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08 期
36
編按:本文作者為基礎忠恕學院高級
部法施學系儒學組學員。法施
學系學習由經典體悟修行,進
而培養經典講述人才;儒學組
一、二年級研讀《大學》,三、
四年級研讀《中庸》,透過學
習經典的義涵,將「道」落實
在生活之中。作者將朱熹《中
庸章句》首章序的心得,以層
次段落的方式整理成文,以作
分享。
朱熹《中庸章句》首章序: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
之謂庸
.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此。乃孔門傳授心法
.
讀朱熹中庸章句
首章序心得
(上)
林靜慧
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
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
末復合為一理
.
,「放之則彌
.
六合
.
卷之則退藏於密
.
」,其味無窮,皆實
學也。善讀
.
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
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注釋:
.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偏不
倚即「中」,常而不變即「庸」。
.
心法:即古來聖哲、師生間以心印
心,傳正法眼藏的微妙法門。
.
一理:「一」為一切數目字的開始,
一理即天地間的原理、原則──
「道」的別稱。
.
彌:「彌」即充滿、遍布。
.
六合:即東、西、南、北、上、下
pg_0002
2014 年 8 月
37
六個方位,後指一切的空間、天地
間。
.
密:極微妙、微小的處所。在人身
而言,即是靈性的樞紐妙竅處。
.
善讀:善於參研、領悟。
白話解經:
朱熹引述其師程子的話說:「不
偏不倚就是中,常而不變即是庸。中
者就是天下最光明中正的大道;庸者
乃是天下最恆久的真理。」這篇《中
庸》,實為孔門中師生代代相傳、以
心印心的微妙法門,孔子之孫子思恐
年代久遠,道的傳承會有所偏差,所
以特寫成這篇《中庸》,傳授給孟子
延傳,以維護道脈的恆常不斷。
《中庸》一開始便提到天地間的原
理──「道」的真諦。再來便論到人間
一切進德修業、齊家治國的要旨,終又
回到「道」的一理。《中庸》這本書的
道理一開展之,充滿著整個宇宙空間,
收歸時又可以退藏到極為隱密的樞紐
處。能了悟此中真諦,將令修者法喜充
滿,奧妙無窮,乃是聖賢的真實道學。
仔細參研,一旦能領悟,必也豁然貫
通,在進德修業上受益無窮。
朱引程解中庸義
首章序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
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
天下之定理。」
《中庸》這部書,為孔門師生代
代傳授的微妙心法,是繼承至聖真宗
一脈的傳世之作,為孔子之孫子思所
著,是一本講天人合一,如何盡性返
本的書。《中庸》首章言「道」,末
章言「德」;首章自天命之性說起,
說明人本得乎天,而末章論「道體」
之無聲無臭,更說明人之終將合乎天,
若能深入參研《中庸》,一生將受益
無窮。
《中庸章句》首章序是朱熹重訂
《中庸》章句所作,一開始引述其師
程子的話,來解析《中庸》的意義。
後學體悟到,我們修道就是要從心性
上修,行事要合乎中庸,進而落實於
日常生活中,使內外皆能合於中庸之
道。以下提出三個重點深入探討之:
一、不偏謂中不易庸
首先我們先來探討什麼是「中」
呢?程子說:「中」就是不偏離中道,
所謂「中」是人內在的一個主宰,就
是我們的本性、良知良能也。如果我
們的心沒有守中的話,就會胡作非為,
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舉個例子來說:
發生在去年,震撼整個台灣社會的八
里雙屍命案(媽媽嘴咖啡店命案),
學│院│專│欄
pg_0003
基礎雜誌 308 期
38
就是因為咖啡店的女店長內心起了貪
念,以致於偏離了本心,而犯下傷天
害理之事。事情的起因是:這個花樣
年華的女店長,當她得知店裡有一個
老顧客陳伯伯很有錢,就貪圖著想擁
有這些財富。於是計畫謀財害命,最
後不僅把這對夫婦都害死,還把自己
原有的幸福人生也斷送掉。所以說,
人不能偏離本身的中道,一旦偏離,
就會違背「道」,導致喪失良知良能
而犯下罪業。因此,我們修道就是要
時時提醒自己守中,守住自己的良心
本性,不讓三毒之心起作用。
了解「中」的義涵之後,我們再
來探討什麼是「庸」呢?程子說:不
變易的常理就是「庸」,所以說,「庸」
是合乎於日用倫常之理、自然之行,
如三綱五常與四維八德等這些常理。
想想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克盡
職責?是否實踐三綱、五常、八德?
我們的行為是否合乎自然之行?我們
常說:道理用說的很容易,但要做到
卻很難。舉個例子說:有位小朋友常
說要做個好孩子,聽爸爸、媽媽的話;
但當他吵著要買玩具,卻被爸爸、媽
媽拒絕後,就立刻嘟起嘴巴,不說話
也不吃飯,和爸媽賭氣,完全忘了他
所說過要做個好孩子的話。所以說,
「中庸之道」看似簡單,但在日常行
事要合乎中庸,似乎不是那麼容易,
如果要做到,就要先了解什麼是中的
正道?什麼是庸的定理?
