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瑞周全真至善區團圓法會紀實

◎ 陳玲伶

為凝聚道氣、加強共識、開展道務,瑞周全真單位至善區於今年(2024)8月3日舉辦一年一度的團圓法會,在禮節、課務、總務、廚務等各組幹部及多位道務助理分頭策畫、齊心努力下,此次法會圓滿順利,充分體現了師尊慈訓「同修共辦」的和諧精神。

虔心叩求  圓融莊嚴

本次法會宗旨:「鼓勵道親人人齊家修辦,普度收圓,共推白陽巨輪」。

感恩陳新興領導點傳師慈悲主班,李壽雄、簡文金、張碧雲、陳秀鸞等多位點傳師共同慈悲護持。法會由林秋雲學長操持,早上7:30,禮節組人員先行獻供、獻香,虔心叩求 上天老母慈悲,諸天仙佛慈悲護佑,濟公老師慈悲加被,讓至善區團圓法會圓融莊嚴,法會自此拉開序幕。

▲  陳新興領導點傳師、簡文金點傳師與張碧雲點傳師慈悲護持法會(右至左)。

▲  蔡錦麗、張碧雲和陳秀鸞三位點傳師於法會合影(左至右)。

道寄韻律  天人共辦

8:30完成報到後,由陳貞秀講師領唱莊嚴、優美的道寄韻律,曲目有〈感恩道場〉、〈大承擔〉、〈牽手出航〉,大家引吭高歌,不僅提振了道心,也為本次法會注入滿滿的活力與能量。

除了道歌的領唱,陳講師也分享了一段真實故事。西元2024年2月,一位日本人來到忠恕道院,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幸賴熟諳日語的何春晴點傳師居間聯繫,才能順利求道。這段寶貴的求道歷程,除了源於新道親本身的善根與祖德,也端賴他來台後的一切因緣助力,各種條件缺一不可。

法會亦是如此,除了人的努力,也要各方的條件配合,與仙佛的庇佑護持,這就是法會的殊勝,也就是所謂的「天人共辦」。

師恩浩蕩  慧命永傳

道寄韻律結束後,法會課程正式開始。由張碧雲點傳師慈悲開班賜導,張點傳師以「沒有慧根,也要會跟;只要會跟,就有慧根。」勉勵大家;要大家「跟進」(只要跟,就會進步),「跟近」(只要跟,就和佛更親近),「跟緊」(只要跟,就和道更緊密)。並強調:「如果你是有慧根的天才,請多努力一點,別辜負了老天爺的恩賜;如果你是只會跟的地才,更請多奮鬥一些,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

▲  張碧雲點傳師慈悲勉勵大家要「會跟」。

最後,張點傳師以一小故事來補充說明「會跟」的重要,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司機即將退休時,老闆感念司機幾十年的辛勞服務,想給他一筆優厚的退休金,以保其後半輩子生活無虞;但司機卻婉謝不受,司機說自己雖非天生理財的料,但每天在老闆車上,已學到難計其數的寶貴投資資訊,也累計了可觀的財富,這不正是「會跟」的最佳實例嗎?

接著由陳新興領導點傳師慈悲賜導。陳領導點傳師雖已近百歲高齡,卻仍精神奕奕、身體健朗、謙和慈祥,給所有道親無比安定的力量。陳領導點傳師緬懷師母來台開荒,篳路藍縷,慈悲叩求,化險為夷。也追念早期一貫道推展不易,自老前人、袁前人,至周新發、陳德陽、陳茫等前人輩,一步一腳印,繼往開來,脈脈相承的慈悲道範。眾生苦海浮沉、流浪生死,今日上天慈悲,指引一條光明大道,呼籲所有道親:世間富貴終成空,惟有廣度有緣人同上法船,才是了脫生死,無上功德的回天要道。

