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14 期
30
《大學》是忠恕學院中級部的入
學之修,在完成初級部基礎培訓課程
後,站穩腳步,再上中級部的第一階。
在《大學》一書中,闡述學大人之學,
參研大學之理,遵循大學之道,便是
從人道而進入天道,能徹悟那原本人
人都具有的靈明德性,一旦能通徹本
性之源,便能自度度人。
「在明明德」,要明心不容易,
須先將心裡清理乾淨才會明;明德功
夫就是修道,以道的力量將後天不好
的習性、脾氣、毛病一概除去,自性
才會光明。修道要在日常生活中歷練,
不管是在職場、家庭生活,或參辦道
務,都能保持清淨愉快的心,控制好
自己的情緒,便是知止的修養功夫。
「止」是居,心所安之處;「至
善」,至高的境界就是能修正自己又
能成全他人,二樣並行,這才算是符
合大學之道。
《大學》三綱領:「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是
修的功夫,是在告訴後人,為朗現清
忠恕學院全真分部中級部
經典班四年學習點滴
...
靜自性,修道是何等重要,自性是光
明無染,所以稱之為明德;在明德後
必須要親民,「親」就是新,要我們
除去舊有物慾的污染,能自新、自悟,
並且更進一步親民愛民,發揮本性中
固有的五常,來親近百姓,度化眾生;
將明德之道推己及人,自己知道,還
要告訴別人,讓天下的人也都能知道,
才是至善。
八條目的「格、致、誠、正、修、
齊、治、平」,有其循序漸進的意義。
要修其身,必先格其物,將內在的私
慾、外來的事物,以及貪、嗔、痴、
愛等種種心物私慾一概全部格除掉,
方能致知,恢復本來面目,達到人生
最高的究竟;以至誠不虛偽的態度來
行事,方可正心,心正則邪念不生,
有益修持,使自性不離天理、不離大
道,這就是修身。
以修身來齊家,家可齊不可治,
在家庭中不要用法律或命令方式去約
束,要用愛心使之溫馨和諧,各盡倫
常,家才會齊;一家齊就能影響左鄰
pg_0002
2015 年 2 月
31
學│院│專│欄
右舍或親朋好友,推己及人,民情自
然純樸敦厚。國家之本在家,如果家
能齊,人人見賢思齊,善良風氣自然
養成,國家便能夠安定,進步富強,
成為仁義之邦。國與國之間互不侵犯,
和平共存,人民與萬物都有安和樂利、
平靜生活的空間,以達天下為公。
《大學》重點強調內聖與外王功
夫,以三綱領、八條目,做為進德修
業基礎,說明本性需要自己去知行來
了悟性理心法,是幫助我們達成進德
修業的儒門真諦,能從《大學》經文
中來參研體悟,就不會迷航。
中級部經典學習第二階段便進
入《中庸》之學:中庸講的是至中而
常。不偏不倚就是中,常而不變即是
庸,至中之理就是天下最光明正大的
大道,常而不變的庸理乃是天下最恆
久的真理,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引
述,讓大家較易理解。《中庸》書中
以「誠」字來一貫天下之道,攝入天
道之中,因此只要能反求諸己,便可
以證諸道。
忠恕學院取名為「忠恕」,有特
殊的涵義;我們若能中於心且如於心,
即是以「誠」為根本。「誠」是光明
剔透,沒有瑕疵,含藏浩然正氣,就
是天命。至誠是自性的圓滿,是純真
的流露。
對諸天仙佛要存誠敬之心,做人
要真誠篤厚,講信用是做人之根本。
誠必須發自內心的赤誠,俗語說:「精
誠所至,金石為開。」可見誠的功用
有多大,可通達四方。
我們學道、修道,就是要修「誠
而明之道」,至誠盡性,與天契合。
《中庸》最重要的三句話:「
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天」是人性的本
源,有如水的源頭;我們的自性來自
於「天」,只是落入紅塵之後,被累
世的因緣業力所蒙蔽,在氣拘、物慾
下迷失了本性,所以透過「教」來挽
回。「天」,所指的就是無極理天,
是 老
娘與仙佛所居之處,也是眾
生靈性的故鄉。
「率性之謂道」,率性是依循天
理良心來做事,修道惟有肯下功夫才
能真正受用。有如美好的佳餚,如只
用看、用聽的,是無法了解箇中滋味;
必須自己動手去學習做出來,再慢慢
細心品嚐,才能吃出其中美味。
「修道之謂教」,「修」是改毛
病、去脾氣、存天理。「教」是教化,
我們必須接受聖人之教化,接受別人的
成全,不斷修治品德,一切以正道為依
歸,稱之為「教」。我們來忠恕學院上
課,接受點傳師、講師的授課指導,才
能瞭解經典中深奧之理,這就是教之功
能。《中庸》之道含「知、仁、勇」三
pg_0003
基礎雜誌 314 期
32
達德,有智慧也要有仁慈的心,更要有
承擔責任與悔過的勇氣。
《中庸》一書前段言「道」,後
段言「德」,「道」、「德」一體,
合為一理,一理散萬殊,萬殊歸一理;
道在聖傳,修在自己,德由人積命由
天。此經書當逢有心人珍惜參研,方
能發揮最大效用。
中級部第三階段是學習《道德
經》。道無形無相,不是一種語言文
字,但也須透過語言文字闡述出來,
才能與人更緊密結合在一起。「道」
為萬物之根,宇宙之主;道是本,德
為用,修道就是行德,道德並行才符
合大道的真理。
在《道德經》中,要我們學「水」
的柔軟、耐力、包容,和與世無爭的
美德。道本無言,必須藉物來言道。