二、中者天下正道
所謂「中」者,就是天下最光明
中正的大道,也就是說我們做任何事,
都要依循中道,不執於一方,才是合
乎正道的適當行為。而中道不僅是外
在行為的準繩,在我們身上,就是公
正不偏、無私的心。所以不管是內在
想法或是外在的言行舉止,若能以中
道做準繩,就能當眾人的標竿、為眾
人的模範。舉個例子來說:在職場上,
做為一位上司,對待員工不能因個人
的喜惡而有差別的待遇,當員工表現
好,則應給予讚揚和適當升遷機會;
若是員工不小心有了過錯,也不應該
特意宣揚其錯處,而是讓其有改過自
新的機會,這就是合乎正道的適當行
為,那麼這位上司就會受到員工的尊
敬與愛戴。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言行舉止,
也應視身分和場合不同,採取適中的
方法用於處事上。比如參與道場法會
時,道親就應穿著道場的制服,而不
是穿著太華麗或是隨便的衣裳參加,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pg_0004
2014 年 8 月
39
這就是合中。又好比吃飯,要適中適
量,不暴飲暴食;住、行方面皆合於
身分,這就是中道的表現。所以說
「中」就是正道,「合中」就是公正
無私、就是適當的做法。
三、庸者天下定理
「庸」者,乃是天下最恆久不變
的定理。定理是不會改變的,就如同
天地間的循環有一定的規律,例如:
宇宙星辰運轉、日月運行、春夏秋冬
季節更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此皆是天下之定理。除此之外,日用
倫常之理,例如:父子有親、君臣有
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尊師重道等等倫理道德,都是我們做
人處事應遵循的規範,這些都是天下
永久不變之定理,也都是我們所要去
遵行、去做的。
我們常說宇宙是個大周天,人是
個小周天,兩者是息息相關的。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人類不能改變大
自然的規律,要順應自然而行,更不
能違反人倫之理;一切要合於天理、
合於人之性理,這才是合於中庸之道。
反之,若是不順天地之理,違背倫常、
倒行逆施,這就是違反天理、違反
「道」,也將會自食惡果,後悔莫及。
例如:愛護地球、保護大自然是天經
地義之事,但往往有不肖之人為了私
利,濫墾濫種、排放污煙廢水,污染
環境、破壞整個自然生態,甚至讓地
球臭氧層破了個大洞,造成全球氣候
異常、極地的融冰、世界各地風災、
水災、土石流頻繁,不知影響了多少
人類與動、植物的生存。這就是人不
依天理行,天地就會反撲的結果。又
例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符合自
然的生活作息方式,然而現代人的生
活方式改變,往往有很多人熬夜不睡
覺,或是日夜顛倒,以致於健康受損、
疾病連連,甚至因精神不濟而發生意
外,這些都是不遵循庸常之理,所造
成的惡果。
我們瞭解了中庸之義涵後,就要
學習如何把握最適當的分寸,不偏不
倚,凡事依循常理去做,不違背良心、
不違背自然,這樣就是真的行中庸之
道。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中庸》的
重要性,以及子思為何著作《中庸》。
心法子思授孟子
首章序文:
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
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
朱熹引述其師程子解中庸之意
學│院│專│欄
pg_0005
基礎雜誌 308 期
40
後,接下來就開始談《中庸》的重要
性,以及子思著作中庸的用意。根據
《史記 • 孔子世家》所載:「伯魚(孔
子之子──孔鯉)生伋,字子思,年
六十二。嘗困于宋。子思作中庸。」
說明《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孔伋所作。
而朱熹為了詳述此中因由,特寫了一
篇長達 1200 餘字的《中庸章句》序,
其開頭便指出:「《中庸》何為而作
也?子思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
《中庸》是孔門傳授之心法,傳
承了中華的道統,此道統始於大道降
世之始,自伏羲以降,歷代聖王所傳
無上心法;堯帝時傳舜帝:「
允執厥
」;舜帝再傳禹帝十六字心傳──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
執厥中
《尚書》
,經歷代聖哲的維護
與發揚,使道統的傳承不絕如縷;「天
命」、「率性」的真諦盡在此中的微
言要義。故子思在《中庸 • 第 1 章》
云:「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
之謂教。
」所謂:「天命之謂性」,
這句話就是指我們的自性是上天所賦
予,未進入身體前叫天命,進入身體
後就叫自性。「率性之謂道」,就是
要先了解自性的所在處之後,身之言
行皆從自性出發才是率性。古時的修
行是先修後得,修者經苦修,自己體
悟自性處,再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
訣,經明師印證,確認自性所在處後,
才算得道。而凡事皆依天理良心來行,
叫做正道,所以說:「率性之謂道」。
不僅如此,修者還要不斷地修正自己
的言行,接受聖人教化,一切以正道
為依歸,叫做「教」,所以說:「修
道之謂教」。由此,即道出了孔門心
法盡在其中。
只是孔門心法如何從孔子傳到
子思?又如何從子思傳到孟子呢?再
則,子思將心法落於文字上,所代表
的意義為何?以下後學分為幾個重點
試闡述之:
一、孔門傳授心法
在過去,心法的傳承是單傳獨授、
教外別傳、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孔
門心法傳承了中華的道統,代代相傳,
自上古時期伏羲、神農、黃帝、少昊、
顓頊、帝嚳,傳到君王時期堯、舜、
禹、湯、文、武、周公,再傳到師儒
時期的老子、孔子身上。孔子將心法
傳給弟子顏回,可惜顏回 32 歲早逝,
孔子憂心法薪傳後繼無人,最後經細
察精選,才再將心法傳給曾子,在《論
語 • 里仁篇》有記載:子曰:
「參乎!
