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85期
36
在 修 道 的 路 途 上 , 我 們 六 識 接
觸外緣境物從而生出順逆善惡、貪瞋
癡慢 的 觀 感 與 覺受 , 而 這 些 從外 感
受而引起的喜、怒、哀、樂等種種的
情緒變化都很容易去影響一個修道人
心的 波 動 , 障 蔽我 們 純 真 至 善的 自
性。而仙佛菩薩與眾生的境界分別就
在於此,祂們看到的是真如的世界,
一切真一切如。不用心意識做主,所
以能於種種的境相都不染不著,即是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
」《維摩詰所說經》的觀照功夫。
然而,在修道上要不要有「境界」的
分別?境界是必然的存在,因為沒有
境界的分別便無從起修,不能按部就
班地漸次提升。但是正如《金剛經》
中須 菩 提 尊者 回 答 世尊 所 言: 「
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
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
者。……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
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
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
阿蘭那行者。
」雖有境界分別,但修
道人於境界亦應無所住心。就像十法
界是必然的存在一樣,因為有種種心
即生種種相,便自然會產生十法界的
分別。
後學在此運用在道場上較常聽聞
到的題材,將「看山三境界」與「修
道三不離(不離經典、不離道場、不
離善知識)」相結合,將六識接觸到
的外緣境物,轉化昇華為修道人觀照
的境地。各位前賢學長,自性是體,
三不離是用。體雖同一,用無二般,
能將生活上接觸的種種化為千般萬般
用 ﹙ 常 應 常 得﹚ , 便 是 時 時刻 刻 與
自我般若智慧相應,正如張老前人所
言:「提起您的光明念頭,來照耀您
穰宇立
pg_0002
37
2012年9月
的生命」那樣,智如光、慧如明,般
若智慧照耀我們的修道人生,從此不
再受愚迷惡習所染,成道證果,回歸
娘懷抱。
看山是山與三不離
(敲打念誦)
山是代名詞,但借眾所周知的言
語來譬喻人生而已。在這看人生是山
的階段裡,正是我們尚未得授明師一
指點前,眼見色、耳聞聲,莫不貪著
分別。人我不斷,耽逸人生。這時色
身處富貴之時,便用盡一切能力,力
求生活奢華享受,無所不用其極;處
貧賤之時,全然是痛苦與卑微感受,
總覺生不如死。處不貧不富亦不名之
時,對人生則像無頭蒼蠅那般,茫茫
然為著生活而生活,總為未來去向擔
憂莫名。
一、經典:只通念誦,不了其義。偏
重選擇於知名度高,能對自身有
最大利益的經典來作學習,或是
持誦經典比他人精熟,借此來判
分 彼 我 高 下 。 此 時 心 念 已 先 偏
邪,修持豈能成正?
二、道場:講究仙佛形象與道場是否
夠大、夠莊嚴,同修人數是否夠
多等等,才願意在該道場修辦。
此時身在道場,卻身外求道,見
道而不識道。
三、善知識:將通熟世間法之學識飽
足、聰敏善辯、多學廣聞的良善
之 士 視 為 善 知 識 。 此 時 盲 修 瞎
練,若有奇聞異趣則終日追求,
不能憑自我智慧選擇所應該依止
的真正明師。
看山不是山與三不離
(參禪打坐)
在 這 看 人 生 不 是 山 的 階 段 , 是
修道路途的分歧點,得遇明師者即能
識得正真修道路徑(金線);若受邪
見外道牽引,便容易錯認空義,一味
偏執墮於頑空。所以六祖惠能大師在
《六祖壇經•悟法傳衣第一品》為大
眾開緣說摩訶般若波羅密法時便殷殷
囑 咐:「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
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
即著無記空。
」濟 公老 師慈 悲 ,在
此也教我們二六時中意守玄關,名為
「 真 人 靜 坐 」。 日 常 生 活 工作 照 常
做,但自我自性真人與境相相對卻不
亂不動,外不著空(化身),內不著
有(報身),直至圓滿掃三心飛四相
(法身)。眾生在此看山不是山的轉
捩點中各得趣向修道因緣,但若行差
走錯,便成萬年嗟嘆之由(萬八年載
難身翻)。於是應當修習五教聖人所
教,依世尊八正道之第一正見、孔子
九思中視思明、聽思聰作為選擇正確
基∣礎∣小∣品
pg_0003
基礎雜誌285期
38
修道 功 夫 。 後學 在 此 便依 「 四 依 四
攝」 中 之 四 依為 依 據 ,點 燃 正 見 之
炬,照明自我修道人生。
一、經典:此時不執著於經典與言說
相,而是依止「依了義經不依不