水雖遭任何橫逆挫折,水的本性仍然
不變;水再濁、再髒,等它靜後,任
何污垢自然沈澱,全部放下。在我們
生活中如遇到困境、挫折時,若也能
冷靜沈澱下來省思,學會放下,必能
由逆轉順。水能常清,清是水的本體
狀態,不住於物;水的本質是勇往直
前的,不會受環境所羈絆。水也能隨
器而安,因它沒有自我設限,將水放
在圓形或方形的器皿中,它都能順應
成形。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所以我們
要效法水德,要善利眾生而不爭。
為人之德,要懂得謙讓。修身之
道在正己,行善之要在喜捨,朋友之
交要有情義,惟有和順柔軟之道,才
能長久保持;與同修之間要有寬恕雅
量,接受道務派遣不推辭,才有行功
了愿機會。就如老前人、前人、點傳
師、前賢們的修道風範,以及為道付
出的熱忱,不怕苦、忍耐力強,時時
不忘提攜後進,當為我們標竿。
研習《道德經》,讓後學有深切
的領悟:道學修為與精進認知,並不
是看其修道的年資長短或道職高低來
論斷,因個人的根器不同,所以有迷
悟遲疾之差異,不能以偏概全。因此
要反求諸己,多學習他人之長處,來
加強自己的修為。學習《道德經》,
要能將各篇經文融入生活中,做為修
道指南與心靈調節補給品。
最後,進入第四階段《六祖壇經》
的學習;透過這部經典告訴我們修道
要有所成就,必須經過千錘百鍊才能
成大器。六祖惠能大師來自貧困之家,
修道過程歷盡滄桑險惡,差點命都不
保,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退縮,以
智勇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渡過難關。其
弟子集錄《六祖壇經》,記載六祖惠
能大師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跡及啟導
門徒的言教,留給後人學修。
惠能大師一心想求聞佛法,千里
迢迢尋師去,好不容易到了黃梅,拜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pg_0004
2015 年 2 月
33
學│院│專│欄
見五祖。五祖弘忍大師問他前來欲求
何事?他說:「
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六祖壇經 ˙ 行由品》
,五祖聽他回答、
觀他的言行舉止,便知其非泛泛之徒,
為使他不遭遇意外,故將此明珠暗藏,
刻意要他到後院劈柴舂米;但六祖毫
不介意,能即時轉換心境,認為這也
是學佛正法。
六祖雖不識字,並不因此退縮其
學佛的決心。這也告訴我們,只要肯
學、肯付出,自助方能得人助,也才
能得到天助。六祖惠能大師的成就,
也給識字不多的學長很大的鼓勵作
用。這些學長們一直很努力在學習,
不缺課,勤寫作業,雖寫得不那麼工
整,但只要肯學、肯努力,能用心,
專心聽點傳師的講解,明白經文含意,
這才是重點。
祖師的智慧、領悟力超強,當他
聽聞童子在誦讀神秀所做的詩偈:「
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六祖壇經 ˙ 行由品》
便知其只入門,尚未究竟。惠能大師雖
尚未蒙五祖親授經訓,但他早已了悟空
性,故能知天道大意。他用口述偈,
請人代筆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
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
祖壇經 ˙ 行由品》
偈語主要在強調真如
本性,自性至純、至淨,靈明不昧,外
物是無法感染的;悟得真如妙法的人,
對一切色心諸法不隨意染著,這便是見
性成佛的境界。可見惠能大師對性理心
法早有透徹的見解與體悟。
惠能大師能成為第六代祖師,不
是偶然的,也不是運氣比人好,是祖
師了悟自性,努力修持的成果。蒙受
上天慈悲肯定與成全,造就了他一生
的傳奇聖蹟,留給後人學習與省思。
經過這 4 年的經典學習,讓後學在
道學領域有更深一層認知;修道是要靠
自己去領悟,多一分耕耘,才有多一分
的收穫。《六祖壇經》代表佛家思想,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導我們要落實
修持,恢復本來面目,成就佛道。
人生每一個階段都是一種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才是最可貴的。
我們何其有幸,有前賢大德在前為我
們披荊斬棘,舖設好平坦的大道,讓
我們更好修行;亦有前人、點傳師做
我們的後盾,有眾多的經典可做我們
的心靈道糧,不用費工夫到他地取經,
海浪再大,也不怕斷糧,因為只要有
心,道糧泉水,將取之不盡。
這 4 年的學習,點點滴滴,已能滲
透內心,完全改變了後學的人生觀。後
學學會放下,心胸也開闊許多,在佛光
滋潤下慢慢成長,學習用禪定和妙智慧
來圓滿自己的人生。後學內心充滿無限
感恩,無以為報,只有更加努力學修,
才不辜負前人、點傳師栽培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