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妙性本空」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的分別
基礎雜誌258期
26
有位前賢問:「妙性本空」和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分別在
那?後學認為這個問題涉及修行最基
本的重要的觀念,不宜三言兩語簡約
帶過,故而提筆細說,希望以此拋磚
引玉,以期就教於更多的前賢大德。
這個問題分二方面來回答。先由
「生滅法空」來解釋,之後再以「體
用相」來說明。回答問題之前,先交
代「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由來。
這句子是一個偈子的後半段,全偈是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語出《大般若涅槃經》
第十四卷,其中說到佛為這半偈捨命
的經過。本文僅對這位前賢的問題提
出說明,不談佛為半偈捨命的故事,
對該故事有興趣者請自參閱原經文。
生滅法空
這個世界的組成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無情」的部份,另一類是
「有情」的部份。無情的部份包含山
河大地、屋宇瓦石、風雨雷電、林木
花草等等。佛經上將這類事物統稱為
「法」。以其數量之不可計數,又稱
之為「萬法」。這些法沒有情感,沒
有感受的能力,只能被感受,故也被
稱為「無情」,在佛經上又稱之為
「所」。有情的部份指的是能感受前
面所說萬法的生命體。因為這些生命
體對其週遭的事物有感受的能力,有
感受就會動情,故稱之為「有情」,
在佛經上又稱之為「能」。
前面所說的「法」,又可分為
加拿大明華道院溫哥華講堂
褚楚麟點傳師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pg_0002
27
2010年6月
兩類。第一類是天地間自然的運作,
如星系的運轉、山河之消長、四季之
更易、草木之榮枯、甚至有情生命
肉體的生病老死等等。這類的法是一
種自然的生滅,沒有人為的造作,即
使以人為的造作來影響,最多只能改
變其生滅的緩急,無法改變其生滅
的本質。這樣的法(事物),以生
隱滅,以滅顯生。以生隱滅的意思
是:當法在「生」的階段時,把會
「滅」的事實給隱藏了,讓我們誤以
為它不會消失。以滅顯生的意思是:
當法「滅」時,才顯現這個事物已
過了「生」的階段,這才讓我們醒悟
「有生就有滅」的特性。「生」時就
是「有」,「滅」時就是「無」。這
個特性說明了這個世界是從無入有,
由有歸無,有從無生,無因有無,有
因無有,無不終無,有非常有,有無
是相互因循而存在的。假如我們說這
個世界是「有」或是「無」,都不正
確;說這個世界是「生滅的」,就講
到實相了。佛經上將這種「有」稱為
「色」,將這種「無」稱為「空」。
因為「色」是生滅的過程,「空」也
是生滅的過程,所以講色或講空,講
的都是同一件事物,沒有兩樣。《心
經》更是真接以「色即是空,空即是
色」來說明「色」和「空」是同一件
事物。說明到此,我們應該要領悟到
「生滅不已」就是這個世界的實相。
因為是生滅,所以都不實有,假如
一定要說有,最多只能說是「由生轉
滅」的過程,過了之後就不復存在。
一件事物永遠不會有第二次發生的機
會,留下的只是有情眾生感受這事物
生滅的記憶。所有事物的存在,只有
在當下是實有的。可是我們能掌握當
下嗎?我們說當下的同時,這個說出
口的「當下」已經成為過去,取而代
之的是另一個當下,每一個「當下」
都當下消失。若再將每一個當下連續
起來,也只能說是一種生滅的過程。
佛經說「色性本空」也是在說明這個
道理。
第二類的法是人為之造作而成。
只要是有情眾生所產生的行為都屬此
類。有情眾生指的不僅是人類,其他
動物都算。因為人類是有情眾生中
最靈長者,故說此類法是人為的造
作。這類法包括所有人的行為、人與
人相互之間的關係、或是行為所產生
的事物。譬如我們現在喜歡某人或某
事物,這種喜歡的行為就是一種法。
但這種喜歡的感覺有可能在一段時間
後會趨向平淡,或甚至由平淡再轉變
pg_0003
基礎雜誌258期
28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成厭惡。如此由喜歡到平淡的情形就
代表著一個法由「生」到「滅」的過
程,而由平淡再轉變成厭惡,又是另
一個法的生滅。
「生滅不已」的另一種詮釋是
「變化無常」。這種特性發生在所有
人類的行為上,現在的朋友可能是未
來的敵人,現在所擁有的榮耀可能
是未來的恥辱,現在的權勢或財富也
不會永久跟隨我們,現在的夫妻、父
子、兄弟、姊妹等等,也頂多是這輩
子的關係。所有的人為造作,都隨時
在改變,隨時由生轉滅或由滅轉生。
若在我們有生之年,這些造作還沒滅
去,我們的肉體生命也會先行滅去。
當肉體生命消失時,所有我們所創造
的一切,對我們來說等於不存在。如
同前述的第一種法,這種人為造作的
法也是「有從無生,由有歸無」,也
是一種生滅的現象,虛幻不實。
不論是第一類法或是第二類法,
因為生滅是它們的本質,從來不會停
止,因此《大般若涅槃經》說這種現
象為「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世
間的萬事萬物,不論是自然發生的
或是人為的造作,除了自性之外,沒
有不是生滅的。既然是生滅,就是無
常;既然是無常,就虛幻不實;虛幻
不實,就是空。說它存在,又無法掌
控,無法預期;說它虛幻,卻每個當
下的感受都是真實的,而且有連續
