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14 期
40
《道德經 • 不積章第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
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
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
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
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白話解經
真實的話不經巧飾,經巧飾的話
不真實。會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常
非真的會。真懂的人不炫耀自己博學,
炫耀自己博學的人往往不是真懂。聖
人不積聚,他深切體認:盡力助人,
反而更富有;盡力給予別人,反而更
充足。上天的自然大道,利益萬物而
無害於萬物。聖人之大道,服務大眾
而不與大眾相爭!
問題探討
這一章有幾個問題,後學覺得很
(上)
簡豐德
值得我們用反向思維,深入去探討其
中義涵。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美言就
一定不信嗎?
2.「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辯者就
一定不善嗎?
3.「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博者就
一定不知嗎?
4.「聖人不積」我們真的要不積嗎?
所謂:「積財可養道,積德可宏道。」
那為什麼要不積呢?
真美在於信與實在
我們先來探討第一個問題:「信
言不美,美言不信。」美言就一定不
信嗎?這句話簡單地說:真實的話不
需要講得好聽、不需要講得動聽、不
需要有很多的修飾。反過來說:講得
pg_0002
2015 年 2 月
41
基│礎│小│品
好聽、講得動聽、有很多的修飾,就
不是真實的話。如果這麼解釋是對的,
那後學就會反思:講道說理,不就是
真實話嗎?在講道說理中,如果沒有
好聽的故事、動聽的個人實例,用很
多的真理加以解析,如何能感動人
呢?如何能讓人印象深刻呢?再者,
真實的話,是不是就不需要用比較好
的口氣、語詞來講嗎?
後學覺得,其實這句話要告訴我
們的並不是表面上的字義,而是字義
後的義涵。這句經文真正的義涵是「真
美在於信、在於實在」。真正值得相
信的話,並不在於外在文字修飾,而
是在於言語背後的真實義;若太在意
語詞上的美,往往會失去了語言本身
所要表達的真實義。所以語言真正的
美,在於它所傳達義理的可信度,在
於它的實在,以及實用上。
例如現在講「愛的教育」,對小
朋友不打罵,要用愛的語言教導。可
是很多父母不懂得愛的教育是什麼,
不懂得如何用愛的語言來教導,往往
讓小朋友任意玩到瘋,或是看到小朋
友亂翻東西、沒有禮貌,卻不加以管
教。父母認為這就是愛的教育,這實
在錯得離譜。又有些父母用愛的語言
來鼓勵小朋友,但又不懂得愛的語言
是需要加上背後可信、實在的語詞。
例如:小朋友初學畫,畫了一張海景
圖,有海、有船、有鳥、有山;海、山、
船的比例都畫得不錯,但那隻鳥卻畫
得特別的大。父母認為要用鼓勵的話
來讚美他,使小朋友更有信心、更有
興趣繼續畫畫,所以一直稱讚他畫得
很好,可是卻沒有提醒他小鳥畫得太
大了。若沒有人適時提醒,小朋友就
永遠覺得這樣是對的。所以,讚美要
適度,也要建立在真實可信的基礎上;
若只有讚美卻不真實,那對小朋友的
愛就變成溺愛了。
現在道場也都是用愛的教育在成
全道親。對新道親總是都會說些讚美
的話,而不好意思告訴他那裡可以再
改進;當有一天,另一位比較直性子
的學長,直接說出時,可能就考倒人
了。該要說是這位直性子的道親考倒
他嗎?那不如說是道場上錯誤的「愛
的教育」害了他,使他不知道什麼是
真言,不知道什麼話對他是有益的。
所以這句經文的義涵是要告訴我們:
真正的美在於語言的可信度,在於話
中的實用處。
真善不在話多而在行
接下來要探討的第二個問題是: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我們可以
思考一下,是不是辯者就一定不善
pg_0003
基礎雜誌 314 期
42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呢?後學舉個例:有一位新道親很誠
心,但對道理還不是很明白,所以時
常會針對一些問題提出疑問,我們是
否會覺得他很好辯?這樣能說他不善
嗎?還有,善辯的人就一定不善嗎?
