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留心都是道(三) 汐止、新化

前言

從來古德對道都有不同方式的闡述,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示道之徼妙、莊子以「在螻蟻、在稊粺」喻道之入微、孔子則以「一以貫之」擬道之體用。而今我們修道弟子,更應悟道之顯微,在行住坐臥中處處留心以啟心性。寶島台灣,特蒙上天垂慈,處處溫馨道味盎然;後學謹舉數處地名,輯片段心得,與前賢共學共勉……

汐止

清音遙度碧灘頭,古調冷冷片石流;
椰竹巧彈孤月曉,管絃幕咽雨峰秋;
有靈湘水仙妃曲,無羌魚山客子愁;
此地不堪聞梵貝,離懷容易滿歸舟。
峰峙灘音(淡北八景)–清朝詩人 林逢源

汐止舊名「水返腳」,乃因早期基隆河深可泛舟,而隨海水之漲退,河面亦跟著起伏,其終點就在汐止。故「淡水廳誌」記載:「水返腳,謂漲潮至此也。」另汐止境內昔為平埔族峰仔峙社所在地,故早期亦稱為「峰峙」。時海水之漲退拍擊河岸,與灘岸形成灘音,構成汐止之天然景觀;故歸客騷人至此,聞梵音灘響及椰竹風雨聲,莫不心中淒然。

汐止位居台北與基隆之間,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小鎮;其後隨鐵公路之開發,更為基隆港與台北城之交通樞紐。惟近年因商人濫墾搶建,與河道爭地,每逢大雨必成水鄉澤國;昔時汐止人賴以為生的交通要道–基隆河,剎時反成為當地人的夢魘。

若問汐止人為何不遷居他處,答案除了對故鄉的一份執著和無奈外,他們也深信水患總有一天會平息的,就如同「謠言(汐)止於智(志)者」一般……

潮水有起有落,而人生又何嘗不是起伏不定?易經蹇卦(坎上艮下)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正如汐止般有水有山、有起有止;亦如君子,不言他非、檢視己過、懺愆培德。

又「彖辭」:「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坎水艮山,「山上有水」,猶如瀑布,既不能攀爬,當知止且退而繞越,故曰知止者智也。

省思是一種美德,不能省思,下一步就是滅亡。道中前賢一再提醒我們:修道要感恩、反省、佈德(守本、正己、成人);「無畏」是布施的動力,但「慎選」、「明擇」更為學修行辦路上的錠與舵。

成住壞空乃不變之法則,緣起的人生總免不了有緣盡之期;在歲月人事交替之際,重要的不是哀淒以示赤誠,而是認清目標與真理。老師的「參與功德事,辭去功德相;辭去世間相,參與世間事。」不正是諄諄叮嚀「認理歸真」的另一種慈懷與啟示?

「凡傳窮理盡性之道者,必須尊師重道,謹嚴授受。方不致將前聖至尊至貴之道統,自我而賤;後緒傳道任重,自我而輕。」(祖師四十八訓,訓二)。王祖師有感於當時道中的亂象,於毀譽皆有中,為道盤之清明及遵奉母命而領命掌道。故其云實不得已也,非貪功名也。而反顧人間世,假維正行義之名,汲汲於功利者豈不多哉!但盼學修道者,切莫一失謹慎,亦在功名中打轉,違了師意。

語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頭上。」這「頭上」何謂也?非僅方向的上,其亦暗指「心頭」之上–心魔也!故「汐止」醒示的潮汐(謠言)止於(智者)山腳之外,更指心中澎湃的讓我們一直流浪生死的、不得自在解脫的潮汐(雜念、物欲)亦當止於靈山底下,勿令其有攀緣之機!

新化

跨過新化,一條八號國道串接了南二高與中山高,地圖上雙十形的路網,讓新化整個亮麗了起來。

新化早年為平埔族群居之地,原名「大穆降」即平埔族語TAVOCAN,其意為「山林之地」。清康熙年間「台灣縣誌」即有「大目降庄」之名(亦有謂大穆降者);而「新化」則係日據時代大正九年,成立台南州新化鎮時,以大目降為郡役所所在地,故以「新化」為地名。

新化不論在自然還是人文景觀都有相當的資源,加上後來社區的努力和專家學者的指導,更展現其傲人之成果。有人說,如果將虎頭埤的水與綠比成柔美秀麗的女子,那巴洛克建築的老街就是成熟穩重兼具智慧的老人了。美女散發的魅力永遠看不膩,老人口中傳神的故事永遠聽不完,而兩者之間的對話更使整個城鎮活躍(新化)了起來!

「忍」字心上一把刃,其苦難熬;「止」字缺一不正,勉而抵逆,難擋外強。是故巨浪越過高堤,湍流掏空路基。一場風雨造成的創傷,總在人心迴盪不去。與其汐止般的阻擋外來謠傳宣洩不去,不如新化般的明理順化,以疏通心流暢化意積。

道中鼓勵同修們參班學習,即希望我們在參班聽講中,學修並行。由明理而導引自性之自然流露,由「好學、力行、知恥」以啟「智、仁、勇」。當人人皆能以良心為發端時,何來紛爭與謠言?當潮汐皆能疏通新化時,何來惡水為患?

道德經言:「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大學(孚佑帝君註)云:「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是汐止之「止」;而「若見可欲,心亦不亂。」、「心物不著,意惡不起。」則是新化的「化」。

籬笆顯示的是象徵性的規範,越界延伸枝椏的果樹考驗的是人心的掙扎。悟性者意不在如何穿越圍籬,而是緣份捨取。未悟者反是,雖不破藩籬亦欲取其果。千萬條律,不抵鑽洞者一銼;自性一流露,金玉不假任何繫索。

古老的城鎮,建物在保有純樸的民風中翻新。現代化的道路穿過叢山峻嶺,而疏洪道亦在無言中將洪水分流。反顧處在二十一世紀物質生活中的我們,不知心底潮汐的歸處是「止」還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