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73期
22
特 輯
Particular Draft Field
為
法
忘
軀
德
澤
永
昭
緬懷潘風明點傳師
前言
「 樹 高 千 丈 , 落 葉 歸 根 ; 鳥 飛
千里,終歸故巢。」歸根復命,乃宇
宙之常道。從萬物的生滅、有無的循
環,終歸要回復到萬物的本來面目,
這就是道。
本 社 總 編 輯 潘 風 明 點 傳 師 , 一
生 修 辦 道 ,志 於 道 、 據 於德 、 依 於
仁。善盡天職使命,一心許道,奉道
至誠;尊師重道,承上啟下;宏揚真
理 , 為 法 忘軀 ; 無 怨 無 悔, 犧 牲 奉
獻;鞠躬盡瘁,終於功圓果滿,回天
繳旨,永證無極。
德光照耀歸原路 無樹無台無一物
去來涅槃皆空性 愿了業消返故都
道中棟梁 龍象之才
記 得 初 次 見 到 潘 點 傳 師 , 大 約
是在民國七十年間。某日後學隨同幾
位前賢前往先天道院參班;當天是袁
前人慈悲在台上開示經典,而講台旁
邊站著一位容貌莊嚴、氣宇非凡、且
理個大光頭的年輕人──潘風明點傳
師,正在為袁前人翻譯(國語翻成台
語)。潘點傳師台風穩健,講道鏗鏘
有力、精闢入理,備受台下道親們所
肯定;且讚譽有加,皆認其為上天龍
◎
何春旭
▲
潘點傳師講述專題。
▲
各宗教於忠恕道院聯誼。
pg_0002
23
2011年9月
象之才,日後必為道場中棟梁。
潘點傳師從幼年還識字不多時,
即開始參班,追隨地方前輩們研究經
典與道義;再加上好學不倦,充實經
典義理精進不懈,因而紮下了深厚的
道學基礎。早年曾追隨林國年點傳師
赴菲律賓開荒辦道多年;潘點傳師所
講述的道義法理,讓當地道親們多所
啟發,成全了不少人。
率真守樸 博覽群書
潘點傳師個性篤實、為人耿直,
生 活 一 向 恬淡 樸 實 。 憶 及二 十 多 年
前,後學曾多次造訪點傳師座落在土
城的家,向點傳師請益。寓所是間二
層樓透天厝,樓下擺設極為簡樸;唯
一的特色就是書特別多──書櫃中、
桌 上 、 屋 內, 到 處 擺 滿 各家 經 書 典
籍,及古聖先賢與現今修行者的義理
叢書,可見點傳師是一位博覽群書的
好學之士。
二樓
堂的擺設更為簡樸,除
燈、兩儀燈、八卦爐等基本擺設外,
未有任何佛像。
燈後面的牆壁一片
空白,顯得格外素樸;但卻給人一種
無法形容的莊嚴、清幽、靜謐之感。
參完駕後,後學請示點傳師為何家中
堂的擺設與眾不同;點傳師笑而回
答:「仙佛無相,自性本空,
燈後
面一片空白即代表真空;只要心香一
片,虔心叩拜,我們內在的小真空,
必能與外在的大真空合為一體。也就
是意味著修道要不著形相,才能破相
明理。」短短的一席話,讓愚駑不敏
的後學聆聽後,當下茅塞頓開。由點
傳師的生活起居中,可呈現出其簡樸
瀟灑的風範,正勉勵著我們修道要識
透真假、認理實修。
後學有幸於正義精修班、忠恕學
院參班時,能聆聽到點傳師精闢的道
義講述。在其珠璣妙語、甘露法雨的
滋潤下,心生法喜,獲益匪淺,也更
奠定了後學對道的信心。
闡道宣理 法施度眾
潘點傳師於民國六十九年領受天
命後,即全心投入,奉獻道場。由於
點傳師對於各家經典、三教精義、一
貫義理等均能融會貫通,所以在闡述
真理時,深入淺出,且精闢不含糊,
往往令聆聽者心領神會,法喜充滿;
因而每場皆獲得道親們熱烈迴響,數
十年來各地方邀課不斷。點傳師所排
的課程幾乎全年滿檔,於忠恕道院辦
公室中,經常聽到有點傳師或前賢打
▲
高級部新馬知性之旅,潘點傳師主講心性法眼。
pg_0003
基礎雜誌273期
24
特 輯
Particular Draft Field
電話來邀請前往講課;點傳師總是隨
即取出隨身攜帶的小手冊,查閱當天
時段是否已經有班,若無衝堂,必定
一一應允,絕不推辭。
點 傳 師 受 邀 到 處 去 講 課 , 不 僅
國內東西南北走透透;海外各地如:
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法國、
荷 蘭 、 比 利時 , 義 大 利 、羅 馬 、 新