我們常聽講師說:「理是越辯越明。」
那又該怎麼解釋呢?善的人就一定不
會辯嗎?當我們明知是錯的,也不能
提出建言嗎?平常開會時,為了真理,
是辯好?還是不辯好呢?
其實這句經文要告訴我們的真正
義涵是「真善不在話多而在行」。善
者不辯嗎?善者不辯的原因可能有:
.
認為公理自在人心,自己不需要辯。
.
以行為來展現,所以不需要辯。
.
木訥寡言不善言詞,不懂得如何辯。
辯者一定不善嗎?答案是不一
定,好辯有時是個人習性使然,有些
人本身的個性就是好辯。但正直的人
有時也會好辯,因凡事認為是對的,
一定會據理力爭,所以讓人覺得好辯。
另一種則是不明道理的人,他比較會
逞口舌之快而好辯。因此,好辯者造
成不善的原因有:
.我執深,一切自認為他說的才對。
.使壞心,不讓好事成功,所以使壞
心眼辯一辯。
.心胸窄,看不得其他人提出的好意見。
.好面子,怕讓人覺得他什麼都不會,
所以為了面子要辯一辯。
善於處事的人,不在話多、不在
多辯,而是在於實際的行動。俗語云:
「半瓶水響叮噹」,搖晃裝滿水的瓶
子,並不會發出很大的聲音;往往是
僅裝半瓶的飲料,搖起來聲音最大。
道場也一樣,懂得越多的學長,越謙
虛內斂;不是很懂的學長,反而會提
出較多的問題來探討。一位對經典有
深入研究和體悟的學長,往往會發現
經典的義涵不是單面的,而會有很多
面向,會因不同的角度,而有不同的
見解,所以他不好辯。
《中庸 • 第 33 章》也告訴我們:
「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
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
每個人心中都懷著明德,不需要大聲
罵人來教育之,也不要用聲色俱厲的
恐嚇來教育之。孔子說:以聲色化民
是末,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所以凡事
不需要用聲色去辯。俗語有云:「是
非曲直有公理」,何必辯這麼多呢?
老子要告訴我們的是,善於處事的人,
不在話多,不在多辯,而是在於實際
的行動。
真者在真知不在博聞
第三個問題是:「知者不博,博
者不知」。知者就一定不博嗎?博者
pg_0004
2015 年 2 月
43
就一定不知嗎?那「讀萬卷書,行萬
里路」是真知還是博學?如何能博學
而又真知呢?忠恕學院中級部四年讀
了四部經典,是不是就算博學?讀經
典需要每一部都去讀嗎?還是一門深
入就可以?
依後學的體悟,這一段老子要談
的是「真者在真知,不在博聞」,我
們先來探討這裡的「知」字,有的人
解釋為「智」,有的人解釋為「聰明」,
有的人解釋為「知道」。後學覺得老
子要講的是「真知」,深層的解釋是
「自性的展現」;中層的解釋是「體
悟」;初淺的說法則是「明白」。「真
知」在於自性的展現,不在於道理研
究得多少;真正懂得「理」,在於體
悟的多少,不在於參考很多的經書;
真正要明白「話」中的意思,在於思
維的清楚,不在於很多的言語解釋。
所以,真知不須多聞,真知是覺悟後
的生命真相。
「博」是博學的意思,包括書本
上的學問,與在社會中歷練後所得到
的廣泛經驗,也包括學習修行法門的
博雜,這些都可以稱之為「博」。研
究道學可以繁而博,而修道應化繁為
簡,以萬法歸一,實修、實悟、實證,
而非求博學,因此最忌理障雜陳、博
而不精。
我們求道時,在明師一指的當下,
不是只有形式上的儀式,而是指明了
一理貫通宇宙萬物,誠如《中庸》所
