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73期
26
(接上期)
第二節
慈興講堂清修人員的宏觀願力
即將分裂的團體,若不是有大因
緣造就,是很難扭轉乾坤的,而重新
的凝聚確實需要很大的領悟與勇氣,
需 要 許 多 的決 心 與 包 容 。所 謂 「 相
愛 容 易 相 處難 」 , 於 是 大家 冷 靜 思
考,您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文
化、習慣、修養都不同,我們將如何
相處?若沒有定下公約或有共同的願
力,又將如何度過志不同、道不合的
生活?
人 無 遠 慮 必 有 近 憂 , 若 規 劃 不
當或心理建設不夠,與其將來不歡而
散 , 甚 至 影響 一 貫 道 聲 譽與 道 務 推
展,不如現在正視問題,接受並互相
溝通與檢討。期望將來不僅可以減少
傷害,且能帶動好的生活修行模式與
標竿,更能為一貫道的清修帶來新的
形象與希望,使未來後輩以清修為依
歸,讓有心清修的下一代勇往直前邁
向清修的領域。
一、定下共同的願力與目標
透過生命的歷練與情慾的考驗,
看盡了人生的無常與業報的無情,此
時因緣成熟,呼之而出的是──共同
的 願 力 , 捨 身辦 道 , 立 下 清修 之 決
心。願意學習清修之五大犧牲:犧牲
生命、財產、情愛、天倫樂與名譽;
願意做道場的不倒翁、長青樹;願意
學習彌勒祖師的精進,初夜精進、後
夜精進、僅中夜休息而已。精進道學
充實以增進智慧,所謂:「好學近乎
智 」 。 願 學 習觀 世 音 菩 薩 的大 慈 大
悲,普度眾生,亦即俗云:「但願眾
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二、加強內德涵養的充實
曾經聽過:「相處是一門很大的
一貫道清修人員的開展與願
景
〈以慈興講堂為例〉
.
◎
蔡錦麗點傳師
特 稿
Particular Draft Field
pg_0002
27
2011年9月
學問、很好的藝術。」是的!君不見
相愛十年,婚後相處三個月後卻宣布
離婚的事件已司空見慣。於是,張文
馨學長坦然提出:「人因有願力而改
變自己。有潔癖的人不好,我要學習
改掉自己的潔癖。佛門大大開,有緣
快快來;我亦要心量廣大,才能接納
所有的人。」
林 阿 緣 學 長 說 : 「 我 要 改 掉 自
卑感與自尊心強。自卑感讓我不敢走
入人群,影響人際關係;自尊心強讓
我疑神疑鬼,容易自己傷害自己。」
何寶惜學長說:「我要改掉懈怠與愛
看電視,這讓我不能精進。也要改掉
講話大聲的壞習慣,講話大聲容易敗
事。」王素珠學長說:「請各位多提
醒我的脫線,脫線使我很多事情辦不
好。我要學習規劃時間,不會管理時
間使我浪費光陰,也就等於是浪費生
命,這太可怕了!」
陳 金 菌 學 長 說 : 「 我 太 愛 說 話
了,但願我能改掉,因為話多不如話
少,話少不如話好。我也要改掉急躁
與草率,俗云:『急水無魚,急人無
智。』,請各位多多提醒護持。」天
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心,
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修行中最難修
的就是改脾氣、去毛病,最難改的就
是習性,習性要改真是比登天還難。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釋》書中
提到:佛陀有一位弟子叫憍梵波提,
由於過去世見一無齒老僧念佛,譏笑
老僧如牛吃草,並學他的動作,因此
受報五百世為牛,就是一萬五千年。
今日雖然出家,也證得果位,但是餘
習未盡,稍有空閒,口中就有牛吃草
的動作。
又 佛 弟 子 中 有 一 位 難 陀 尊 者 ,
是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他是往昔惟
衛佛出世,在世間時當國王,這位國
王有五百夫人服侍。有一日王聞法發
心修道,時五百夫人也發心,未來在
王的身邊得解脫,後來國王轉世為難
陀,而五百夫人就是當時出家的五百
位比丘尼。
難陀因為累世的色欲習染,當他
入講堂,兩眼必先向女眾看一看。可
見這種習性的餘習,是多麼難根治,
若不是有相當大的魄力與決心,大智
慧與願力,焉能將累世習氣改掉!有
的習性甚至延續至下輩子,如憍梵波
提已證得果位,餘習尚未能盡,口中
依然有牛吃草動作。
由此可知,清修人員若不是經過
大覺醒、發了大願力,焉能低心下氣
正視自己的習性,並期許將自我的習
性改掉,向聖賢的腳步邁進?
