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15 期
36
(接上期) 
再來談到「服務」的意義,現
代人大都是冷漠的,即使連鄰居都可
能彼此不熟,甚至是不相往來,更不
用談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去為對方服務
了。但人是群居的動物,應該彼此互
相幫忙,尤其是在遇到困境的時候,
更需要有別人的服務與幫忙。
後學之前看過一個溫馨的小影
片,裡面內容是:有一位工人,看到
玩滑板的小男生跌倒了,他毫不猶豫
地幫忙撿東西,還把小男生扶起來,
小男生非常感激他的幫忙;當小男生
要過馬路時,看到一位老阿婆抱著很
多東西,手上也掛滿了袋子,小男生
就走過去幫忙提袋子,並扶老阿婆過
馬路,兩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可以
看到他們內心的快樂,過了馬路後再
各分東西;老阿婆走一小段路,看到
了一位美麗的小姐,正在為停車找不
到零錢投幣而煩惱,老阿婆當下拿起
了她的零錢,送給了這位美麗的小姐,
美麗的小姐感恩在心裡,也感染了這
份愛心;之後這位小姐遇到了一位剛
從飯店出來的男士,他不小心掉了皮
夾,她幫忙撿起並送還給男士;男士
(下)
簡豐德
pg_0002
2015 年 3 月
37
基│礎│小│品
看到路邊有一位年輕小伙子,正為了
搬不動超大行李在煩惱,就幫忙小伙
子把行李搬到飯店門口,也將服務的
熱忱傳遞給了小伙子;小伙子想買早
餐吃,碰巧看到路邊的一位流浪漢,
就多買了一份早餐給流浪漢,這份熱
忱也感動了流浪漢;流浪漢看到一位
坐著喝咖啡的小姐,離開時卻把手機
遺留在座位上,他很快地幫忙把手機
送回給那位小姐;那位小姐看到一位
失意的女士,獨自一個人傷心地喝悶
酒,於是小姐就買了一束花送給了這
位傷心的女士,使這位女士得到安慰;
女士離開時,就留下了很多的小費給
服務生,服務生也感染了快樂的愛;
當服務生看到外面工作的工人,滿頭
大汗,似乎正在找水喝,她就很快地
送了一杯水給這位工人。而這位工人
就是影片一開始,幫忙小男生的那位
工人,轉了一大圈,最後那份充滿熱
忱與愛的服務又回到了自己身上。看
了這段溫馨的小影片,後學很感動,
也印證到服務是「既以為人己愈有」
的真理。
人生若只有長壽而沒有富貴,
日子也是很難挨過的。想一想,為什
麼有人只有長壽而缺乏富貴?有些人
卻是既長壽又富貴?因為壽命和富貴
不是勉強求就可以得來的。富貴是來
自於我們前世或累世以謙卑心和恭敬
心慷慨地布施,所種下的因。有了
「因」,再加上自己努力的自助緣,
就會結出富貴的「果」來。果就是「果
實」或「果報」的意思。所以透過「布
施」可累積福報,布施愈多,福報也
愈有。
在《維摩詰經》中有一段記載:
大迦葉每次出外托缽,就專找窮苦的
人家化緣,因為大迦葉認為,貧苦之
人前世少布施,要讓他們有機會種福。
《雜寶藏經》中也記載:波斯
匿王的女兒善光公主,聰明端正,受
人敬愛。波斯匿王對她說:「你是因
為我的力量而得到人們的敬愛。」善
光公主回答說:「這是因為我自己的
業力,而不是父王的關係。」波斯匿
王問了三次,善光公主都這樣回答。
波斯匿王很生氣,就把善光公主下嫁
給全城最貧困的窮人,並且說:「妳
現在可以看看是不是妳自己的業力
了!」後來,善光公主問那位窮人說:
「你有父母嗎?」對方回答說:「我
的父親曾是舍衛城中最有聲望的人,
父母死後,再無依靠了,所以變得貧
困。」善光公主和窮人來到他從前住
過的宅院,沒想到地面忽然下陷而找
到之前所藏的大批寶藏。波斯匿王知
道後,就去請教佛陀,佛陀說:「這
pg_0003
基礎雜誌 315 期
38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是過去迦葉佛時,有一位盤頭王夫人
想供養佛,盤頭王卻加以阻止,夫人
不退其願心,盤頭王才答應。現在的
善光公主夫婦就是當時的盤頭王夫
婦。」由此可知布施是「既以為人己
愈有」。
天下間怎麼會有「既以與人己愈
多」的道理呢?東西不是給人之後,
自己就減少了嗎?怎麼會愈給人,自
己愈多呢?其實應該說,減少的是有
形的東西,而增加的是無形的福報。
有形的是錢財、物資,無形的是人緣、
功德、快樂、愛心、福報,這些都看
不到的,但又確實存在。
我們最敬愛的老前人於民國 36 年
(1947)自上海來台開荒辦道,度人
