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91期
52
每 當 週 五從 竹 東 高 中 下 課 , 一
回到家,首先到
堂參駕後,必定會
到爺爺(徐中正老點傳師)靈位前叩
首,說一聲「爺爺!丞觀回來了。」
腳不由自主會走到爺爺房間坐一下,
聞一聞爺爺生前穿的衣服及帽子,看
一 看 爺 爺的 床 , 翻 一翻 爺 爺 的 筆記
本,回想爺爺曾經開示的言語。
印象最深刻是《達摩四行觀》,
爺爺曾說這是佛教達摩祖師非常重要
的一篇論典。相傳《達摩四行觀》,
《達摩血脈論》,《達摩悟性論》以
及《達摩破相論》這四篇都是達摩祖
師留下的論典,而後學稍微看得懂的
只有《達摩四行觀》。
所謂「達摩四行觀」:一是「報
冤行」。所謂「報冤行」,是說修行
懷念爺爺時
徐丞觀
的人在受到痛苦、不順利的時候,應
當自己想:我在過去世中做了很多壞
事,今天惡果成熟,所以我要甘心承
擔,毫無怨言。這是後學以後遇到逆
境的時候所要學習的態度,不可稍不
順心,就怨天尤人。
二為「隨緣行」。「隨緣行」是
指人生有時痛苦,但有時亦很快樂,
但是這些都是因緣所生。假如有很幸
運、順利或成功的事,是因為過去世
中 種了 一 些 善 緣 , 加 上 這一 世 的 努
力,才有這麼好的事情發生;而快樂
之後就歸於「無」,絕對不可以得意
忘形,產生傲慢之心,這是所謂「隨
緣行」。
三為「無所求行」。世俗的人,
貪心不止,這叫做「求」。但是修行
pg_0002
53
2013年3月
徐老點傳師(右三)率隊前往澳洲忠恕道院。
基∣礎∣小∣品
的人就不能這樣,應該靜心無為,因
為人生終究沒有長久不變的東西,沒
有任何東西是值得我們去貪求的,因
此 經 典上 說: 「
有求皆苦,無求即
樂。
」《菩提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
四行觀》所以說,「無求」是修行的
好方法,這是所謂「無所求行」。
四 為 「 稱 法 行 」 。 「 法 」 就 是
開發生命中善良的本性,也就是所謂
的 佛 性 ; 而這 種 方 法 是 去除 人 類 心
中貪、嗔、癡的念頭,沒有「這是你
的 」 、 「 那是 我 的 」 等 相對 立 的 想
法。「稱法行」就是能夠明瞭而且相
信這種道理,而能依法而行。更進一
步說,就算沒有貪心的念頭,若是做
了很多布施的事情,也不可以有我做
了很多善事這種「功德相」的念頭,
這就是「稱法行」。
後學覺得達摩不愧是禪宗的第一
代祖師,光是這篇論文就讓人獲益良
多,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體會,但是
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地深入瞭解。
其它的三個論文目前還未體悟那麼深
刻,但是單這「四行觀」就可以讓後
學終身受用不盡了。
爺爺的筆記本記錄著他一生修道
精髓、所體悟的性理心法,甚至微小
處的心念都提醒自己要改過,處處是
道心,念念是菩提。每次看時,總不
禁又讓後學流下眼淚。
爺 爺 ! 丞 觀 好 想 再 聽 聽 您 的 聲
音 , 丞 觀 想 再聽 您 永 遠 講 不完 的 故
事,丞觀想陪您到運動公園走一走,
或到各區
堂開班、到天仁堂開班,
天仁是您的生命!
爺 爺 您 知 道 嗎 ? 去 年 九 月 壇 辦
班時,有位老壇主問我:「怎麼這麼
多 個 月 沒 看 見您 爺 爺 來 主 班、 講 道
理?」(因這位壇主六月請假,不知
您已回天交旨。)
孫子回答:「爺爺五月已回去見
娘了。」當場這位老壇主眼眶紅
了起來,淚流滿面。
爺爺!眾道親對您的思念,不知
您在理天是否有感應到?
祈求您保佑天仁道親道務宏展、
身體健康、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