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素食主義 11


素食的善益與功德  

古人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人類所得之大部分疾病是由飲食而引起。所以人們若能節制並平衡飲食,就可以減少許多生理疾病,人們為了治療疾病,健康長壽,而不斷地對醫藥與飲食進行研究,終於發現,肉食對人體健康害多利少,而五穀雜糧、蔬果等所謂的素食才是人類最自然無害的健康食物。近年來,醫學界及營養學家,更是大力推崇「素食療病,養生延年」的妙方,於是素食與健康劃上等號,是近世紀以來大家公認的事實,也是傳統素食的突破。

其實人類本來就是素食者。如果人類能夠捕殺一隻小鳥,用牙齒撕下牠仍活著的四肢,吸吮牠仍溫熱的血而感到愉快,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斷,人類具有肉食的本能。從另一方面來看,一串新鮮的葡萄或一盤鮮果,會使人垂涎欲滴,並且即使他並不感到饑餓,他還是可以吃下,因為水果的滋味是如此的甘美。這是人類具有素食本能反射作用的例證。

世間人講素食好,那是以現在健康觀點來衡量;佛家講素食好,是指感受果報好,其實不只未來好,現在也好。吃素能培養慈悲心,不給眾生添痛苦。

研究營養的學者都知道蔬菜水果含有眾多的維生素,營養豐富熱能又低,利於消化。葷食熱能多,吃葷的人,尤其五十歲上下的人,很容易造成脂肪過多、血管硬化,血管硬化易患高血壓,糖尿病也會跟著來,所以五十歲上下的人最好要吃素,以保健康。
一般人只知素食健康,而不知食素的同時也是積福積德,能令天下太平。古詩有云:「千百年來碗底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素食與修行的奧秘  

素食是修行順利成就的秘方之一。因為許多修行的奧秘與素食相契。人與生存環境、與浩瀚的宇宙之間,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宇宙至高的境界就像一片無止境的喜樂與寧靜之祥,是一種最精細微妙的力量,也是愛、和平、純潔和喜悅的呈現。當這種力量充滿大自然時,周遭的環境是歡愉、寧靜、清爽而有精神的。我們所吃的食物,由於性質的不同,對人體也有不同的影響,許多專事修習解脫道或靈修的修行者,莫不提倡素食。因為所有的穀類、水果、蔬菜(蔥、蒜、薤除外)、豆類等植物性食品,素食能創造一個純淨的身體及神經系統,使我們獲得深沈的覺醒與喜悅,身體變得很健康、純潔、輕鬆和精力充沛,而且心靈很平靜、受控制而感到快樂。所以素食是符合宇宙生息自然法則下的生存方式,若想要和宇宙偉大的力量相融合,瞭解生命的意義與方向,素食是很好的途徑。

1.吃素能清淨身心

清淨的身與心,才能感受到宇宙的奧秘,承受宇宙能量的融合。素食能讓身體變得輕鬆、舒暢,當身體在比較純淨的狀態時,心念較易調適。

「萬法唯心造」,心才是器物世間創造的源頭,所以當心念如是想時,其實在法界已經千真萬確「存在」,只是器物世間一時還無法顯現而已。只有心念被導正了,器物世間才有可能被導正。慈悲的心念,正是最強的能量,最大的正念。

所以不吃肉食,不論對身或心方面的清淨都很有幫助。

2.吃素能讓氣脈暢通

氣脈與我們的健康有莫大的關聯,只要氣脈暢通,此人必定非常健康,同時此人也是修行有成就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氣脈的暢通與否,佛教認為與一切身心活動有莫大的互動因素。

吃素,正是減少一些不好的身心活動累積在氣脈的機會。因為當動物將被宰殺時,由於恐慌、害怕、憤怒之氣充塞在肉身中,若吃下了這些肉,等於是吃了許多的惡果而不是善果進入體內,對於身體的健康或是心靈的純淨、穩定沒有絲毫的幫助。

行善越多,善因儲藏進中脈,氣脈就越暢通,所以行善可以淨通氣脈。吃素是慈悲自己及別人的善行。一切的行善,都能帶來中脈的暢通。「心氣不二」,慈悲的心、愉快的心情是幫助氣脈暢通的重要法則。只要心清淨了,氣脈也就跟著暢通無阻。

