部已屆20週
年,期藉法會凝聚共識、提昇道氣,
能 再 創造 更 輝 煌 的 道 務里 程 , 傳 承
永續。修道需自己下功夫,不斷地行
持,更需在修辦當中互相切磋、共同
提昇。
壇辦精神履愿力
法 會 第 一
堂 課 恭 請 簡
清 華 點 傳 師
慈 悲 : 「 壇
辦 人 員 的 精 神
與 愿 力 」 。 壇 辦
人員的精神當是:「低心下氣無我,
服務最樂無執,願力承擔無相,妙行
付出無住,觸物皆美無染,靈明體悟
無 懈 。」 人 有 道 , 就 有正 氣 ; 人 有
簡點傳師專題講述。
游李老點傳師賜導。
pg_0002
55
2012年1月
德,就有人氣;道場就需要有正氣與
人氣。而道氣是靠每一位道親躬身踐
行、自然顯露,因此不看輕自己,也
不隨意自己;謙卑內省、涵物容眾才
能淨化內在道場,外顯良性磁場。
簡點傳師特別指出壇辦人員的愿
力在於:「布施結人緣、持戒律己嚴、
精進道奔前、忍辱任擔肩、般若覺靈
圓、禪定佛魔驗。」並另以十點:「圓
滿道場心無私、和悅喜樂多付出、犧牲
奉獻言行顧、借假修真聖業圖、承先啟
後為要務、以身示道性如如、尊師重道
聽命是、勇於承擔大丈夫、扶圓補缺道
氣足、合德同心復性初。」來期勉壇辦
人員精進再出發。
最後簡點傳師以「慧命永傳,群
策群力;團隊為重,團結合作。」作
總結。期勉所有壇主、辦事員當「一
步 一 腳 印 ,百 折 終 不 悔 , 覺醒 再 覺
醒,力爭向上游」,善盡壇辦人員之
職責,並以「為道場盡一份心,為自
己出一份力」協助推動道務。
午餐後止語養氣,安坐養息;身
處空調冷氣間,身披外衣防寒侵,收
萬念歸於一念,息慮靜心意歸零,歇
息片刻養真修。
度眾成全談經驗
黃錫
.
老點傳師於下午慈悲賜導
「成全道親的實務經驗」。老點傳師
談 起 , 度 人
乃是累世結
來的善緣,
並 非 有 學 問
或 身 為 講 師
就 容 易 度 人 , 有
時老道親一句「道很好」,新道親就
跟著來求道,這就是累世所結來的緣
份。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
因此壇辦人員當自省:想成就一件事
情,是否眾緣和合啊!
老點傳師提到早期老前賢多半不
識字,但是對道卻很認真、用心,拿
著佛堂給的一本筆記,用心抄錄點傳
師賜導的內容;不識字的道親請年輕
人幫忙抄,一個人抄二十遍是常有的
事,且用的不是原子筆,而是毛筆,
這就是「成人成己」之道呀!
修 、 辦 道 當 中 經 驗 是 相 當 的 重
要。老點傳師舉《論語》第十九章,
子張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
能為有,焉能為亡。」
執 德 而 不 弘
揚 , 信 聖 人 之道 而 不 篤 實 ,何 能 說
此 人 有 道 德 或 無 道 德 ? 此人於 世實
無 足 輕 重 啊 。早 期 成 全 人 ,有 時 只
要 一首詩就能感動人,如:「普度舟
來普度舟,十二萬年纔一遊,有緣速
早求登岸,無緣失落在荒坵。」一語
驚醒夢中人,詩中警語啟示,人人當
黃老點傳師提點成全案例。
∣貫∣
pg_0003
基礎雜誌277期
56
資訊廣場
Information
覺悟,趁早修。
修道的環境一直在改變,老點傳
師比對今昔的狀況:早期修道人都是
「貧道」,而今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修道人的志節也不一樣了。官考期,
為了能繼續修道,不得不以權變法來
應對。有一次,一些道親被通知到基
隆消防隊樓上的刑事組,到那裡接受
長官約談;老點傳師那時還年輕,說
實在的也聽不懂他們要做什麼。第二
天,報紙刊登一貫道解散的消息,老
點傳師就趕快去問陳田老點傳師,陳
田老點傳師說:「傻孩子,新聞要顛
倒來看的啦!」在那樣的環境,這實
是不得已的做法。
老點傳師接著提示「
信道不篤
的弊病:不篤是不夠深入,眼睛只看
別人缺點,而不反觀自己。當理氣不
通達,道是顯不出來的。誠要夠,才
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
從 前 度 人 較少 流 失 。 尤 其出 國 參 辦
的 人 員 , 要讓 人 感 受 到 有道 氣 , 這
