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50
基礎雜誌 303 期
老前人曾說過:「平常心是道」。
學、修、練講,就是要知道在生
活中,怎麼樣讓內心保持著對「道」
覺醒、清明、純淨、提升的狀態。
修道與代天宣化如果獨立於生活
之外,不僅是充滿矛盾,最後會使學、
修、行、辦和講道失去活力,也使生
活失去了道味與法喜,而淪入夢幻與
孤獨之境。
更何況身心與生活都時時在變幻
當中,我們講道、學修是為了什麼?
落實的基礎何在?是為了未出生前的
業障來修?還是為了來世投生的福報
來修?或是為了年輕時那充滿理想色
彩的我來修?或是為了老年時,那可
能因時光不在而暗淡的我來修?
這樣的自「我」既然是充滿變化
的,那麼「道」法也應該是充滿彈性
的!
歷史上有許許多多一成不變的
法,最後不但無法使眾生得益,反而
被眾生拋棄,在歷史中沉沒,那是多
麼令人可惜和遺憾啊!所以後學從
《金剛經》上領悟:身為講員,我們
不只要破除「我執」,也要破除「法
執」,那是因為「法無定法」。經典
上常說,且老前人、前人、點傳師也
常常提醒,要我們學、修、練講之人
處處留心都是道
人間有味是清歡
﹐
...
需常保有一個寬容、廣大、革新、超
越的內心。
道門與佛法,乃為了讓人解脫生、
老、病、死之苦而創。
道門與佛法,乃為了讓人跳脫愛
別離、怨憎會等情慾的掙扎而存。
當我們穿行於生命的時空,飄
流於生死的大海,沐浴於情愛的大河
流,往往在碎裂如星辰的天河紅塵裡
徘徊,在某些時刻,連學、行、修、
辦、代天宣化等等可能也是片斷而零
散的。
在這時,我們要用「生活是道」
的線,把身心的體驗織成一道橋,那
時我們就可以來去自如了──
平凡的人用平常的心過平淡的生活。
實在的人以
實踐的心有實際的體驗。
有道時,隨緣念起念滅,透視生
命的本質,活在當下、一心一境,使
一時有一時的風釆,一刻更有一刻的
清明,那麼縱使仰望天際的無限或返
觀自心的浩瀚,也都是逍遙於法界之
中,而有清涼喜樂的道味。
對平常心是道來說:「生活的每
一拈花,都應微笑。於不拈花處,也
可以微笑了。」不妨細細品味師尊慈
訓:「處處留心皆是道」,以及東坡
所云:「人間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