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13 期
48
編按:基礎忠恕學院全真分部中級部
於 103 年(2014)10 月 19 日
舉辦期中聯合法會,經典班四
年級由廖怡琇學長代表上台學
習心得報告,同時也投稿〈基
礎雜誌〉,與更多前賢分享。
曾有人說:《六祖壇經》「懺悔
品」,是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之中最重
要的法門之一,因為佛所說的一切法,
無非都在幫忙我們懺除業障。
有相的懺悔,是將所做不好的事
情──殺、盜、淫、妄、酒等外在的
行為懺悔改過;而無相的懺悔,就是
把我們心裡所有相──貪、嗔、痴、
慢、疑,都連根拔除。惠能大師肯定
地告訴修眾:以「無相懺悔」能滅三
世罪,令得三業清淨
?.
1
。由此可
知,滅罪清淨是懺悔中得來。因為眾
生累劫因無明所造作的罪、過、錯,
恐怕已經堆積如山,唯有靠「懺悔」
才能清除得盡。《老前人心性嘉語》
中明確地告訴我們:「修道必須治心,
六祖壇經懺悔品心得
...
治心有兩大工程:一、懺悔,二、寧
靜(禪定)。心要時時省察,觀之在
舍或外馳,察得分明,克治懺除:因
凡心浮躁妄動,外表言行不合中道本
心者要懺悔;內心念起不正者,應返
照懺悔,令之在舍不妄動,既動則依
中道而發,覺照之,不隨境遷。」
人生在世,誰能無過?若是知過
能改,就能重新做人。誠如儒家所說
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
2
若是不能改過遷善,一錯再錯,那
就不可原諒。「懺」的本意,是將過
去之罪惡一切洗淨,得回來清淨的本
體性空;「悔」則是在內心加以「定」
的力量,可以防止尚未發生之惡,使
勿再起。
我們若能將錯誤的觀念和自私自
利的行為改正過來,常常為別人打算,
就是先天的人;要是都為自己打算的
話,那麼就是後天的人,所謂:「
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
. 。 ....
,我們願意做大人或小
pg_0002
2015 年 1 月
49
人?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上天堂或
下地獄也都由自己決定。所以說:「自
性自度」,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要如何才能自性自度呢?也
就是將我們內心中的一切邪見、煩惱、
愚痴等「眾生念」,用正見去度化。
當邪思現時,用正念來度化;迷妄之
時,用覺悟來度化;愚痴之時,用智
慧來度化;惡念生時,便用善念來度
化。這種度化自心眾生的方法,便叫
做「真度」。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
不知度了多少人而終能成佛,所以我
們修道也要憑「眾生無邊誓願度」這
個愿力,只要盡心就能有成。六祖以
〈無相頌〉總結懺悔品,也提醒後人,
修學可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明心的
工夫,其次是見性的功夫,如果我們
能在自心自性上,實實在在地下一番
功夫,才能如《金剛經》所說的:「
無所住而生其心
」。
曾經有一段時間,佛教分為南北
兩派。北方的德山宣鑒禪師聽聞南方
禪法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與其所學不同,因此決定到南方去論
戰。結果遇到一位賣餅的老婆婆詢問
他:「『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
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您想點那
個心?」讓德山宣鑒禪師沉默無語。
後至龍潭拜見崇信禪師,一到就迫不
及待地問:「久聞龍潭之名,但來此
既不見潭,又不見龍?」崇信禪師說:
「你現在親自來的地方不就是龍潭!」
之後一天夜裡,德山宣鑒禪師向崇信
禪師請示,不覺夜深,崇信禪師道:
「夜已經深,禪師還是早點回去休
息。」德山宣鑒禪師出屋後,又回身
說道:「外面天色已黑。」崇信禪師
點燃一支蠟燭給德山宣鑒禪師,正當
德山宣鑒禪師伸手要接時,崇信禪師
又把蠟燭吹滅,德山宣鑒禪師當下大
悟。從這個禪宗故事也告訴我們:人
只有借助心中之光,才能看清自我!
君子「一日三省其身」!在這複
雜紛擾的世界,讓人們無所適從,為
了趕上這個世界的變化,人們不知不
覺在扭曲著自己的心靈。我們應該多
接觸道場、多看經典、多聽善知識的
教誨,看自己應該看的書,做自己應
做的事,努力精進,不要放鬆,並隨
時反省自己,除去心靈的汙垢。消滅
從前所有的惡業,如愚迷、憍誑、嫉
妒等罪,全部都要懺悔,現出本來面
目,這才是自性自度的功夫。所以不
管世界如何變化,我們還是一樣堅定
地修道。有了這個決心,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多捨棄一點後天的,就多
得到一點先天的, 上天老
絕不會辜
負任何一個真心修道的人。
基│礎│小│品
pg_0003
基礎雜誌 313 期
50
註 1:《六祖壇經 ˙ 懺悔品第 6》:「今
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
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
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
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
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
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
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
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
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
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
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
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註 2:《左傳 ˙ 宣公 2 年》:「吾知所過
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
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本刊係
贈閱性質
,來稿雖無酬勞,但本社將代表所有讀者,先向您致上最高謝意!
如來稿文章
有時效性
,敬請
於欲刊登月份前一個月的1日之前投稿
;如因進稿日期
較晚,或該期稿擠,則
視實際狀況
處理。
本刊會視情況潤飾來稿,您若不希望更動任何字句,請
在投稿時
註明。
文章若有擷取來的文句請
註明出處
,並確認
可轉載
,且
無侵權之虞
來稿請以
Word檔
方式儲存,並註明聯絡電話。照片請提供
最高解析
之檔案。
或燒成光碟寄至下列地址:
10876
台北市萬華區寶興街
188
2
號 先天道院〈基礎雜誌〉編輯部收
投稿電子信箱:
jichu2022@gmail.com
見 證
分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感受到上天無
限德澤加被,身或心的躲劫避難、化解危機
等等事跡。且必須是未曾在〈基礎雜誌〉刊
載過,歡迎道親投稿。文章題目可自訂,舉
例如下:
千鈞一髮 老 慈悲
歷劫歸來 我的體悟
生死邊緣 我心平靜
本刊園地公開,
至誠歡迎前賢共作法施,廣結善緣。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