無數。一生致力於宏揚一貫道道義、
推動中華文化倫理道德、倡導社會和
諧安康。老前人在台傳道期間,多方
協助一貫道各道場,為一貫道與政府
單位往來對話之代表人物,協力推動
一貫道在台傳道合法化,為一貫道在
台蓬勃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爾後更將
一貫道由台灣傳至全球,宏揚於全世
界各國。想想若沒有老前人當初的付
出,怎麼會有後來的合法化呢?也因
此,老前人受到眾人的尊敬與感懷,
老前人的德行風範就是「既以與人己
愈多」的最佳實例。所以在這段經文
中,聖人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處事的
真善美。
真實的真善美
最後這段經文:「
天之道,利而
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講的是
天之道的真善美,以及聖人之道的真
善美。
老子在《道德經》的:〈持盈章
第 9〉、〈天 網章第 73〉、〈天 道章
第 77〉、〈 左 契 章 第 79〉、〈 不 積
章第 81〉等五章中,都有提到「天之
道」,我們先來了解何謂「天之道」。
此「天之道」不是研究宇宙規律,而
是以體現「常道」的內涵來闡明治國、
為人、處事的道理。
在〈持盈章第 9〉裡說的天之道,
告訴我們要懂得功成身退是人生利而
不害的自然規律。並提出「盈、銳、
滿、驕」四個字,是過之的行為,也
違背了天道。若強取之則會有以下四
種結果:不如其已、不可長保、莫之
能守、自遺其咎。所謂利而不害,是
要人能遵循客觀而規律的自然法則,
如果人能遵循這個法則,就不可能出
現盈、銳、滿、驕這四種不良行為,
而能懂得功成身退。
在〈天網章第 73〉裡講的天之道,
是講「敢」與「不敢」;實質是談「剛
強」與「柔弱」兩種勇敢的區別。老
pg_0004
2015 年 3 月
39
基│礎│小│品
子 說:「
勇於敢則殺
」,這是說「害」;
勇於不敢則活
」,這是談「利」。
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
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
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
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這
章主要講天之道,在人生哲學是利而
不害。第一層的意思是柔弱勝剛強,
能柔弱自能勝剛強,自然能利而不害。
第二層的意思是天道自然,這兩層意
思之間是相互關連的。老子認為,兩
種不同的勇,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一則遭害,一則存活,所以「勇於敢
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自然界的萬
事萬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規律發展,都
會有好的結果,不會有什麼漏失。這
就是老子倡導自然無為的人生哲學。
〈天道章第 77〉的「
天之道,其
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
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
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
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
欲見賢。
」老子認為:天地之自然的
法則,就像張弓射箭一樣,弦拉太高
了,就要把它壓低一點;過低了,就
把它舉高一些。拉太高是害,調整得
低一點就是利。弦拉得太緊,就要把
它放鬆一點;拉弦的力道不足時,就
要加一點力量。太滿即是害,調整一
下即是利。天地自然的法則,是減少
有餘而補給不足的,這就是利而不害。
可是現實社會的情況卻好像不是這
樣,很多事情總是要減少不足的,來
奉獻給有餘的人,這就有失社會的公
平正義,這也是害。那麼,誰能夠減
少有餘的,以補給天下人的不足呢?