本次法會特別邀請兩位瑞周天曉單位點傳師作專題賜導。上午場「愿力與承擔」專題,由蔡錦麗點傳師慈悲講述。蔡點傳師以親身經歷作愿力分享,從興建慈興講堂(西元1992年動土發愿,1996年落成);到開辦幼兒園(1996年發愿,2001年完成);同時結合社區親子讀經班(1996年發愿,2000年完成,截至2024年,已開辦43個讀經班)。再到自己罹癌、抗癌(2008),以及神奇的開荒路(2015-2023年,柬國、泰國、越南、印度)。以上可謂關關難過關關過,所憑藉的就是一片誠心、公心、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發愿,與大無畏的承擔,充分體現了「人有善愿,天必從之」的上天恩典。

▲  蔡錦麗點傳師慈悲分享親身愿力經歷。

蔡點傳師說明「業力如石,愿力如船」,唯有發愿才能自度度人、承擔大任。強調愿力可以佛盤註冊;可以約束自己的心;可以消冤解孽,報答 天恩師德;也可以增加仙佛的助力,確立修辦的目標。當我們誠心發出愿力,並盡全力奔赴時,不僅能啟發自己靈性的原動力,也會有未來佛的護持,並能驚動三天,還有諸天仙佛加被、鋪路,可謂自助而後人助、天助。老前人說:「不要問自己做了什麼,要問自己還有什麼沒做。」愿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強。只要我們誠心發愿,勇於承擔,就能完成更多自度度人的白陽使命。

下午場「普度收圓真義與實踐」專題,由蔡雲龍點傳師慈悲講述。蔡點傳師說明:「世間普度是祭拜鬼魂,而白陽普度是度人成全、修身養性、廣結善緣。」再來是普度緣由:一切世間諸所有物,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滅。換言之,普度有時節因緣,所謂三佛收圓:燃燈佛青陽期初會收圓,釋迦牟尼佛紅陽期二會收圓,彌勒佛白陽期三會收圓,是三個大開普度的因緣時節。

▲  蔡雲龍點傳師慈悲講述「普度收圓真義與實踐」專題。

上天慈悲,當劫難災害降臨,必有大開普度之時,如《彌勒救苦真經》所諭,有三種災:火災、水災、風災;並以《皇母訓子十誡》說明普度的殊勝因緣:「天運迭轉末三秋,三災八難遍地流。九九浩劫誰能脫,救世惟憑一貫舟。」接著說明收圓真義與實踐,普度收圓後才是修行的開始,要以三寶心法修練心性於日常生活中,以漸次達到明心見性的目標。

蔡點傳師並以幽默口吻說明,若夫妻同修,能以「佛祖」、「菩薩」互稱,就能互相提醒、彼此勉勵,減少衝突摩擦。最後蔡點傳師勉勵大家真修實煉,圓成道業,效法袁前人老實修行,以身示道的行誼。

傾聽分享  咖啡傳香

在上、下午場點傳師慈悲講述專題之後,均安排了一段「世界咖啡館」時間,這是陳汾熔講師帶領忠恕學院高級部行政學系二年級學長所策劃的活動,深富創意與巧思。將1樓大講堂與周圍教室分成4個場館,每個場館都以不同的咖啡館命名,各館配合上、下午的專題設計題目,進行討論。

每個場館按空間大小來決定容納人數,每位學員在報到時,隨機選取4種不同顏色的貼紙,來決定加入哪一個場館的討論,(紅、藍、綠、橘,代表了4個不同的場館)。除了討論題目,每個場館也進行了「回憶牆」和「急中生字」兩個體驗活動,讓學員腦力激盪,展現對法會的反芻與回饋。

「世界咖啡館」的設計發想,是讓所有與會前賢有機會學習傾聽、互相分享,來一場心靈的咖啡之旅。以下摘錄各咖啡館的討論主題及回饋分享:

1.天時緊急,如何引度有緣佛子上法船,以報天恩?(美式咖啡館)

