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欲為德
◎ 蘇雅芬

捨離煩惱不是易事,與其白費心機,倒不如想出利用煩惱之法,把一切事物看成是美的、聽成是美的、想成是美的,就自然做到一切境是至真至善美……

聽見心靈深處傳來低語,有些莫名,些許領悟和感動,在瀰漫著喧囂雜沓的都市叢林裡……突然!渴望清新,渴望聆聽先知們的提示,於是,來自書籍中的文章映入眼簾時,亟欲渴望付諸文字,將心靈悸動與感受,流瀉於字裡行間中……

偶然間,有機會欣賞一篇藝文,內容雖簡短,卻刻劃出生命中的種種宿命論與價值觀,總以為人世間的情愁莫非尚有其因緣,而這種相遇相知的緣啊!竟是千年的修煉、百年的磨折,才換得短暫的相契。於此,似乎有感於時空無情與短暫,真是所謂「愛是虛幻,情是滅」!

常看到「萬緣放下」四個字,自己似乎頗不以為意,甚且認為是一種難以付諸的事,因為那必須要將執著層層剝離,理想主義要放下,意識形態要放下,一種我執、法執要放下,而且是在非刻意下完全拋開。

為此,「萬緣放下,一切無礙」,又是如何的際遇?一直以為「放下」之後必會經歷什麼都不能做、什麼都抓不到的狀態,內心充滿了深沉絕望,那是進入意識的底端,一切掏空了,不能執著了,像是大海行船卻沒有停泊的港口。後來才漸漸明白那是一種境界,當我們能從絕境中活過來後,一切都改觀了,也似乎了解什麼是「無所求」。

人,有時必須做不斷反觀的修行過程,斷絕外緣之下,心就變得透明起來,能清楚察覺每一個意念的翻飛鑽升,然而切勿刻意去止念,只要靜靜觀照,妄念似乎會逐漸塵落。如此將欣然發現不要刻意和意念分裂,允許它的升起,觀其本來面目,自然能立刻轉化,當然那種境界乃是有待修持的功夫呀!

慢慢地,我們體會到當一切事物了然明白,一如心的明晰,將會發現原來修行與意念力無關,其實是非常自然輕鬆的,同時亦不能將修道當作成就來看,這種「無所求」的心也就是修道最重要的態度。因此,我們可以斷言:「修行是不分時段,永無止境的探索歷程」。今日得道、修道亦能體會「佛法難聞,人身難得」。所以更應該珍惜難得的人身和有限的生命,多行善、修道、學佛、修行。

為此,亦常聽到「煩惱即菩提」這句話,人假如把一切慾望都消除,難免變成空殼……如蛇、蟬等所蛻下來的皮之虞。煩惱使人做出種種不該做的事,而宗教觀認為因為有煩惱,才會走上得悟之道。

煩惱本屬負面,該如何活用才能成為正面力量呢?世尊所言「八正道」是基本法。

世尊在鹿野苑面對五位修行者說法時「八正道」是:(一)、把事物看得正。(二)、把事物想得正。(三)、說得正。 (四)、行得正。(五)、生活過得正。 (六)、努力得正。 (七)、心朝正的方向。 (八)把心放正而不動搖。

全部付諸實踐很難,也許想想就知難而退,可先選擇前面三項來實行,經常看得正、想得正、說得正,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後面五項自然能做到。

上述的「正」是指合乎道理和倫理,同時合乎「諸行無常」和「諸法無我」的真理。事事順著這個真理去看、去想,就不會有「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和態度,會用客觀的眼光來分析自己,與身邊所生各種現象相應,自然會把自己的心看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世尊問兒子羅堠羅說:「人們為何要照鏡子看自己的臉?」兒子回答:「是想看自己的臉淨或不淨,和觀看善惡之相。」世尊點頭稱道:「對!就像照鏡子察看臉的淨或不淨,人要自我觀察身、口、心之所行,身為一個人這是很重要的事。」

為此,淨心之道亦是轉煩惱為菩提的真正實踐功夫吧!自然能將慾望一一剝削,德行自然展現於外,而達乎真正轉欲為德的真功夫,亦是身為修道人應有的典範與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