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38
基礎雜誌 30 6 期
印度鈺德中堂道親心得交流
(下)
謄稿 陳數珠 整理 戴惠敏
印心交流道
(接上期)
呂旻樺領導點傳師慈悲
今天真的太高興了!很感動!看
到兩位李點傳師還有幾位講師,為道
犧牲奉獻、慈悲喜捨這種精神,在他
們的身上,看到開荒生命的發光、發
亮與成果,如果沒有做到相當的程度,
怎能讓人感動,得到啟發呢!
天恩師德的慈悲!今天我們真的
太榮幸了!太有福了!為什麼能夠身為
人是這麼地重要?因為人是天、地、人
三才之一,天不言,地不語,而人可以
觀天察地,行出天地間的大道,頂天
立地。天地間的和順,默默長養大地生
靈,人心順著天之道而行,大地才風調
雨順,少有暴風勁雨等天災。得道打開
我們的靈眼,直透生命的本真,看清世
間的假象,直契生命的實相,讓自性本
體能夠發光發亮!這就是人可以得到上
天的慈悲,在大開普度之時,隨著大道
普傳,將道傳到世界各國。
點傳師們發大愿!從無到有,發
展到有這麼多人才,還要一一地再推
展出去,希望能把印度的同胞們都能
夠度上法船,這是小王、小明的使命,
也是我們的使命,是我們共同的愿
望!我們要更加努力!相信我們大家
只要有這個心愿,一定都能夠做到!
聽到小王、小明
(註
1
的一番
pg_0002
2014 年 6 月
39
學│院│專│欄
談話,真是很有智慧,能夠看清楚人
生的價值,這是很不簡單的!一般人
都是追求名利,而他們卻都能夠放
下,看到這些終究不是究竟,有一天
終究不能為我所擁有。而我要的是什
麼呢?是永恆的!是真的!不是假
的!真假要怎麼區分呢?真的是永遠
不變,不生不滅,永遠存在的。人的
道體與上天大道的本體,是相通的,
天、地、人並稱三才,是永恆的。而
世間名也好,財利也好,擁有再多,
有一天終歸煙消雲散,而一生又得到
什麼?如不把握人身行功立德,到時
候也是一場空啊!
昨天還去參觀寶石工廠,一顆顆
紅寶石、藍寶石價值不斐。但是人生
的價值在哪裡?這幾天行經印度的街
道,看到的景象──貧富差距懸殊,
人地位的懸殊,心裡真的很難過。
後學去過日本、去過越南,曾看
到越南的道親,覺得他們已經很苦;
可是來到印度,發現有些人的生活更
苦,這就是我們要發揮大愛的地方。
人生是苦的,世界上還有眾多的同胞
們,需要大道的拯救,大家還須努力。
楊月英點傳師慈悲
現在有感同身受的一段話,不曉
得怎麼樣來表達……
後學在南非開荒,所以剛剛聽
到李點傳師所講,一幕一幕將後學帶
到南非的情境去。從台灣飛去南非要
16 個小時,去南非第一個想到的是什
麼?想到曼德拉,而到印度第一個想
到的則是甘地。我們瑞周天達單位已
歸空的陳寶玉領導點傳師曾說:「我
們去南非,不要說他們是黑人喔!」
後學就問領導點傳師:「那要說什
麼?」領導點傳師回答:「南非道親。」
所以,後學要說這裡也都是我們的「印
度好道親」。
剛剛聽到李點傳師說:到旅社還
可以度人,吃飯吃晚上 11 點的,這樣
聽起來很稀奇喔!後學常到南非,開
荒不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當我們回
到台灣,大家都說我們去南非旅遊回
來;李點傳師一定也會開玩笑地說,
我們去印度旅遊回來。
在南非辦道,早上 6 點就要出發
去一個村莊,到每個村莊的車程約要 2
個鐘頭,9 點開始準備臨時
堂相關事
宜。辦道期間,道親一直來、一直來
啊!要辦到下午 3 點多。吃飯怎麼辦?
我們有沒有帶飯去?有!飯也有帶去
了,但是常常沒時間吃。每次我們辦
呂領導點傳師:只要有愿,就一定能做到。
pg_0003
40
基礎雜誌 30 6 期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完道之後,都必須早點回來,因為當
地治安不好;到下午 3 點多,我們就
趕快把臨時
堂收一收,這樣子還來
得及吃飯嗎?就只能把飯再帶回
堂。
回來有時間吃飯嗎?沒有時間啦!還
要燒香啦!燒完香就趕緊洗澡,就變
成吃晚餐了,一直是這樣子。
後來,有一位辦事員就跟點傳師
報告:那我們以後不要帶飯啦!那不
帶飯吃什麼呢?我們這裡很多大廚、
小廚,但是在南非並沒有,因為南非
都吃玉米,我們不會煮南非的玉米料
理,就以麵包、蘋果分給我們的道親。
我們自己則是帶飯,後來乾脆跟他們
一樣,就不帶飯啦!在辦道的時候如
果餓了,自己想辦法處理吧。
這裡有兩、三位道親,都曾跟後
學去過南非。有一位是英文老師,去
南非辦道時,都下午 3 點多才吃午餐,
後學說:「上車時趕快吃」。她就說:
「怎麼吃得下。」我說:「怎麼了,
餓過頭了?」為了辦道,就是這樣。
另外還有一位尹鳳鑾學長,後學在她
面前沒有對她說過鼓勵的話,也沒有
說過好聽的話。尹學長 5 年沒有在家
裡面過年,在場的學長誰可以的,請
舉手?只有她可以,感恩啦!
