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忠恕定點班講員法會迴響
三天兩夜的法會,僅能以「震撼、棒喝、破殼」來形容!第一天,大家抱著戰戰兢兢的心前來參與盛會,有些前賢尚未開始接受法會洗禮,即被「粉墨登場」電得嚇嚇叫!真是「點新」–重做新民,又「點心」–心心相應,真讓小後學們走一趟學習之旅。學習上下台禮儀、進退應對,原來「放下布袋,何其自在」。放下才能重生,我執盡淨,其心同其理同呀!「粉墨登場」時,各組齊聚發表,因組與組太鄰近,而導致相互間的干擾,原本是希望全體能在同一樓層較好掌理,沒想到卻造成干擾的結果,點傳師為了使干擾降到最低程度,立即調整下一單元分組的場地,此刻要感恩「天惠」與協辦「天德」的諸位前賢大德,不分彼此同心協力完成更換場地的使命!自己當下真是慚愧與懺悔,因為在此找不到自己單位的服務學長。直到熄燈號響時,竟然有一種法喜充滿與恩典榮耀我身之感湧上心頭,而久久不能自已!
翌日清晨,大夥兒已經此起彼落地在盥洗了,用完早餐就是拍團圓照的時刻,緊接著「法會因由」是由頗具道範的王正榮點傳師講述,因為王點傳師總是默默無語地在為法會能順利圓滿而承擔重任,功成名就而不居功。再經過潘風明點傳師的親身實例地示範,總算是有一個修辦道的標準版了!旋即為黃成德點傳師的全身講道之示範,期勉大家以「講題」當「修行法門」來砥礪自己。
到了「論述修辦」時段,大夥兒為了不落入「名詞」,而在思想上打轉而跳不出胡同,率性不率性!經點傳師與助理的雕琢棒喝,才恍然大悟,原本是為登堂入室,卻反在原地打轉!陳前人賜導最為生動,尤其是那段「桃子抹胭脂,桌上置果碟,椅子有名字,若客駕臨時。」真是好個「椅子有名字」人間法會上天辦,原來放下是向前!
「思想搞通」不是修道,修道真是要有如張傳良點傳師般地言語靜默、舉手投足之間,在在都流露著其前人輩的道範與家風,真教後學晚輩們望之項背!當其在佈祈前人之德時,後學眼珠子就是不聽使喚地冒出來淚水,怎麼都止不住!而咱們張老前人、袁前人所展現的道範行儀,才正是基礎的優良傳統與家風!「德性、德行」原來是要與我們契機的,只要我們真誠修辦,德性提昇了,自然能契入。「養真」勿「放逸」,修辦當如此精進,方不怠忽了自己的職責,張點傳師又特別提及吳靜宇前人所言末後三個考驗:一、是是非非。二、神通法術。三、七情六慾。此正是現今修道人易犯而不易知的毛病,當時後學感受良深,淚水又是不聽使喚地冒出來!修行之人,德之不行豈不哀哉!在一切講求速度要求效率的前題下,修行的品質是否保持一貫之骨風;三清四正之德範能否堅持,也有待檢驗!
感恩再感恩,懺悔再懺悔!陳平常點傳師海外開荒之篳路藍縷,也叫小後學的眼淚久久不能自已,想到加拿大的何點傳師與林點傳師為一貫慧命而奔波,真是後學們學習與效法的榜樣啊! 總是希望大德前賢們能夠多闡述張老前人、袁前人及前人輩們之行儀,好叫後學們能效法及為前人佈德啊!真期望下次法會能早日到來。
美哉!斯矣
如沐春風,好久未曾如此法喜充滿!殊不知法會操持點傳師一王正榮點傳師為使法會能夠順利圓滿,籌備會召開了十次,勞心又勞力,而且一點怨言也不曾聽聞,真的是大德點傳師之風範,所謂風行草偃,教我們這些小後學一點一滴地來學習。當時曾有大德前賢認為太勞師動眾,如今回想還真是不虛此行,有此必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