2.白陽期修辦道,我們可以做哪些了愿的工作?(拿鐵咖啡館)

3.普度與收圓,是在度誰、收誰?(摩卡咖啡館)

4.度人成功的實例分享。(特調咖啡館)

在聽完上午場「愿力與承擔」專題後,邀請各位前賢寫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並以便利貼的方式張貼在「回憶牆」上。以下節錄部分內容。

▲  世界咖啡館單元讓大家學習傾聽、分享。

另外,在下午急中生「字」體驗活動,根據題目所指定的注音,在60秒內回答問題,以下節錄各咖啡館部分的回答內容。

1.參班的好處(ㄓ)

2.圓滿了愿(ㄩ)

雖受時間所限,無法讓各組暢所欲言,但被選到發言的學長都能勇於分享,非常難得。而老菩薩雖然較謙下客氣,羞於發言,但在年輕學長或館長、副館長引導下,也能侃侃而談,是非常寶貴的交流。

集思廣益  心靈迴響

法會進入尾聲,由操持邀請幾位前賢上台分享今日討論內容、課程心得或個人修辦歷程,是心靈的交流,也是道義的精進。

※林茂昌

能聆聽高齡98歲的陳領導點傳師慈悲殷殷開示與叮嚀,實在是莫大的福氣,希望能把這福氣化為行動力量,以報 天恩師德。而張點傳師賜導的「慧根」與「會跟」,讓後學想到許多學長,空有「慧根」,卻不參班,也就是無法做到「會跟」,實在可惜。修辦切記三不離:不離佛堂、不離善知識、不離經典,要常進佛堂參班,才能守住我們自性的佛堂,也才能接受善知識的指引,以更深入經典。願大家共勉之。

※余姿芳

在小組討論的內容強調:在一貫道場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只要是有緣佛子,只要誠心向道, 上天老母都會慈悲指引。蔡點傳師的「愿力與承擔」專題,就是要我們勇於承擔,找回自性佛,而修辦的功夫就在轉識成智,當業力來臨時,如何「固本」是很重要的。有組員分享自身的修道歷程,雖然負債40多萬,在努力工作(製作素食),賺錢還債之餘,依然參班不輟,因為他知道修道的寶貴,也謹記三不離的修道重點。另有學長分享可藉每天讀經,來淨化、更新我們的心靈。最後綜合整理組員心得:懺悔、感恩、知足,堅持道心,永不退轉。

※洪秋麗

聽完早上蔡點傳師的「愿力與承擔」,後學回想到疫情時有感於點傳師年事已高,故與同修發心,今後要多承擔道務;但世事無常,同修在疫情期間歸空,自己只能一肩承擔。所以能做的就多做,因為以後不一定再有機會了愿了。也分享自己在維持家庭和諧上的努力,從孩子心目中原本的霸道媽媽,慢慢改變,並與孩子分享佛堂上課點滴與點傳師的開示,期望能讓孩子更發心、承擔更多道務。最後,明年度(2025)將學習班長職務,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謝銘振

分享一段突發的身體狀況,並感恩當時周遭學長的體貼與包容,這就是修行人的可貴之處。

※簡乃榕

上下午的專題都非常精彩、令人感動,上午蔡錦麗點傳師主要是分享開荒的艱辛歷程,及如何克服困難,達成最後目標。下午蔡雲龍點傳師強調了三寶的使用與功能,也說明了如果不能明心見性,修道就有遺憾,因為明心見性是修道人的最終目標。

世界咖啡館中的小組討論:如何度人成全。度人有許多方式,例如:靠機緣(車上、路上、旅途中)、靠自身行為表現、靠苦口婆心,或在工作場所,就近度人。她有感而發,感慨度人容易成全難,但相信只要用心、誠心,最後還是可以達到度人成全的目標。