印度的道親學長,你們的華語講
得非常好。今天真的很感恩!李點傳
師這麼辛苦,其實開荒的點傳師都不
是「常人」,在大家面前都是表現得
很強健,其實真的是吃了很多苦。但
是我們的這些道親都很體貼,給李點
傳師這麼大的力量支持,所以李點傳
師是我們開荒學習的對象!
張凱東點傳師慈悲
呂領導點傳師和各位點傳師都已
經將開荒、修辦過程當中,應當注意
的事項都講了。後學只提一個觀念,
是要透過我們的實踐走出去執行的。
後學就引用老前人對我們前人、點傳
師賜導的一句經典話語:「作之不止,
乃成君子」
(註
2
做一些分享。剛才
我們聽到印度學長的心得分享,提到
我們剛開始向道的時候,都是因為有
好處,例如,來
堂學了中文,可以
讓自己的生活比較方便。其實不管任
何一個人,不也是如此嗎?有哪一個
楊點傳師鼓勵「印度好道親」認理實修。
pg_0004
2014 年 6 月
41
學│院│專│欄
人生來就是佛祖嗎?當然不是。這句
話是孔夫子的第八代孫子順(孔謙,
字子順)回答魏國安釐王的一句話。
安釐王問他說:「這個世界上有
沒有一個修得非常好的好人?」子順
回答說:「沒有啦!沒有這樣的人。
但是如果說比較其次的人呢?有!這
個人就是魯仲連!」安釐王懷疑地說:
「這個人不是聽說做得不太好嗎?他
一切都是做表面功夫。」子順就回答: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就好像我
們現在也都還沒有成佛祖啊!但我們
是朝著好的方向在走,雖然我們也要
賺錢,但是同時也來
堂聽道、學道,
這樣子就沒有什麼不好,因為耳濡目
染。所以子順回答安釐王的意思是說:
「有這麼一個人,他本來就不是聖人
啊!他一定會做得不如理想,但是他
會慢慢往上提昇。」
各位學長,在印度、在台灣,都
是如此啊!任何人都是從最初級的學
道、修道往前邁進,所以,沒有一個
人開始就是聖人的,因此,我們要互
相鼓勵;聽了李點傳師、各位講師以
及各位學長,在印度所彰顯出開荒辦
道的精神,我們要效法!
我們知道,我們不是聖人,但是
由這句話可以了解到,我們是有希望
的,因為「
登高必自卑
《中庸》
啊!
要爬高山一定要從底下開始走,才能
爬上高山!那要走遠路,就要從近的
地方開始往前走。所以一定要從小到
大,由近到遠。
後學相信在李點傳師、各位講師、
各位學長們於印度的努力,以及領導
點傳師鼓勵之下,一定可以在印度好
好地開發,依菩薩的精神,共創聖業!
歡迎大家來印度
最後李點傳師說到,感謝大家給
印度道親的鼓勵,印度道務要宏展,
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請大家回去幫
忙鼓勵更多的人來,不但南非道務要
宏展,印度道務也會宏展。今天有這
個殊勝機緣,是上天的慈悲!給我們
有這個機會學習很多。總之,很高興
大家今天能來,希望下次還能再來。
張點傳師提醒:修道要慢慢往上提昇。
pg_0005
42
基礎雜誌 30 6 期
" " "
回到台灣已是夜間,班機因颱
風而耽擱,多停留印度一天,原預定
7 天行程,多延了一日才飛回台灣。
李點傳師印台間的往返,帶動著有善
根的印度道親成長,依祖師鴻愿,道
傳萬國九州,在印度已經看到機先,
李點傳師的話語──「歡迎大家來印
度!」言猶在耳!
註 1:小王、小明都是來
堂學中文,才
會上台報告今天的心得,充份地表
達心聲。還有一位小榮更了不起,
是擔任這趟行程的導遊,中文說得
頂呱呱。
註 2:出自《孔叢子 • 執節第十六》。原
文為:魏安釐王問天下之高士。子
順曰:「世無其人也。抑可以為次,
其魯仲連乎。」王曰:「魯仲連、
強作之者,非體自然也。」答曰:「人
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文、
武欲作堯、舜而至焉。昔我先君夫
子欲作文、武而至焉。作之不變,
習與體成,則自然矣。」亦見於《資
治通鑑》卷 006。
(全文完)
鈺德
堂高朋滿座,中印道親交流印心。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