說:「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
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
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
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
與天地參矣。
」從道到性,轉化至誠;
由至誠再到體物,體物而化仁,仁者
可通達人之本心。而本心來自於仁,
仁來自於體物,體物來自於誠,至誠
來自於性,性來自於道,如此則一路
向上。老子的學說實質上就是始終不
離「性」,而性不離「道」的無為大法,
這大法也是佛家的最上乘法,也是禪
宗明心見性之法門,這是全方位的修
行之法。
由此而知「多聞未必真知」,多
聞、多學、多識是知識,而非智慧。
一般人知識越多,真智慧反而被知識
蒙蔽,就如同佛家講的「所知障」。
所知障就是被自己的知識、學問蒙蔽,
而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以這個觀念
的框架來看待事物。所以有時知道得
越多,反而越難以入道。
後學近幾年都在講員培訓班學
習,常看到初學講員找了很多的經文
或詞彙來解說道理,或是舉了很多的
故事、例子來印證,真可謂博學多聞
基│礎│小│品
pg_0005
基礎雜誌 314 期
44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也。可是對理是真知嗎?能讓聽的人
理解嗎?並不見得!若只是舉相關的
經文來解釋道理,這並不是真正的知,
也不能使聽眾真知。真知應是理解道
理本身的義涵,再從道理的真實義去
衍伸,以己所知來解理,使人從事入
理而到知,如此才是真知。
在學道與修道的過程中,如何能
達真知呢?一貫法門能包容各教的理
念,因真理不分教別,就如太陽、月
亮,並沒有分是台灣的太陽、月亮,
或是日本、美國、南非的太陽、月亮。
因在太陽系中,太陽只有一個,地球
的衛星月亮也只有一個,只因我們在
地球上的方位不同、地域不同,所看
的也不同,並非是有多個太陽、月亮。
所以一貫法門對真理的看法就如太
陽、月亮,所有經典中都有真理,此
真理乃是道所演化,道只有一個,但
演化後的法門會很多。所以一貫法門
不排斥其他宗教的經典,這就是多聞。
但要知一貫法門是先得而後修,
明師一指點明了「真」,但是否能真
知,就要看各人的修持了;若還未能
於一指當下達到真知,就要從各教的
經典中去體悟及印證;若還是未能達
真知,就需從一門深入。從一部經典
的文字去深入義涵,從義涵深入真理,
從真理深入心法,從心法深入自性,
從自性達到真知,也就是求真知要一
門深入。所以此小段落告訴我們,什
麼是「真」,要達真知,不在於博學
多聞,而在於一門深入。此大段落是
「美、善、真」的真實義,反過來說
就是真、善、美的真諦。
處事的真善美
下面這段經文:「聖人不積,既
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所要談的是處事的真善美。聖人不
積,是不積什麼?是連「德」都不積
嗎?我們一直在道場上行功了愿,這
樣您認為有積德嗎?有人說:多積錢
可以防老,多積道親可以宏展。那聖
人為什麼要不積?行功積德、度人積
功、成全積人,這算不算老子所說的
「積」?
