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 最容易與最困難的布施   

世間人總認為沒有名利就是貧窮,有名有利,有權有勢就是富貴,終其一生汲汲營營向外追求,因而造業受報,輪迴生死,然而佛法中提到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的道理,三世中的果報貧窮與富貴,並非取決於當世追求的名利,而是在這一念心當中,這一念心發起般若智慧,以菩薩行者利他、度眾生為業,惠施一切眾生,能令眾生離苦得樂,得大解脫,將來果報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貴。《金剛經持經功德分第十五》:持奉是經無量功,經法廣脫眾生苦。功在荷擔如來業,德性圓滿佛境界。「持經」是奉持是經法,古德云:「誦經不如讀經,讀經不如照經行」。「功德」是為人解說、渡人成全、修辦道,作到慈悲喜捨、利益眾生,故曰:「功德」。

人生在世,有兩種事情最難布施,第一:錢財布施(錢、錢、錢命相連,錢與生命一樣重要。)第二:身命布施(輸血、把眼角膜捐給人,砍掉我的脖子才能治好你,願意砍掉嗎?)真布施是捨掉自己捨不得,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佛告須菩提:假使有善男、信女「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一個身子犧牲了算是一個身體布施,自己死了以後,再來投胎,那個身子再用來布施,生生世世都拿生命來布施,犧牲不只一次,像恆河沙那麼多次數(恆河沙無法記數)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那麼多,都是以生命來布施,功德有多大呀?在《佛乘大法上品華嚴》是這樣解釋的:初日分指過去世,中日分指現在世,後日分指未來世。身是生命肉體的相,都不如怎麼樣呢?……都不如有這樣的一個人,聽聞《金剛經》裡面的佛乘大法的精義能夠有非常高的信念,而無任何疑惑,照此去修辦道,渡人成全,所得的福報功德比前面無量相的布施還要大得多。

更何況還有人對《金剛經》的要義廣事宣揚、抄寫,實證修行,每天讀誦且為人解說(法施)這個真理,及自求內證而達斷疑惑、證真實相境界這個功德,那更不得了。 佛曰:須菩提啊!我今天精要的告訴你(是經)佛性。(《金剛經》裡面空中妙有的精髓大義就是這個佛性),他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都俱足在裡面。   《六祖壇經》:善智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這一部經典的內涵是為了真正發大乘心、大菩薩道的人說的「為發最上乘者說」,也是為最上乘而說的經典,「若有人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假使有人能夠接受,讀誦研究這部經典,(功是自求內證,德是將自求內證明心見性之法)廣布給眾生,讓眾生明瞭本體(佛性),能夠證菩薩道,甚而佛道,佛說:那這個人將來的大成就,無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佛說:「如是人等」,這樣的人,他就等於佛。「則為荷擔如來」,他有責任感,把佛法渡眾生的這個擔子挑起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佛性(無上正等正覺),無量心來取代一切,一心圓法界,能夠真正的弘揚佛乘大法(繼往開來,非斯人其誰與)。這期乃是普渡期,不能獨善其身,要盡能力來宏道,三施並行,才不愧生在這世,機緣要自己把握,勿失良機,如師尊、師母兩位老大人傳道時之龍天表文所慈示:「皇天開恩,正宗鍾毓於東土,祖師鴻慈,正派再振於郡……」,正宗道氣,如來正法無上妙道,已「兌現」在今之一貫道道場中……廣為普渡群生。

這又是什麼緣故呢?須菩提,我再告訴你,「若樂小法者」,若是以文學來解金剛經,或把《金剛經》解為死空、學功夫、禪定……都是錯的,見識小,不能發大智慧,難免會生我、人、眾生、壽者之四不正見,那麼對於大乘般若妙法,便不能接受領悟而信受奉行,更不能為人解說,因為他未能把佛乘大法,「此經」空中妙有之佛性精神說出來。 須菩提啊:「在在處處」,在法界任何一個地方有任何人能夠實證到法性(此經),住於自性佛位。「一切世間」,整個法界天、人、阿修羅、菩薩、佛都會成為他的護法,來「供養」幫助他,「此經」不是指有形相的「經」,金剛經在破相顯體,怎可能還會再講形相之「經」呢?

「當知此處」:修證到這個層次,知道般若實相所在之處。

「則為是塔」:金剛寶塔,在你得道時就知道「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裡修」。

「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對於修證到住於自性佛位者,或得道、修辦道渡人成全者,整個六道內的眾生,乃至一切修行人,及對說般若妙法的道場,都要自然而然起恭敬心,五體投地。(如點道時請壇禮,諸佛、菩薩作護法),你會了解到整個法界無量的眾生,包括天、人、阿修羅、菩薩、佛在裡面,全部為你護法,「作禮圍遶」,仙女散播花香,以顯尊貴莊嚴。(正所謂一人辦心,諸天共辦也,持經功德誠不可思議呀!)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