3.吃素容易入定

入定的狀態是身心呈現一種安穩、放鬆的狀況。氣脈暢通,身心自然放鬆;妄念少,心自然容易安定。

吃素,可使身心避免受到混濁之氣的干擾,而趨向穩定、純淨、寧靜,與宇宙祥和、喜悅的脈動相符,自然容易入此定境當中。

定境是平和、安穩的,與殺生的暴戾之氣不同;
定境是充滿喜悅的,與殺生的驚恐、不安不同;
定境是充滿光明的,與殺生的黑暗、下墮不同。

吃素,正是帶我們的身心走向平和、喜悅、光明,因為我們的生存不是藉著另一個生命換取來的。血液中流著的是心安理得的安然,而不是暴躁不安的焦躁,自然容易進入與大自然同步的醒覺當中。

4.吃素長慈悲之美德

慈悲,是一個修行人最重要的美德。可以說越高的法門就越需要慈悲的人才能成就。

吃素,是慈悲的一種呈現。因為一切眾生從元始以來,在生死中輪迴不息,沒有不曾作過父母、兄弟、眷屬乃至親朋好友的,甚至輪迴成鳥身、畜生等的。因為泯念一切眾生與自己都曾互為眷屬過,每一位眾生的生命和自己一樣珍貴,都會怕痛、怕死,而肉都是從生命體來的。由此不忍之心而吃素,加上素食本身對於身體就有潔淨的滋養作用,藉由身心兩方面的配合,素食將可成就一位修行者大慈大悲之美德,深深沐浴在慈悲的喜悅中。

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

初學佛的人一般都有許多問題,有關吃素的問題也許是諸多問題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它影響到一個人每日的飲食生活,如果選擇吃素,那將是他的飲食生活方式的完全改變。因此初學佛的人有如下的問題,學佛是不是一定要吃素?

素食是佛教鼓勵的事,但並不要求所有學佛的人一定要吃素。因為學佛的人吃素是出於慈悲,而慈悲又以五戒中的第一條戒「不殺生」為根本。所以學佛的人如能吃素,那是最好的事。但是,如果因為家庭的原因,或工作上的困難,不吃素也不要緊,但是不要再去殺生,也不可指揮或請他人殺生。在家中,先生或太太一方學佛要吃素,而另一方不吃素,或者是子女學佛要吃素,而父母不同意,這就很容易引起家庭衝突,從而導致家庭不和。這時初學佛的人就可以從吃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的肉)開始做起,同時,與另一方,先生或太太或者父母從科學的角度多講素食的現實利益,如素食有利於健康等。這樣逐漸地就可以做到對方不反對你吃素。我們一定要記住,學佛的目的不是為了吃素,而吃素的目的是為更好地學佛。如果因為吃素而引來了更多的煩惱與家庭的不和的話,那就失去了學佛的意義了。

我們學佛時,心裡的煩惱就會逐漸地減少,如果再吃素,就會減少身體方面發病的因素,並能增加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身心健康,自然我們的壽命也會增加。

光吃素不能包治百病  

現代醫學對疾病的原因有著較深入的認知,如肚子痛病,現代醫學研究出它的病因是膽結石、腹膜炎、腸痙攣、盲腸炎、胃出血等。當我們問「引起這些病的原因是什麼?」時,醫學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回答說,這是因為血液酸性、某某缺乏、某某阻斷、某某障礙、某某肥厚、某某壓迫、某某失調、某某刺激、某某發炎、某某潰瘍,等等。對於這些,我們都可以進一步再問一句: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這酸性、缺乏、發炎、潰瘍的狀況?隨著醫學的更加發展,將會找出這一切原因的更深一層的原因,屆時我們又要對這更深一層的原因再問一個「為什麼?」

佛教在解釋人生病方面,有些觀點值得我們思考。比如佛教強調因果報應。具體到人生病,佛教便認為與人食肉殺生有因果關係。而食素,則可以避免殺生,至少可以減少殺生,這樣人就不會受到「殺生」的「因果報應」了,當然也就少生病或者不生病了。
另外,佛教還認為盜、淫、妄等也是疾病的原因,光吃素並不能包治百病,還必須同時進行布施、供養、持戒、念佛、誦經、放生、懺悔、趺坐等佛事,方能消除。

進一步說,吃食等善舉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求得身體健康,還是十分初級的。所以,佛教強調佛家弟子發心吃素,應放在培養大慈大悲之心,求證佛果、普度眾生上。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