都是長時間內在修心的涵養。如果自
己對道信心不足,怎麼能度人?自心
眾生,各種偏邪不正的心尚須自性自
度,何能談及度眾?因此,老點傳師
舉出個人修持的三大方向:白天「叩
首、守玄、讀經」,夜晚「反省、懺
悔、感恩」。鼓勵沒有
堂的人也可
以叩首,向著天勤於叩首,以照顧性
命。每日持續叩拜,大家都可做到。
如 何 好 好 地 叩首 , 是 應 付 式的 拜 一
拜?還是不趕時間?每日修行功課要
落實真修啊!此外要勤讀經,這不僅
是兒童的事;讀經好處很多,使人容
易專注、去除雜念,精神不渙散。晚
上的修行功課則是反省,要感謝他人
的 勸諫 。《 論語 》
子曰:「德之不
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
能改,是吾憂也。
」道場前賢將累積
的經驗傳授給我們,當好好把握並真
修實煉。
道 務 推 動 如 何 突 破 瓶 頸 ? 老 點
傳師認為如果只是建構制度,那是社
會一般慣用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樹
立規範、創造環境。道是要走出去推
銷,而不僅是設個班,如同賣場設專
櫃等人來,那是不夠的。道務要脫胎
換骨,就要主動積極;道親來道場,
須有人接待,讓人有賓至如歸之感;
創造優質環境,讓人感受得出來。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
自行。
」有好的道德而無具體方策,
是無法將一個團體治理好;有好的法
規而沒有落實,是無法發揮任何實質
的效力。老點傳師慈悲,帶動道務要
用心、盡心,多吸取他人的經驗,以
適於自己的方式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pg_0004
57
2012年1月
齊家圓滿勝一切
壇辦人員如何落實家庭的成全是
非常重要的,接著就是魏瓊華點傳師
的專題「道化家庭的經營」。首先由
戲劇小組擔綱演出「媽媽劇場──素
食篇」,輕鬆活潑地勸道親素食。不
同於傳統講述專題的方式,於下午時
段讓班員提振了精神,大夥兒看得笑
哈哈,深具寓教於樂的效果。
魏點傳師透過戲劇引導道親清口
吃素要吃得不隨便、吃得「蓋高尚」
( 臺 語 ) 。不 會 煮 就 去 學 ,不 懂 就
問,好成全一家人吃素。更要明白吃
素的原則:吃素不可吃得很孤獨,要
心量廣大,想辦法與家人同餐,接納
家人,不要怕不便。點傳師提示和順
自然之法,要圓融地去做,才能成全
家人求道、修道與行道。媽媽身為一
家之「煮」,好修行、好成全。
第 二 段 戲 劇 演 出 「 百 年 後 事
篇」。老壇主歸空了,兒孫並不了解
如何處理告別儀式與辦理素齋事宜,
怎麼辦?一生修持,最重要是生前就
要對家人交代清楚身後事,這是對眾
多壇主的心理建設。
魏點傳師問大家:「明天先到?
還是無常先到?」這是老壇主面臨
到的實際問題。生前契約、塔位、
房子、土地過名、人壽保險、其他
事務……都要及早作口頭或書面交
代,事先準備總是好的。平常要適
機適時,如藉著伯公、叔公的身後
事,就可順勢提到,比較不顯得突
兀 。 面 臨 到 時 , 如 果 思 考 不 夠 週
全,就會喪失成全家人的機會。
綜 合 以 上 , 魏 點 傳 師 強 調 :
成全家人是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不
能全依靠他人。經營道化家庭要用
心 、 有 計 劃 , 放 棄 根 深 蒂 固 的 想
法,嘗試權變、行得通的方式。提
供給壇辦人員在道化家庭經營上非
常寶貴的觀念及作法。
隨時更新迎明天
結班時,陳昭湘點傳師綜整今
天法會的各個主題,提示今後修辦
的方向
──
要重新出發,大家手牽
手、心連心,共同努力。並問起:
「大家有立遺囑嗎?」這可是一般
人從沒有想過的事,百年後事當前
立。陳點傳師說:「後學可是有立
喲!打開電腦搜尋就找得到,每年
都會更新。」
法會就在互勉聲中落幕。感恩
法會在眾多幹部策畫之下,圈上圓
滿的句點,也是真心付出的起點!
魏瓊華點傳師分享家庭成全實務。
∣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