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戲棚腳

◎ 莊秋香

村裡有廟會活動就會有野台戲演出,一村一廟是民間信仰中心,大都是三山國王廟也有大道公廟,最特別的應該是「山前」後學住的村頭沒有廟,只有一片平地有廟會活動,就搭起臨時棚架、戲臺,從各村請來神像聚集成臨時廟,待活動完畢各歸本位又回復平靜的空地,也因為如此小小年紀就犯下自不量力的口過,「長大後我一定要蓋一間大廟」,天庭道院落成期間「山前」也蓋好一間大廟,而渺小的我一事無成如何承諾?唯有助建的份!以微薄的金錢補救自己的口過。

小時候母親為了我的任性(常跑到鄰家看電視),用哥哥姊姊省吃儉用的錢買一部黑白電視機,當時鄉下路燈又不普及,左鄰右舍七早八早就熄燈睡覺,而我守著電視為了看「花木蘭代父從軍」,怕黑膽小,常要媽媽陪我看,老人家累了一天又(當時是以國語對白)看不懂,就坐在旁邊杜咕(打瞌睡),回想當時真是不懂事。我喜歡跟伯母去看野台戲,因為伯母一定會看到拆棚板(台語)結局、完結篇之意,因為演員在演完後會連夜離開,剩下空蕩蕩戲棚。每次媽媽去看,看到一半就要走人,不知道結果很不甘心,所以我跟著伯母才能看完。

以前看戲要帶長椅條或板凳,或坐或站,下雨還要帶傘,矮的人常被遮得看不到,聲音又只有中間一只麥克風,回家很暗又要帶手電筒,下雨要穿雨靴或拖鞋(鄉下常有蛇類出沒),穿拖鞋要很小心,(在過去數十年中,常常夢到看戲回家路上泉水漴漴,當時沒有柏油路,都是石子路),宜蘭好山好水;水是上天恩賜、得天獨厚,雨季來臨隨處泉水湧出,因地形關係形成小瀑布,後來鋪上水泥路面竟成小水溝,鄰人索性拿髒衣服在路旁洗起衣服來,邊聊天邊擣衣,蔚為奇景。

以為看了那麼多戲碼,歷史應該很清楚,原來都是所謂的野史,「薛丁山與樊梨花」、「狸貓換太子」、「隋唐演義」、「薛仁貴征東」、宦海浮沉、後宮恩怨、怪力亂神等等,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曲終人散後有人討論行頭、有人評議腳步眼神,我則物色台下攤販:冰淇淋、甘蔗汁、臭豆腐、棉花糖、糖葫蘆、烤魷魚香腸(葷食我沒興趣)。

「阿爸我口渴……」,「回家喝水!」跟老爸撒嬌想要吃冰卻不能得逞,嘴唇嘟的高高,台上演啥─不知道!溜到後台想看小生、小旦化妝,『媽呀』!差點暈倒,看見一位飾演壞人的男生,臉上畫的好恐怖,突然眼睛對我一瞪,嚇得我拔腿就跑。雖然父親不曾在看戲當下買東西給我吃,但每次從喜筵回來總會帶小點心、養樂多給我,老么果然吃香!小時候電視不普及,娛樂也少,一有唱戲即吸引村民觀賞,曾幾何時為了熱鬧,有時請2團、2邊拼戲(一班不夠熱鬧),甚至穿著古裝拼清涼秀,真是奇觀(也自取滅亡)。隨著時代進步,戲班越來越沒戲唱、也少人看,電視上也做戲(不用風吹雨淋)。後來新秀崛起,明華園登上國家劇院、甚至遠征國外,宜蘭由縣政府主辦培訓—蘭陽戲劇團演員年輕,道具結合科技,看戲不用帶板凳、雨傘,有棚架、有辦桌塑膠椅、有字幕、聲光俱全,所到之處人山人海,終於可以重拾兒時「戲棚下」樂趣,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