三、規劃道務管理時間
俗 云 : 「 懂 得 擅 用 時 間 的 人 永
遠都不忙,因為他擅用每一分、每一
秒。」上帝是公平的,他給每個人的
時間都一樣,不因富貴人就多一點,
貧賤人就少一些。所以時間運用太重
pg_0003
基礎雜誌273期
28
要了,於是,深入清修後更應該好好
規劃,方不負此生。
規劃項目不離「悲智雙運」。白
天固定要上班的時間,一心兩用,一
邊工作、一邊聽道學錄音帶,以充實
內德涵養與個人修為,正所謂:「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外,在
午獻香後、午餐前開清修會議並做心
理建設,以加強清修人員的信念,在
五濁惡世中能夠出污泥而不染,在塵不
染塵。外在部份,設立適合各種不同年
齡層的班級:長青班、社青班、校園
班、兒童班高年級、低年級……,讓不
同年紀的道親都可以參班。
此 外 , 並 配 合 年 節 舉 辦 各 種 活
動:母親節感恩會、經典夏令營、中
秋 節 三 代 同 堂 、 志 工 研 習 營 ……等
等。藉這些活動廣結善緣,並培訓人
才。理念是「修道是一生一世,辦道
是一時一機。」故開辦道務,培訓人
才是刻不容緩、機不可失、當下承當
的事。
俗 云 : 「 寧 願 在 大 廟 睡 覺 , 不
願在小廟辦道。」選對好團隊、大環
境太重要了。如果人人戰戰兢兢、十
分精進,那麼再懈怠的人都會自立自
強。因此慈興的清修們何期有幸得入
道門,有共同願力、目標,共同志向
與開展,使生命發揮智慧之光,使時
間善用在每個角落,使願力的原動力
深耕在每個心靈、在每個足下開展。
第三節 清修人員的心路歷程
一、圓滿的磐石
何寶惜學長是一個非常有魄力的
人。在家中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不
僅能帶給父母歡笑、好的理念,且是
兄弟姊妹中很好的榜樣,更是姪子輩
心目中的好姑姑、好老師。
民國五十八年(1969)四月十七
日進入一貫道後,深感找到生命的真
諦,願以有限的時間去創造無限的生
涯;於是在民國八十年前後,即發出令
人讚嘆的愿:「願清修、捨身辦道。」
愿 力 一 出 , 雖 遭 到 父 母 反 對 ,
智慧的她馬上說出讓父母安心的一段
話:「爸爸、媽媽請放心!女兒不是
不嫁,而是嫁給佛、菩薩,這樣很好
耶!佛、菩薩會照顧我,也會照顧我
們一家的。」聽到這兒,父母親一時
不知如何應對,只好無奈的說:「將
來妳不要後悔!」何寶惜學長肯定地
回答:「不會的,爸爸、媽媽,將來
我會讓您們以我為榮的。」
投入清修的生涯之後,寶惜學長
更努力了。她認為修道這麼好,不應
該自己獨享,且聽前人輩說:「我們
修行應該學習四書裡的格物、致知、
修身、齊家。」在家裡,她讓家人潛
特 稿
Particular Draft Field
pg_0004
29
2011年9月
移默化,使家人能志同道合,創造道
化家庭、彌勒家園。很快地,哥哥、
弟弟兩家均開設先天
堂。為了報答
父母恩,她更是時常回家諦聽因中風
而半身不遂與失聲的父親的心聲,父
親只要看到女兒回來就非常高興且滿
足,母親也是一樣。
最 難 能 可 貴 的 是 , 在 民 國 八 十
年(1991)前後,何家將一塊價值非
凡、在四十米路旁的土地獻出來給道
場使用,這件事在當時十分轟動。然
而為善者若沒有相當的毅力與決心,
是無法敵得過旁觀者的關愛與干預。
於是奉獻與不奉獻往往成了旁觀者的
話題與當事者的困擾,尤其熱心過度
者更用盡苦心阻擾何家捐地。獻地後
的心結,讓何家數度陷入掙扎,也因
旁人干擾而影響獻地的決心;就在何
家不知將萬古流芳或遺臭萬年之際,
寶惜學長挺身而出,另以一塊三十多
坪的工業用地補償給獻地的弟弟;並
曉以大義,讓家人了解生命無常,以
及如何做自己的主人……等等。就這
樣,順利地做好第一次的心理建設。
本想:捐贈同意書都到法院公證了,
土地上建築物的結構也都蓋好了;應
該是風平浪靜,可以高枕無憂,不會
再受任何干擾了!多少個應該、多少
的安慰,卻敵不過旁人無孔不入的遊
說與當事者心魔的作祟,於是一次又
一次的在土地所有權狀中作拉鋸戰。
寶惜學長在發願捐地後,短短不
到十年的歲月中,為了捐地,受盡旁
人冷嘲熱諷,領受親人過度關心、干
預,與不斷襲來的心魔障礙……,就
這樣,終於崩潰了。真是好事多磨,
聖賢難為啊!
淚 ! 如 斷 線 的 珍 珠 掉 下 來 ; 許
久以來,第一次看到寶惜學長哭了,
她痛哭失聲,淚眼問蒼天,她多想逃
離這說也說不清、紛擾的人間,她跪
在佛前願佛、菩薩垂憐。地也捐了,
透過十方前賢的布施,也將講堂蓋好
了 , 多 少 人 的心 血 、 愿 力 ,豈 可 在
何家的反覆中功虧一簣!難道捐地是
這麼難?既知有今日的退轉,又何必
有當初的發心?真是層層考驗。上天
慈悲啊!真的考不起,上天佛力加被
啊!讓何家過得了考驗、通得了關。
彷 彿 無 限 的 念 力 直 達 上 蒼 , 且
何家祖上有德,終於在民國九十二年
(2003),獻地風波總算平息,真是
天人共歡、可喜可賀的事。除了寶惜
學長與同修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更是獻地者的慧根深厚,超越層層考
驗,才能圓滿了這件大事啊!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