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雜誌 320 期 20 ※ 余宥瑩 《六祖壇經》是禪宗重要的典籍, 而禪宗為中國重要的佛教宗派之一。 以三教合一的立場出發,後人可 歸納以儒、釋、道為重要內涵的中國 哲學尤重生命的實踐,歷代聖賢以其 生命實踐自我的理想,揭示眾人成聖 之可能,其中包含了成聖根據、成聖 工夫與聖人之境界三項重要面向。 壇經要旨:成佛之可能 在《六祖壇經》一開頭,六祖即 曰:「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 讀六祖壇經心得 忠恕學院基隆分部中級部一年級提供 心,直了成佛。 (註) 直言人皆有菩 提自性,肯定眾人皆有成聖之依據, 即是依此佛性、本心即能成佛。而後 又描述與五祖的初次對話:「 人雖有 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 同,佛性有何差別? 」與離開獵人隊至 廣州法性寺,為印宗法師解說何謂佛 法不二時言:「 犯四重禁、作五逆罪, 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 」等內 容,在在明示人成佛的依據平等而無 差別。六祖亦以自身展現成佛之可能, 其雖為獦獠身,仍成為一代宗師,世
2015 年 8 月 21 人若能與六祖一樣「先立乎其大者」 ──「 惟求作佛,不求餘物 」,亦能有 成為覺者的一天。 超脫生死:工夫之重要 然而人人皆有佛性,為何非人人 皆成佛?可見除了有成佛的依據,還 需要工夫作用,才能讓佛心展現。此 工夫根基於本性之顯現,猶如人擁有 夜明珠一般,時時勤奮加工打磨,以 求迅速除去外層障蔽,使其展現本來 光明。 〈行由品〉文中,五祖謂門人: 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生死可視為現實 世界的出生與死亡,然生命的開始與 結束,並非人力所能全然掌握,將「生 死」侷限於此,不免陷入生命的限制 與人的無力感中。因此論修行,宜將 生死重點轉移至眾生能著力的起心動 念上。當人有選擇的權利,方能顯現 自覺的可能與珍貴。 一念生滅,一段生死。心念時時 刻刻在生滅,從早到晚,一個念頭接 一個念頭,如江河般,一波接一波不 停奔流。念頭隨緣攀附,化為行動, 終成業力流轉,因此常聽到:「菩薩 畏因,眾生畏果。」為此,〈行由品〉 要我們時時反觀自照:「 無上菩提, 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 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 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 自性也。 」因此,當我們「 不思善, 不思惡 」,不執著於煩惱,不起妄心, 不動邪念,彰顯「本來面目」的同時, 即了卻生死、超脫生死。 頓悟與漸修:工夫與境界之展現 《金剛經》云:「 凡所有相,皆 是虛妄。 」五祖認為神秀之偈較於六 祖之偈著於實相,未見本性,未能體 證一切法由因緣所生,無自性。但五 祖仍令門人炷香禮敬,謂:「 依此偈修, 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是 因為神秀指出息妄修心、時時拂拭的 工夫,適合一般大眾。世間眾生鮮有 六祖的資質,無法當下就「 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 」,若不由實相入手,眾生 將無所適從。因此學習神秀之偈所言, 由實相入門,時時告誡自己拂拭內心 塵垢,期待能以漸修的方式達到頓悟 之境。 此外,五祖曰:「 若識自本心, 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六祖亦說:「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可見迷 悟一線之隔,凡夫與佛一念之間。如 學│院│專│欄
基礎雜誌 320 期 22 何時時照見光明本性,當下即是,當 下體證; 「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有 賴深刻的修持工夫。 同時,〈行由品〉後段,六祖解 釋佛法為不二之法,佛性非常非無常, 即無分別對待,因此,我們不應區別 頓悟與漸修之差別,宜漸頓並用,將 兩者融會貫通。 總結 最後,中國哲學貴在實踐,《六 祖壇經》已為我們揭示佛性本自具足、 當下反觀自照即能體證自性的工夫, 與悟凡夫即佛的境界。身為後學的我 們,除研究道理外,更須依經典所言, 依循聖賢腳步,時時用工夫照見自性 本心,藉事煉心,如《六祖壇經》所言: 善自護念 」,化煩惱於菩提,超脫 生死之外。 ※ 詹凱軒 《六祖壇經》經文中,六祖於大 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第一句話即 點出本經之要旨:「 菩提自性,本來 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強調 發揮原本自性本心之重要,從〈行由 品〉中不難觀察出自性本心與人心之 差異。