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韓
國……等國家,皆有其堅毅慈悲、不
辭辛勞所走過的宏法足跡。點傳師曾
多次隨駕老前人至國外巡視道務,亦
常隨駕老點傳師至香港、歐洲等多國
道場幫辦道務;近幾年來則經常奉命
代表率團至韓國道場進行道務交流。
為法忘軀 大德風範
由於點傳師心繫著救度眾生的重
責大任與抱持著慈心悲愿的大無畏精
神,所以一場又一場的講課,在國內
外道場的往返奔波;為道日日奔忙,
未曾妥善休息。最後終因道務繁重,
以致積勞成疾。
去年年初,點傳師率團至韓國回
台後,神情已顯疲憊,臉龐消瘦,令
後學們見了於心不忍,想必點傳師真
的太累了。但是,點傳師還是默默承
受,未稍多休息,即繼續拖著疲憊的
身體為眾生奔忙。這種為法忘軀、犧
牲奉獻、無怨無悔的大德風範,令後
學們十分感恩與感動。
去年七月十六日,在老前人成道
告別式圓滿完成後,點傳師赴醫院檢
查,卻發現病情不可小覷,才開始居
幽靜養。養病期間還是極為關心道務
及〈基礎雜誌〉的運作;每逢月底完
稿期間,皆會與雜誌社同仁們會合,
一齊參加完稿作業,深怕有所疏失與
差錯。點傳師為道盡心盡力、不惜餘
力的精神,實為後學們學習的榜樣。
今年六月四日,老前人成道週年
追思大會當天下午,點傳師來電希望
請一本《永懷與追思》紀念冊及一份
來台參加追思大會的韓國道親名單。
傍晚時分,後學前往點傳師寓所,送
上 紀 念 冊 及 名單 , 乍 見 點 傳師 形 體
更為憔悴與消瘦,當時即對點傳師之
病情產生一種不祥的預感。但點傳師
看過韓國團名單後,眼睛隨之一亮,
說:「名單內這些點傳師及壇主都與
後學很熟識;這幾年來與韓國的道務
交流中,曾受到他們盛情的接待、無
▲
天恆幹部法會中,慈悲賜導。
pg_0004
25
2011年9月
微不至的照顧,心中非常感恩。現在
他們來台,後學卻未能盡地主之誼,
好好接待他們,實在過意不去。等病
好以後,有機會再到韓國時,一定要
好好地向他們致歉。」可見當時點傳
師雖病情相當嚴重,但對生命的意志
力還是非常的堅強;還念念不忘希望
康復後,能再為上天、為道務戮力幫
辦一番。
功圓果滿 永證無極
孰料七月初時,點傳師的病情突
然惡化,不得不住進台大醫院。前去
探望的道親們看到那病弱的臉龐與只
剩風燭殘軀與死神拔河的情景,不禁
流下傷感和不捨的眼淚。雖明知宇宙
間萬事萬物皆難脫生、住、異、滅的
流轉變化,誰也無法逃避無常,但點
傳師對眾生的慈心悲愿,總是叫後學
們依依難捨。逮至七月十九日,群醫
束手,潘點傳師功圓果滿,超脫苦海
塵緣,反璞歸真,回歸無極。
綜觀潘點傳師的一生,溫、良、
恭、儉、讓齊備。其心性仁慈溫和、
平易近人、勤儉恬淡、謙恭有禮;為
人 嚴 以 律 已 、寬 以 待 人 。 對前 人 、
老點傳師尊師重道、聽命辦事、領恩
學 習 。 修 辦 路程 上 一 心 奉 道, 宏 揚
真理、犧牲奉獻、燃燒自己、照亮眾
生;其為眾生頂劫、受苦受難之大無
畏精神,為後學們樹立了為法忘軀的
道範行誼。
點 傳 師 的 溘 然 而 逝 , 引 起 道 場
上的巨大震撼。其一生不朽的修辦精
神 , 揮 灑 出 不平 凡 的 人 生 ,指 引 後
學們邁向自性光明的坦途。如此英才
奈何早歸?也許這是上天慈悲、別有
安排。點傳師於病中所示現的生命無
常,似乎在暗示我們:「愿不能了,
難 把 鄉 還 ; 業不 能 了 , 難 得解 脫 自
在。」同時提醒著我們「生死事大,
當勤精進」,要大家快馬加鞭,戮力
修辦,才能愿了業消把鄉返。
雖然潘點傳師遽爾離我們而去,
但深信他的在天之靈定會繼續隨時隨
地搭幫助道、提點我們。點傳師所留
下的修辦道精神與典範,已深嵌在後
學們的心底。相信所有後學們皆會效
法他的德行、承繼他的遺志,共同分
擔師尊師母普度收圓的聖業,並相約
來日同赴龍華再相會。
後學謹以最誠敬的心,祈求潘點
傳師庇佑基礎忠恕道場在袁前人慈悲
領導下,德澤廣佈,慧命永昭!
▲
高級部澳洲知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