了義經」選擇自心能夠契入的經
典,不再隨他人的選擇而作盲從
的選擇。經入我心,經隨心轉,
時時現善念,時時止惡見。
二、道場:此時不執著於眼見境物為莊
嚴之道場,亦不執著仙佛形象,
認理實修,直心為道場。為四依
之「依智不依識」,家庭、公司
皆可以為歷事煉心之修道道場。
三、善知識:一切善惡,不分男女老
少,亦不分富貴貧窮,不執著於
說法者是否具有高知名度等。為
四依之「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
語」。如孔夫子路遇玩沙小童路
中堆築城堡,便教子路驅馬繞路
而 過 , 為 理 實 故 。 或 岳 飛 與 秦
檜,善惡皆是善知識,岳法律主
教導我們「精忠報國」之節氣,
而為世人所景仰祭奉;而秦檜卻
教導我們不可「殘害忠良,誤國
誤民」,否則下場就是萬世遭人
唾 罵 , 致 靈 性 墮 落 難 有 翻 身 之
期,實在可憐之至。
看山還是山與三不離
(性理心法)
最後是觀照人生還是山,此時不
離人生,而是離於所見,事事智慧返照
本心,雖身處五濁惡世,卻是用來長養
我清靜潔白蓮花,即是《六祖壇經》所
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
道德修至圓明,在世是聖人,歸空即為
仙佛。就像是眾生與仙佛都一樣在修布
施,眾生只能捨卻錢財,俗言「布施
做功德」;仙佛布施不論財產、生命
與時間皆都能捨,已圓滿「布施波羅
密」,《金剛經》中:「
應無所住,
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
香味觸法布施
。」之境界,雖然圓滿
了布施波羅密,但是依然依著眾生所
須,時時刻刻行於布施。
又 如 出 家 之 義 , 心 上 解 脫 出 於
六道輪迴枷鎖是真出家,不可言色身
剃頭披袈裟出離火宅就是出家。是故
佛、菩薩慈悲,佛家四大菩薩中只有
地藏王菩薩現出家相,文殊、普賢、
觀世音菩薩皆現在家居士相,意象清
楚分明。看山還是山,心體圓明,無
相無不相,境相如如不著不動,已是
佛家涅槃境地。
一、經典:此時已無經典亦無法相,
一心能出八萬四千法,八萬四千
法歸於性理心法一法。「千經萬
典,不離明師一指點」,《黃檗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pg_0004
39
2012年9月
斷際禪師宛陵錄》亦云:「
佛說
一切法,度我一切心。我無一
切心,何用一切法。
」不用時無
法,用時法法皆如。
二、道場:自性為
堂,那麼生活中
時時刻刻皆為道場。就像《金剛
經》一開頭所說:「
世尊食時,
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
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
敷座而坐。
」那時須菩提尊者就
立刻向世尊恭敬行禮直言:希有
世尊。為甚麼呢?當下即是道場
的原因,施法者有,受法者有,
時間、空間一應俱全。就像道中
前賢、老菩薩們,對仙佛行禮鞠
躬之時,姿態是那麼樣的謙卑莊
嚴,若是我們能夠用心攝受,當
下即是道場。
三、善知識:此時已脫離只以人為善
知識之格局,而是以能提昇我們
心靈精神層面與智慧的一切人、
事、物為善知識,總言之即為天
地之間萬事萬物皆是。正如道中
前賢也常常叮嚀後學:「在
若是用心,則處處是道。」將此
義 再 往 天 地 宇 宙 擴 大 , 則 無 處
不是道。所以老子在《道德經•
第六章上善若水》中就以水來譬
喻中和之道,隨方就圓,智為修
持。又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誠信不虛言矣!
道尊德貴 先天資糧
記得後學在忠信班曾聽過「若要
人前顯貴,須在人後受罪。」這樣一
句話,當下後學心想:修道人應秉持
孔 夫子「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
」的胸襟,又何必顯什麼貴給誰
看呢?後來在一次萬金鸞點傳師慈悲
開示中,清楚地把「顯貴」的先天之
義講解出來:道尊德貴,顯貴乃是顯
德之貴,並非是人我名利之貴;受罪
受何罪?受切磋琢磨之罪,不受罪磨
如何明明德,從何復明性初?修道人
修道當修「富貴之道」,此富貴也不
是用身家財產多寡來作言喻,乃是我
們修道人精修勤辦,先天財庫功德財
富足,立身行道化世度眾,道德財貴
顯於身(德潤身),此即修「富貴之
道」的真實意義。
「放下是非的放大鏡,拿起真理
的顯微鏡。」唯有滌除我們心中固有
的知見(《道德經》:「
滌除玄覽,
能無疵乎?」
),才能真正聽受到純
真的道理。我們在
堂聽課要學習孔
子的九思,要真會聽、真會見、真會
問,這樣才能日行有功。
基∣礎∣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