凡人都好積,積錢財、積貨物、
積人脈、積功德……。總是希望自己
多累積一點、多儲存一點。「積」是
想要比別人多一點,就可以有勝人之
籌碼;而且人心有很強的占有慾,又
有「什麼都只能我有」的獨占鰲頭之
奇特心態,唯恐別人也有,就會被取
而代之;尤有甚者,竭力去儲存,深
怕貨源不能持續供應,連外面的公共
之物也帶回去獨享。
殊不知公共之物乃是共享的,亦
是用之不窮的。公共即是己與人無須
pg_0006
2015 年 2 月
45
基│礎│小│品
分別,共享也共供,自然用之不竭。
聖人知其然,所以不自己獨積。例如:
以修道而言,羅漢道以下,只修己,
獨善其身;而行菩薩道者,不欲己立
而人不立也,不欲己達而人不達也。
以自己所知的理,為他人說法,使他
人也能了解原本自己所知之道理,而
自己也因與人說理,而更近一步理解
道理的內涵,因此亦更加的「有」。
別人雖從我所說的理得到收穫,我卻
可以從中確定自己對理的認知並無缺
失,更讓自己愈加精進。故曰:「既
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所以我們就能明白:「聖人不積」
是不積什麼?不是不積財、不是不積
德,而是「心不積」。聖人無為,而
無所不為。積財可宏道,積德可度眾。
那為什麼要說「不積」呢?是「心不
積」,心不罣礙自己有多少的財、有
多少的德。一般人誤解了老子的意思,
以為修道人不可以賺錢、不可以累積
德;他們認為財會讓人心迷失,德會
讓人心高傲。其實人心的迷失與高傲,
都是自我內心處理不當,不能怪在財
與德身上。
所謂:「無財不養道,無德不宏
道。」現實社會中,眼睛一張開,處
處都需要開銷、樣樣都需要用錢,沒
有錢不能生活,沒有安定的生活,很
難專心參班。而道場如果沒有錢,班
程無法開設,教室、水電、桌椅、用
具……,樣樣都需用到錢。所以修道
人不是不可以賺錢,有機會的話反而
要好好把握,多賺點錢,只是不要迷
失在賺錢之中,而忽略了修道的本質。
曾聽過一個例子:有一位道親在菜市
場賣菜,求道、修道後,生意很好,
還買了一間房子,後來就漸漸地很少
出來參班。問其原因才知,他為了多
買幾間房子,所以下午、晚上又各多
兼了一個差。他說:因為他有三個兒
子,現只有一間房子,等他賺了三間
房子,就會再出來參班。這就是迷失
在錢財之中,而忘了修道人的根本。
談到「積德」,比「積財」更容
易讓人迷失,積財影響的只有自己,
而積德影響的是眾生。一個修道人,
若一直斤斤計較於他度了多少人、成
全了多少人、行功了多少錢,這就是
執著於「積德」。行功立德本是無為
的,因利他而付出,付出之後不執著,
此功德謂之「無為」;若只為功德名
相而行功德,這就是「有為」,有為
之德會讓人有交易的感覺。若修道人
行功,全都是存著交易心理的有為法,
那就失去了道的無為;失去了無為法,
就不會有至誠的付出;少了至誠之心,
一切都會變成教,而不能達到道。
pg_0007
基礎雜誌 314 期
46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不積」是內在心靈的修持,顯
現於外的,即是真善美的處事方式。
消極的修持是「不積」,積極的修持
是「既以為人」,就是不但不積,還
要付出。水積在池裡是死水,流動即
是活水;錢積在家裡是死錢,放在銀
行可以生利息,做恰當的投資可以賺
錢;道是本體,行之於外即是德。因
此不積且能「既以為人己愈有」,這
才是聖人真善美的處事方式。
在修辦道中,有那些是「既以為
人己愈有」的呢?例如:道是本體,
但理卻可以從各方面去切入;從物談
是物理,從性談是性理,從事談是事
理,從天談是天理。如能彼此交流心
得,就能多方面理解,而不會只侷限
在一、兩個面向當中;若自己所知的
理,不願提出與別人共享,別人也不
願提出,那就只有各守一方了,不能
一加一等於無定數的大了。所以真理
是可以分享、交流,讓人更廣泛了解
理的全面性。
(續下期)
 
行動族道親久等了!
2015道場電子行事曆終於出來了!
只要您擁有Google 帳號,就可依自己的需要,選擇下載以下三種行事曆:
掃描後,請點選右下方+Google日曆,便可自動加入到自己的電子行事曆。
只要連結一次,以後每年會自動更新!
請上基礎忠恕網站www.1-kuan-tao.org.tw,點選活動訊息,了解操作流程。
使用後有任何改善建議,歡迎email至 jichu2022@gmail.com 基礎雜誌編輯部
直接掃描QR Code更輕鬆
基礎忠恕道場
年度重要行事
基礎忠恕道院行事曆
忠恕學院本部
年度重要行事
基礎忠恕學院行事曆
基礎忠恕獻供日
與月曆和日記本同步
仙佛紀念日和
初一、十五獻供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