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有道的聖
人會有所作為而不佔有,有所成就而
不居功。有德者是不會凸顯自己的賢
能,進德修業的君子,也就是有道者,
能學天之道的利而不害。
〈左契章第 79〉:「
和大怨,必
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
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這章講的「天
之道」,是講「司契」與「司徹」的
本質區別。老子認為:在社會上以法
律方式勉強和解彼此深重的怨恨,必
然還是會殘留很多怨恨,這怎麼可以
算是妥善的辦
法呢?這樣對社會或個
人還是有害的。因此,懂得天之道的
聖人,其和大怨的做法,是保存契約,
但並不以此強迫別人;因有「德」之
人執左契,只給予人而不向人索取,
也不會去強迫別人,是非常寬容的。
但沒有「德」的人若執左契,就像債
務人一樣,持契約強向人索取。所以,
pg_0005
基礎雜誌 315 期
40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天之道的自然法則,就是對任何人都
不會有偏愛,是利而不害的。
「真」者,天地之間本有真道,
人不背道,自能與道相合,就能顯現
道之本真。「善」者,天之道有善於
調整的自然法則,本法即是至善,但
此法則要配合道的本真,方能發揮自
然法則的極致。「美」者,天之道的
美,在於結果的圓滿,結果不能離開
道之真及自然法則的善,否則難達到
圓滿。
天之道是利而不害,即使是處於
逆境,也是利而無害;會對人有所損
害,皆因人的心態及處理方式違背自
然法則,否則上天都會有最好的安排。
所謂「危機即轉機」,例如:未修道前,
人是凡夫俗子,所以由業力主宰人生;
而求道後,由凡轉聖,故稱未來佛,
未來佛是有佛種而未修成佛的眾生,
因此一切的順逆境,皆是修道最好的
環境;能在順境中修行,固然令人感
恩,如遇逆境,也應該要高興,因為
逆境是為了考驗修行的成效,若沒有
考驗,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修好呢?
最後,再談談人道的真善美。經
文說:「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爭是
功成而弗居;不爭是盡本份,不爭功、
不爭先。「不爭」,並不是讓人無動
於衷而無所作為,而是勸人們凡事要
順其自然,不要一味地強取豪奪。人
世間的覺者也都是以「為而不爭」的
心態,默默為他人奉獻而不求回報,
與他人沒有任何紛爭,對社會與自然
沒有任何索取,那確實是一種超凡脫
俗而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道德經》中共有 10 處談到「為
而不爭」的道理,後學也整理如下:
〈觀徼章第 2〉:「
生而不有,為而不
恃,功成而弗居。」
生而不獨占其為自
有;有所作為,而不恃己之付出;不
但如此,既使成功也不居功,這是一
種不爭。〈安民章第 3〉:「
不尚賢,
使民不爭。
」不崇尚某個名相,就能
使百姓不會為了爭名相而起爭端。〈守
中章第 5〉:「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話說多了卻無所作為,是沒有用的,
倒不如守住中道,說多少做多少,做
多少說多少,守中就是一種不爭。〈若
水章第 8〉:「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
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
如水,能利萬物,且不爭功,因為不
爭,天下人對其不會有所怨尤。〈玄
德章第
10
〉:「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
裡又一次談到生他、養他,卻不占有
他,為對方付出而不恃功,使他成長
pg_0006
2015 年 3 月
41
基│礎│小│品
且不主宰他,這都是不爭。〈知有章
第 17〉:「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
然。
」成功地栽培,等事成後就退居
幕後,將一切的成功歸功於自然的成
就,這是最成功的不爭。〈成大章第
34〉:「
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
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能讓萬物
所依賴、依仗,能擔待責任而不辭辛
勞,使萬物成功而不會占有,都是不
爭。〈江海章第 66〉:「
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章講得便很
清楚,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天下間也
沒有能與他爭的。〈天道章第 77〉: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
不欲見賢。
」還有最後的〈不積章第
81〉:「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以上
說的都是不爭。
其實人世間會紛爭不斷,說到底
都是為名、利、情而爭。一個人如果
不爭名、不爭利,有些人就可能認為
他軟弱無能,其實不然,老子說:「
善利萬物而不爭。
《道德經 ˙ 若水章
8
又寫道:「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 ˙ 不積章第
81
也明確指出了
「為而不爭」是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
其所產生的最終結果就是「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是老子強
調的聖人之道,也是人道的真善美;
人道的真善美,可分成三個面向來看:
(1) 為而不恃,是真實自性的展現。
(2) 功成而弗居,是善的表現。
(3) 不與人爭,是一種美德。
真善美的真諦
最後,後學再將研讀此章的體
悟,與三寶的義理做個連結:「知美
在信」,真正的美,在於內在的信實。
「信在合同」,信就是合同,與上天
立的契約,不可不守信用。
「知善在行」,善者不多辯,善
於處事的人,用行動表示,不須要多
用言語來辯駁。用善行來證明一切,
比用言語來說明更有效用。善是方法、
善是知道、善是本有,這三種都是談
口訣,也就是「口傳印心行」。口訣
是心法,口傳印在心,方法必然要行,
才能達其效用,所以是修心法要。
「知真在體」,知道真就是知道
本體,真知是本體的效用。真就是本
體,本體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人身的
主宰;怎麼能知道此主宰的存在?就
須從明師「一指」中去深入了。因為
我們都是先得後修的一貫弟子,千萬
不要忘了「後修」,否則就白得了,
以此與大家共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