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71期
24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
張老前人成道,轉瞬已是週年。余有幸追隨老前人修
辦六十餘寒暑,種種情景,恍如昨日。於今緬懷老前人,
不勝感觸良深。
斯時也,此地雖曰寶島,仍是劫後餘生,斷壁殘垣,
一片狼藉。景象之蕭條,是難以供今日所能想像。真可謂
蓽路藍縷,度化不易之境。然而老前人常自言:「生鐵不
辭冷熱熬錘,故能久煉成鋼,用途廣泛。行者不畏順逆棒
喝,故能歷練成功,堪為行辦。」以自我鞭策。
於此能引領我等同來一批人,在種種誤解考驗之下,
不畏艱難,使我們絕處逢生,全部投入食品製造之工作。
解決了 生活大事 。其任 勞任怨之 精神與 真知灼見 之大智
慧,揆諸當前,無可比擬也。
老前人嘉言懿行
袁翥鶚 前人
韓譯:蕭佩恩
pg_0002
25
2011年7月
pg_0003
基礎雜誌271期
26
特別報導
Special Report
歲不 我與, 亦已是 二十餘 年之往 事矣。 憶起老 前人
在基隆 靜養時, 有傳我 心法曰: 「道根 於心,忠 所以求
諸心,體也。道見於事,恕所以求諸事,用也。蓋忠恕固
道也, 道本自然 ,人能 忠恕,未 必自然 ,然亦可 達乎自
然。惟體道之君子,必忠以盡己之心而不自欺。必恕以推
己之心,以公待人。則私日以去,理日以存,物我無間與
道渾然為一之境,然亦可謂違道不遠矣。忠猶形也,恕猶
影也,不本之忠,則做不出恕,待恕而行,而忠亦流露於
其間,如影之隨形,此乃人道也。與《論語》曾子所言,
唯聖人之自然忠恕有別,謂之天道也,是夫子之一貫之道
也。明此而傳之,則庶乎其不差矣。」聆聽開示,醒我愚
昧而茅塞頓開。隔年,正義精修班改制為忠恕學院,必也
固其緣由乎?
記得民國九十年(2001)十月廿六日,承蒙 天恩師
德,老前人慈悲,以「葉落歸根,來時無口。」一句《壇
經》之禪機啟示,委余代領基礎忠恕道場之重任。後學惶
恐萬分,幸賴老前人德化所被,諸位點傳師,同心同德,得
道務推動尚稱平順。展望未來,能承繼老前人修辦心愿,落
實真修實辦,合德同心,永續道脈,直到千秋萬世。
pg_0004
27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