性。請注意!我說真實的部份是「感
受」,不是正在生滅中的事物。為什
麼要強調感受?因為這個世界上唯一
不生滅的,只有這個能感受的「能
體」。也因為有這個能感受的能體,
生滅不息的世界才有意義。很多人喜
歡看夕陽,因為夕陽時的景色很美。
可是仔細想想,景色本身並不會意識
到自己的美醜,這時的美醜是看的人
自己創造出來的。景色不是生命,沒
有能感受的能力,不會讚賞自己美,
或厭惡自己醜,美醜是看景者的「感
受」。這如同《壇經行由品》中「風
動幡動」的故事是同一個道理。我們
常說「借假修真」,這個「假」指的
是世間的萬法,這個「真」指的是我
們的自性。「假」是生滅的,「真」
則不生不滅。只有當這個不生不滅
「真」性起用,去感受外在的塵境事
物,塵境事物才產生意義。不然生滅
自生滅,何來善惡美醜?本來法的生
滅是好事,因為生滅不已,所以我們
可以感受到每一分每一秒的生命都是
斬新的。但是如果我們對生滅的法起
了愛惡,原來自在無慮的心(本性的
pg_0004
真)就不存在了,起而代之的是執著
的心,這時我們所感受的世界是用執
著的想法去詮釋,所感受到的也就不
是其本來的真實面貌。所以說「一
真一切真」,當我們的自性是清醒時
(一真),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才
是真實的(一切真)。「佛」這個字
是梵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覺者。覺
者就是清醒的人,因為清醒,所以沒
有疑惑。眾生為什麼有疑惑?因為本
來的「真」被外在的生滅法給迷惑
了。
體用相
看一件事物時,平庸者看到通
常是表相,看不到隱藏在表相背後的
主體。譬如說飛機為什麼會飛,一
般人會說因為飛機有引擎有翅膀,
所以會飛。其實有引擎和翅膀不一
定能飛。有了引擎和翅膀,沒有空
氣,飛機是無法飛行的。能飛是浮力
使然,空氣和速度所產生的浮力是
飛機能飛的根本原因。浮力這個根
本原因是「體」,而飛機能飛就是
「體」的「用」,飛在天上的飛機
是「用」時的「相」。以此看來,
一件事物,若細究其因由,可分體、
用、相三個層面。假如我們看一件事
29
2010年6月
情,只看到「相」的部份,而不知
其「體」的存在,就會被「相」給迷
惑,因此追逐幻虛的相而輪迴六道,
流浪生死。「體用相」的原則適用在
所有的事物上。譬如在道場上,道親
看後學是一位點傳師,因為後學在做
點傳師的「用」,所以呈現出點傳師
的「相」,致於「體」則是無法言
喻的,怎麼形容都不是後學本來的樣
子。在家時,後學對小孩所呈現的是
爸爸相,對內人則是老公相,對家母
是兒子相,上班時對同事是同事相,
若往前推七十年,還沒出生到這個世
界來,什麼相更是不得而知。這個體
就是前面說的「能體」,也就是自性
本體。什麼是生命?這個自性才是真
正的生命。什麼在感受?不是我們的
六根在感受,六根只是傳達資訊的工
具,真正能感受的是我們的自性。能
感受的「體」一定是不生不滅的。因
為不生不滅,所以只能一直活下去。
問題是以什麼形態的生命活?要活在
六道中的那一道?若活得好,呈現出
來的有可能是天人相;若活得尚可,
可能還是眾生相;若活得很糟,說不
定就是畜生相或是惡鬼相。佛經說
「相由心生」,要往生那裡,是我們
的心造就的。
pg_0005
文 薈 篇
Writing Gatheting Field
回答問題
以上是所談的「生滅法空」和
「體用相」是修行者不可不知的基本
觀念,有了這樣的認識,修行才有方
向,修行的步伐才能踏實。以下是回
答前賢所問的問題。
簡單地說,一個是講「體」,
另一個是講「用」。「妙性本空」講
的是「有情」的部份,指的是有感受
能力的「體」,也就是我們的自性。
雖說自性是不生不滅的,可是自性
能夠擁有的東西就只有感受而已,所
有外在的生滅法都不會成為自性的一
部份。即使是自性所生出的感受,也
是生滅的。只要是生滅法,都是空。
自性所生出的法,當然也是空。以其
能生萬法,故說是「妙性」;以萬法
本無,雖一時生成,究竟寂滅,故說
是「本空」。這個道理告訴我們面對
生命時,除了不能執著於外在的生滅
法之外,連內在的生滅法(自己的感
受)也不應執著,因為是究竟空,執
著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俗話說「平
常心」,平則實,常乃真,平常就
是本來。《壇經》上說「本來無一
物」,說的也是本來就是空。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講的
是「用」的部份,旨在說明一個生命
對面生滅法應有的態度。意思是說:
「世間的萬法生成之後,最終一定
要歸於寂滅。一個人若能不執著於對
生滅法的感受,就能快樂自在。」對
法的不執著,不起愛惡,就是「寂
滅」。生滅的法是無情感的,沒有苦
樂的問題,而我們對法的感受是有情
的,容易起愛惡,起愛惡就是起生
滅,就是煩惱。萬法的生滅不因為我
們的感受而停止生滅,起愛惡是煩惱
的根本原因。面對順境或好事,不用
擔憂其終有過去之時,應該珍惜當
下,然後當捨則捨。反之,面對逆境
或壞事,逃避不會令其消失,面對問
題,解決問題,才是根本。所謂不取
不捨,凡事隨緣,自然自在無礙。
結語
自古以來,先聖先賢面對生命
所留下可資借鏡的言行智慧,伏仰皆
是,隨處可得,何勞後學這種庸人多
事贅言,徒增口沫。但若善言對我
們這樣的凡夫而言,是暮鼓晨鐘的提
醒,那麼就把後學這一席話當作是敲
鐘,在提醒自己,同時也和有緣的同
修大德共勉,希望往生無極理天,不
是空談。祝福大家般若常現,妄念常
息,喜悅自在。
基礎雜誌258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