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2015 年 1 月
39
一個虔誠信仰的佛國
緬甸
(下)
林靜慧
(接上期)
知足常樂的人民
「樂在工作者」:旅途中後學
最先接觸到的緬甸人,就是緬甸當地
導遊阿英,和開車的司機以及隨車的
小弟,雖然性別、年齡、職業各不相
同,但他們 3 人有著共同的特點──
就是親切和善。儘管每天導遊阿英要
不斷介紹各地景點,還要應付團員的
疑難雜症,司機每天要開好幾小時的
車程,隨車小弟要不斷扶著我們上下
車,還要搬運大家的行李。但他們的
臉上隨時都帶著親切笑容、神情愉悅,
儘管聽說薪資非常微薄(需靠小費賺
外快),但後學感受到他們真的樂在
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
沒有絲毫怨言。從他們對客人服務的
態度,讓後學體會到「人生以服務為
目的」這句話的真義。也因此他們 3
位很快地贏得了我們大家的心,大家
不時給予他們讚賞與回饋,且在最後
一天的法會中,他們 3 位也都求了道,
真正成為我們一貫道的道親喔!這真
的印驗了「佛度有緣人」這句話。
「純樸的小販」:事實上,大部
份的緬甸人都和阿英他們 3 位一樣,
非常地善良且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在旅途中,後學最忘不了的是:每當
我們的車在休息站停留時,大家就會
把握機會到一些小攤販買些當地的水
果或特產。後學發現當有旅客下車時,
這些小販們都不會大聲吆喝、互搶客
人,也不會強行推銷,纏著你非買不
可。就在我們一群人同時聚集在同一
個攤位時,數十人把小小攤位都圍住
pg_0002
基礎雜誌 313 期
40
了,大家七嘴八舌跟老闆指定要買的
東西,只見老闆不停地把東西拿出來,
還要不停地包裝東西,並不停地收錢;
沒幾秒鐘的時間,攤架上的物品就被
掃購一空,甚至連庫存品也被清空了。
這時,老闆似乎沒想到上天會突然降
下這麼大的禮物給他,一時還無法回
神過來;等確定東西都被清空了,笑
得嘴巴都合不攏,離開時還頻頻向我
們道謝,不停地點頭揮手致意呢!
「純真的孩童」:在旅途中,後學
最喜歡就是遇到可愛的小孩子了!他們
很單純而沒有機心,不懂掩飾,完全真
情流露。看見他們真摯的笑容,就會讓
人感受到人性可愛的一面。也因為在這
較貧窮的國家,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要
分擔養家的重擔;在緬甸各觀光景點常
會看到很多孩子,每當有遊客經過時,
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大力揮手打招呼,兜
售他們手上的物品。雖然這些孩子可能
家境貧困,必須分擔家計而無法就學,
但他們臉上可絲毫看不出哀愁,永遠流
露出開心的笑容。
在浦甘參觀大比紐佛塔時,後學
便遇上一對姐妹,在後學身邊嚷著兜
售明信片,起初後學並無意願要購買,
但他們兩姐妹一直對著後學微笑,且
用食指比著「1」,意思是 10 張明信
片只要 1,000 元緬幣(約台幣 30 元)。
後學看著兩姐妹都已經到了上學的年
紀,卻還需在這賣明信片賺錢,後學
毫不考慮地就買了。買完後,看著兩
姐妹好高興地手牽著手、跳著腳離開。
沒想到隔沒多久,兩姐妹拉著一位小
男孩又來到後學身邊,這位小男孩表
情非常的靦腆,他的手裡握著幾張油
彩畫,但他不敢說一句話,反倒是兩
姐妹一直在幫他推銷,後學最後選了 1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筆者(中)在休息站與小攤商父女合影。
賣鳥蛋的可愛小女孩。
pg_0003
2015 年 1 月
41
張畫有緬甸小沙彌背景的圖像,也又
付了 1,500 元緬幣(約台幣 45 元)給
姊姊,沒想到姊姊拿到錢,馬上就把
錢交給小男孩,小男孩難掩內心的喜
悅,轉頭就跑到在後頭顧攤的爸爸處,
把錢交給了他,小男孩的爸爸抬起頭
看著後學,嘴角微微地笑著。
原來這2 位姐妹是好心幫忙這
小男孩賣畫,因為小男孩一點都不會
推銷,後學對於兩姐妹的善良好生感
動!當後學邀請他們照張相留念時,
他們不好意思點點頭,並露出了淺淺
的笑容,讓後學留下了一幅珍貴的畫
面。回來之後,後學腦海裡仍不時浮
現這 3 位小孩純真的笑容,並在內心
深深地祝福著他們。或許遊緬甸,在
馬不停蹄地參觀各大寺廟、佛塔後,
終會感到疲憊,但因為有這些可愛的
孩子們,卻永遠能在旅途中,帶給遊
客們新鮮的驚喜與感動。
滿滿的收穫與感恩
感恩上天的慈悲,點傳師的全程
護持,以及各位學長的通力合作,讓
這次緬甸之旅能夠圓滿順利,後學內
心充滿著無比的感恩。拜訪過許多不
同的國家,從沒想過會有個地方讓後
學感到如此的輕鬆自在,可能是緬甸
人的純樸善良,以及孩童的天真無邪,
還有那安然自在的生活態度,讓人在
其中怡然自得。就如《道德經 • 樸素
章第 19》云:「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
這就是緬甸人的生活寫照,也是現在
物質充裕的都市人所欠缺的吧!
經過這次知性之旅,後學在精神
與心靈上都有滿滿的收穫:後學體悟
到緬甸人民之所以那麼單純善良、知
足常樂,就是因為他們能以一顆真誠
的心去對待一切事物,沒有太多的貪
求,正如《中庸 • 第 22 章》云:「
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
能盡人之性。
」所以,要將我們內心
最自然的那份「真」、「善」、「美」
展現出來,對任何事物就要從我們的
本心出發,以真誠的心去行,才能盡
人之性。後學檢討自己,是否凡事都
能秉著真誠的心去做呢?當無法發出
誠心時,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心念被世
俗所誘惑,而偏離了本心呢?這也是
後學在此行中體悟最深,也是時時要
提醒自己的地方。除此之外,經由法
會的洗禮,讓後學更加了解在緬甸開
荒辦道的甘苦,緬甸前賢們為道勇往
直前、犧牲奉獻的愿力,真的很讓人
敬佩,期待將來有機會能再與前賢們
一起到海外了愿服務,大家一起為道
往前飛,加油!
(全文完)
學│院│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