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90期
38
《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
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
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富貴而驕 自取其禍
富貴但卻驕傲自大的人,是容易
自己招致災禍的人,其原因為:
.驕傲自大 種諸惡因
驕傲和自大的人容易種下諸多惡
因,導致災禍的降臨。例如:因為內
心自大,因此遇到不如自己的人、或
者貧窮的人,則會產生驕傲的心,看
不起別人,更不可能去幫助別人。一
個人心中常起惡念,自然就種下了諸
多惡因,而易招致惡果。
.富貴難保 業力現前
因不了解驕傲等惡念所產生的影
響,因此流失了許多修持的機會。自
大的心念使人無法看到事件細微處,
則累世的福報就會在這諸惡念中漸漸
流失;人的福報有限,如不懂得好好
修 持 、 積 功 累 德 , 一旦 福 報 消 耗 殆
盡,則富貴不再,且業力即現眼前,
這是一般世人所不明白的道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
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
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從持盈章談修辦道
◎
簡琬婷
.未修福慧 無人相助
就如同惡性循環一樣,一方面流
失累世福德,一方面又不知好好修持
而積功累德,則福慧皆未修持,終將
落入災禍併至、無人相助的局面。佛
家有句話說: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
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因此
福慧必須雙修,才是正道;相反地,
若福慧均不知修持,則可以想像其下
場將是非常不好的。
富而不驕 謙恭有禮
因此我們要學習:富而不驕,謙
恭有禮。
.後天富貴 前世修福
後天能有富貴,都是因為前世所
修來的福報。每個人的福報有多少,
沒有人能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累
世的福報是有限量的。今世得以安居
樂業、平安順利,都是因為累世福報
的關係,應該要懂得好好珍惜。
.謙下虛心 今世修慧
在 現 世 要 以 謙 下 的 心 , 虛 心 學
習,修持自我,去掉不好的脾氣與毛
病,以回復光明本性為目標,持續向內
修持,累積功德,即是回天的資糧。
pg_0002
39
2013年2月
學∣院∣專∣欄
.無為三施 福慧雙修
我們要從無為三施做起,三施即
是財施、法施、無畏施。多布施,才
能累積福報,而要做到福慧雙修、積
功累德,則尚需做到「無為三施」。
以無為的心行三施,以眾人的利為己
任,用這樣的心念來行三施;而不是
為己之利而布施,才能免除因心念驕
傲自大所產生的後果。
功成身退 習天之道
《道德經》持盈章第九所提到的
道理,就是教我們要戒盈、戒銳、戒
滿、戒驕,才能保有原本的自性,不
受到汙染障蔽。如何能做到?就必須
習天之道,明白功成身退的道理,而
不是處處顯露鋒頭,使水盈四溢,若
到了這樣的地步才懂得停止,則災禍
已產生了,因此功成身退是修持中很
重要的道理。
.盈銳滿驕 不能常保
水滿了而不停止注水,就會溢出
來;時常以鋒利的態度彼此衝擊,沒
有辦法永久保持於不敗之地;再多的
金銀財寶,都有消失的一天;以驕傲
自大的態度對待別人,終究也會招致
災禍,因為這些都違反天之道、也不
符合中庸之道,就算一時看起來風光
顯赫,但絕對不長久,都會有損害的
時候。
.適可而止 知所進退
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適可而止
的道理,功成即身退。在過程中要盡心
盡力,但功成後要懂得放下、收回,而
不是想從中獲得更多;功成後還想求得
的,往往是後天的名利及富貴,這些都
不長久,是會受到損害的。
舉例來說:當眾人齊心齊力為一
間新
堂的開設而努力時,在過程中
要盡心盡力,但一旦新
堂成立後,
則要明白
堂設立的宗旨是為度化眾
生、成全道親所用,而不是爭一時名
利 權 勢 的 工 具。 因 此 要 以 公心 來 對
待,放下自我那顆私心,否則每個人
都想爭名奪權、計較功德多寡,則初
發心已失,剩下來的只是爭名奪利的
心 ; 如 此 不 知進 退 , 將 招 致災 禍 產
生,也許是紛爭多,也許是個人善念
與修辦精神的喪失,如果造成這樣的
後果,則已經失去了修道的方向。
.習天之道 向內修德
我們要學習上天無私、無我的精
神。付出時,全心全力奉獻,事成時,
放下一切,讓心歸零,這才是向內修德
的精要,才是真道的本義。能一本散萬
殊,最終要萬殊歸一本;而不使外放的
心無止盡地追求,不斷追求而不知停止
時,這些都不是真正需要的,反而多了
更多外在不必要的塵染。因此要懂得適
可而止、功成身退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