※陳秀玉

後學想把握每個學習了愿的機會,以不留遺憾。每個人都是上天佛子,要為母分憂、為師分勞,當仙佛左右手。接著分享世界咖啡館的小組討論,有一位壇主分享她陪伴同修進出醫院看病治療的艱辛歷程。雖然同修最後仍因病重而歸空,所幸生前能開設佛堂,並參班修道;故而在同修功果圓滿之時,壇主能坦然放下,接受這必然的道路。

後學經常在告別式中為道親誦經助念,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成為告別式主人時,家人也能放下悲傷,以歡喜心來接受後學步向功果圓滿的新旅程。

※謝永富

永富學長非常謙虛,自認不好意思上台,因他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認為「普度收圓」要先從自己做起,因人常無暇觀照自己的生命,並引用《莊子.內篇.養生主第三》所言作印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知」是知識,也代表了我們無窮的欲望,要普度眾生,就要先度自己內心的貪、嗔、痴眾生,做到克己復禮,也就是袁前人示現的「老實修行,以身示道」。能讓自己的行為成為別人的標竿,並勇於開口,就能自度度人、累積功德。最後自謙沒有張點傳師所說的「慧根」,但他「會跟」隨點傳師,努力學習,自度而後度人。

※鍾佳芳及世界咖啡館企劃團隊

佳芳學長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為開頭,邀請世界咖啡館全體企劃團隊一起上台(包含陳汾熔講師及徐政義、周慧芳、林淑慧、林秋雲等4位學長)。佳芳學長表示這個企劃案原始策劃人是汾熔講師,今年高級部行政學系二年級剛好學到企劃案,感恩點傳師慈悲,還有汾熔講師的帶領,讓他們有學習親證的機會。世界咖啡館今年第一次開張,請大家多多指教,也期待明年咖啡館繼續飄香。

▲  寫上最深刻的事情提醒自己修行方向。

圓滿結班 賜果賦歸

法會活動即將圓滿結束,恭請兩位點傳師結班賜導。首先是簡文金點傳師慈悲賜導關於「愿力與承擔」,簡點傳師以清朝時吳鳳的犧牲為例,因為有強大的「愿力」,才能有偉大的承擔;因為立愿成佛,所以才能行功了愿。而關於「普度收圓」,簡點傳師開示修道是不變的常則,但修道的方法卻可以應時而改變,普度收圓就是在不同時期的修道方法。

在白陽期的今日,修道方法已不同於青陽期、紅陽期,一定要應時而活潑運用,才不致被淘汰。正如植物春天開花,夏天枝繁葉茂,到了秋天結果收成,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植物栽培方式,尤其在收成前,更要細心守護。如今白陽期正是道的收成期,需要眾多點傳師、引保師及所有前賢共同護持,才能讓「道」蓬勃發展,圓滿收成。

接著是陳秀鸞點傳師慈悲結班賜導,陳點傳師感謝所有幹部的承擔,法會才能如此順利地進行。在此次法會中,看到了許多至善區的優秀人才,也看到許久未見的眾多老道親,大家一團和氣,令人感動。接著引述一位敏感體質的大馬道親在佛堂中看到仙佛的奇妙經歷,充分印證了道真、理真、天命真。

陳點傳師又引用一段文字:「我觀觀音觀自在,我見真武見真我。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踏破塵世千重浪,心中方顯菩提果。明悟本心歸真道,此生始得自在活。」來說明求道的殊勝與寶貴。陳點傳師慈悲開示:「時代在改變,我們修辦道也要接地氣、與社會結合,才不致被淘汰;所以我們開辦社區親子讀經班、人生講座及小朋友科學營,就是要像濟公老師所說:將道帶入社會。」最後並勉勵大家:「生命歲月有限,大家要把握當下,此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及時修道,承擔了愿。」

▲  陳秀鸞點傳師慈悲於法會賜果。

最後,在點傳師們慈悲賜果後,法會圓滿順利完成,感恩所有點傳師、道務助理、幹部、前賢、無畏施的承擔了愿,我們明年團圓法會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