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成無上道:
不生斷滅思想
佛具有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阿羅漢修斷空觀,斷見思惑,證我空,得「一切智」。菩薩修假觀,斷塵沙惑,證法空,得「道種智」。佛修中道實相觀,斷無明惑,就能證到佛的「一切種智」,達到智慧圓滿的境界就是佛。
般若法本是執有不可著無,在不斷不常(滅)之間方是中道,涅槃經云:「眾生起見有二種,一者常見,一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斷無常(滅),乃名中道」。《金剛經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無斷般若無盡休,斷見執無蹈頑空,無滅實相無壞滅,滅見斷見執二邊。」
「斷」是常斷之斷:執著世間法,不脫顛倒知見,故於斷中計常,常中計斷,以為之斷。「斷」亦以「常」言。般若法有隨緣之用,不得謂之常,而更無盡無休。故亦不得謂之之斷也。然世人不明中道之理,不脫世俗之顛倒知見,故妄自斷中計常,常中計斷,妄計常斷,而產障礙中道之二邊。涅槃經云:「眾生起見有二種:一者常見,一者斷見,如是二見,不名中道,無斷無常,乃名中道」。「無斷」者;是因般若法,本來無盡無休,是個永遠不中斷之真理,而般若之實體,更是非斷非常之中道;故不以斷常見之稱之。
滅以生言,般若法本無所生,不得謂之生,而亦無所滅,故不得謂之滅。又世人不悟涅槃實際,故乃因生言滅,因滅言生,由是乃妄住於生滅途中,流浪轉替,而一切生滅之有漏妄法,遂因之而生起了。「無滅」者,是因般若法,本來常住永無壞滅,而般若之實相,更是不生不滅之中理,本屬無漏之淨法。故「無滅」者通「無生」而言,因此般若法本不能以生滅來証見,故云「無滅」者不應以生滅法論斷也。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佛,以三十二淨行,成就三十二相好,是為所修的因,菩提證果,即由此而得,因反言問(佛)曰:須菩提啊,「汝若作是念」;你若是有這樣的(觀念)念頭(你千萬不要這樣想)(這是佛陀揣測須菩提對不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的猶豫心念而言,恐他外做故知,而內心猶有所猜疑),(懷疑)以為(認為)若見如來自性是不必具足之相,而得此無上菩提(認為不著相,就可以見佛性,就可以大徹大悟的話),須菩提,你或有此猶豫不決之疑問吧!你千萬不要這樣想,不要認為沒有功德成就(這裡的相是指功德成就),也能夠悟道成佛,你有這種觀念就錯了。(這是一般字義解釋)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我正確(正言)的告訴你:須菩提,這種不確定的念頭(汝切勿作是念),切不要起,如果欲見如來自性,誠然不須具足此三十二妙相好的緣故,只要覺行圓滿,即可得無上菩提也。(如來自性原無聲色相可求) 
「作是念」有三意:一為:具足相是指三十二相好,是透過六度萬行,由福慧雙修,修百劫而來的,佛得菩提,由於福慧兩足功行圓滿者。所以佛告須菩提,莫想如來不修福慧而得菩提,若倒想如來,是不因諸相具足而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斷佛種性,無有是處。二為:世尊為使發菩提心者皆領悟必須福慧雙修方能証得菩提,轉輪聖王因修福而不同時修慧,故而不得菩提,由此當可明瞭修福不修慧,固不能得菩提,修慧不修福亦不能得菩提,必須福慧雙修,二尊具足,方得佛果菩提。三為:肯定無可疑惑之詞的,佛實在是全靠見自本性而修成無上菩提,更是靠一切善法功行果滿而得來。至於三十二相好之具足與否,此於自性上是絕對無關的(這是一般字義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