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
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
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由此可知曾子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pg_0006
2014 年 8 月
41
得到孔子的心法真傳。
當曾子傳至子思時,距堯舜之時
已有很長的年代了,誠如朱熹於《中
庸章句》序文中所說:「子思懼夫愈
久而愈失其真也,於是推本堯舜以來
相傳之意,質以平日所聞父師之言,
更互演繹,作.此書,以紹後之學者。
蓋其憂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慮
之也遠,故其說之也詳。」子思希望
藉著文字將夫子心法傳給弟子。
二、子思恐久而差
因過去修道,心法都是暗傳,且
僅單傳獨授,所以無形的心法要藉有
形的文字顯露,讓修道者自行領悟,
領悟心法後,還要經明師印證才成。
孔門心法自孔子經顏回、曾子傳至子
思,已是離聖哲漸遠,子思恐道脈失
傳或愈久而愈失其真,故將無形的心
法藉有形的文字顯露,就是期望弟子
們能體悟到自性,進而得到明師印證
而成道。
在《中庸證釋》也說:「夫子性
道之教,人多未聞,以其難言,而不
易受領也,惟曾子得一貫之道,乃授
諸子思子,子思子集其說成書,微言
之教以傳。」在過去,修道是先修後
得,很多修道者花費了畢生的時間修
行,但仍遇不到明師指點,體悟不到
自性處,非常可惜!所以子思為了讓
修道者能早日得道,將心法暗藏於文
字中,可說是用心良苦,費盡心力啊!
反觀我們現在修道,則是先得後
修,不像過去需先苦修才能得道。但
若沒求道,就很難體悟出心法所在。
一貫弟子在求道時,即得了三寶心法,
這是口傳心印,也是無形真傳;而《彌
勒真經》、〈一貫道宗旨〉,以及聖
人經典,這些有形的真傳都是在文字
之中暗藏著心法。所以我們得了道,
更不忘要「後修」,修道要三不離:
不離善知識、不離
堂、不離經典。
在研讀經典時,不能只看經文表面,
而是要深入經義,細心領悟聖人修心
法要,從心性去下功夫,這樣才能真
正明理而成道;若光只是修道,但未
從心性著手,是不能成道的。這也就
是子思著書最大的用意,接下來我們
就來探討子思如何在文字中,暗藏心
法玄機傳授給弟子。
三、筆書傳授孟子
古時候,修行者都是靠自己苦修
悟道,但是修道就一定可以成道嗎?
答案是:不行,僅靠修道是無法成道
的。因為修道只是教化,要成道一定
學│院│專│欄
pg_0007
基礎雜誌 308 期
42
要率性才行。所以子思傳承了心法後,
再將心法落於文字中,在《中庸》第
1 章云:「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就是希望弟子們能從
中參研體悟,一旦求得明師印證後,
從此在自性處下功夫,即能率性成道。
只是心法如何由子思再傳到孟子
呢?根據歷史記載,孟子在十五、六
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
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
證,發現子思去世時(卒於公元前 402
年,享年81)離孟子出生(公元前
372 年)還早幾十年,兩人相差一百多
歲;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
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
信。由此推知,當初子思將心法筆之
於書,傳給弟子,但在過去單傳獨授
時代,心法要先自悟後,經明師印證,
才能傳授心法;因子思弟子未悟自性,
故未得授心法,直到後來孟子受業於
子思的門人,傳承了此篇心法,且悟
到自性本處,故自悟自證。
反觀我們現在,修道不需像過去
那樣參破了頭去體悟自性處,因為求
道時,在明師一指當下,我們即知道
自性所在,若能直接從自性處發誠心,
相信真理、相信「道」,以真誠的心
在心性上下功夫,凡事不離天理良
心,這就是率性,也就是正道。只是,
我們受到後天的習染太深,種種欲念
仍會無時無刻興起,因此,在求了道
後,仍無法真正地發出誠心,認理實
修,須不斷地接受教化,以明道理;
藉以了解道的寶貴之後,就會發出誠
心去修,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因此,
我們求了道之後,不要忘了還要「後
修」,不斷努力精進、永恆不懈,才
能成道。這也是我們為何要學習《中
庸》的用意,接下來我們就來探討整
部《中庸》的精華重點所在。
(續下期)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