其一,從五祖考驗門人作偈過 程中,由人的心念起伏來觀察:五祖 在考驗門人前即點出了「 思量即不中 」,然而弟子們一開始就思量自己 有無能力作偈;神秀大師身為教授師, 也可觀察出其作偈前種種煩惱與念 頭,圍繞在五祖會如何看待其偈語而 轉動,如果不作偈,五祖無法得知自 己的程度,但若呈偈,又害怕被人認 為是為了祖師位而來,如此反覆的雜 念妄想,與六祖作偈當下的心境相比, 即可察覺自性本心與人心之差別。 其二,從神秀大師與六祖兩首偈 語之比較來看,神秀大師偈中的菩提 樹、明鏡台含有「著相」之比喻,以 及「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之漸 修思想,點出了大眾在修行過程中, 其實充滿了人心、妄念,要達到聖人 之境界,必須戰戰兢兢,一點一滴地 老實修行,才有辦法到達。而六祖偈 語中即點出要看破一切有形有相的事 物,可觀察出六祖的境界更高深,直 接從自性本性出發,來面對一切。 千年以來,有多少人能像六祖一 般,聽到《金剛經》即頓悟?六祖雖 剛入門,但其言語皆不離自性本心, 踏碓八個餘月也未見其雜念紛飛,就 如五祖所說:「 求道之人,為法忘軀 」。 又從公案所說:「 不是風動,不是旛動, 仁者心動。 」可見得六祖時時刻刻不 離自性本心,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2015 年 8 月 23 如此「 不思善、不思惡」 ,無所分別的 境界,並非常人一蹴可幾。因此,在 修道過程中,我們仍然要多多學習神 秀大師戰戰兢兢的精神,一點一滴地 修身養性,才有可能達到成聖成佛的 境界。 ※ 劉侑明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摩 訶般若波羅蜜」的意思便是利用妙智 慧,除去我們的妄心,從「生滅的此 岸」到達「涅槃的彼岸」。《壇經》 告誡我們:「 念念不愚 」,就可以得 知六祖惠能大師所傳遞的訊息。〈般 若品〉裡更告誡著我們,修道最重要 的就是破除三心四相。而其中又以「我 相」最難破,《金剛經》有云:「 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可以精確地表達:在 生滅的此岸,所屬一切盡是虛幻,不 應執著於虛幻的相。「 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 《金剛經》 ,便是惠能大師聞後 悟道的經句,告訴我們去除執著的妄 心便可以到達清靜的彼岸。 而〈般若品〉內又有提到,小 根小智人聞說法,心生不信。讓後學 想到了「信愿行證」的修道四部曲。 「信」被擺到了第一位,而一貫道有 「三教合一、五教同源」的信念,修 者需明白其真實義。我們時常可以在 電線桿上看到「信『耶穌』得永生」 的字句,在基督教信徒的家中,更時 常可以看到「『耶穌』是我家之主」 的字句。而在提出「三位一體」的基 督教中,說到三位一體即為聖父(天 父)、聖子(耶穌)、聖靈(聖神) 三位一體,但彼此又不相同,只是有 著相同的本質。正所謂「 道可道、非 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經》 後學覺得三位一體的真義應為:不管 是聖父、聖子或是聖靈,都是源自於 上帝。這點就如同:我們每個人本來 就是佛,只是落入了這個凡塵,因為 累世而來的因緣才造就出現在不同的 個體,但是本質上是都不變的。因此 可以說明基督教信眾家中的「耶穌(聖 子)是我家之主」,就是在告訴我們 要用佛性來當自己的主人,達到即心 即佛的境界。而「信耶穌得永生」更 是體現了到涅槃彼岸的真諦。三教雖 言論各有不同,然而究其根源,概屬 一理,於此我們可以看到一貫道「道 真、理真、天命真」的殊勝及可貴。 一切修多羅及諸文,……,皆因 人置 」,體現出了禪宗「不立文字」 的精神。後學想到的是「因人」這兩 個字,論世間上眾多紛擾,皆因人而 學│院│專│欄
基礎雜誌 320 期 24 起,故有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 擾之」。所有的煩惱痛苦皆因人而起, 同時也可以因人而滅,在《壇經》中 提到了「 煩惱即菩提 」,凡人常在八 識中打轉而造下了無數的罪業。而天 下本無事,便是告訴我們:天下的所 有事情皆從佛性生發,藉由六根及六 塵產生了六識,於此所有的人、事、 物都沒有對錯,但是庸人卻起妄心開 始生滅造業。 再延伸到恐怖份子的這個議題, 聖人的經典絕對沒有對錯問題,而有 問題的就是解讀的人,不難發現這世 界上這麼多紛擾其實都是人自找的。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人身,卻又沒辦 法修道,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自 己能夠修道的時光,不要蹉跎浪費 無謂的起心動念的輪迴下,時時觀照 自我的念頭,念念不忘本性,才有機 會證道、成佛。 〈般若品〉主要是在跟我們說: 萬事萬物皆為相,唯有破相直指本心, 才能夠見性,要我們不要執著在這些 萬事萬物,對一切事物不起比較、分 別的心。「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 《道德經》 ,要知道這一切事物都 是因緣際會而成,要懂得隨順因緣地 去應對,「事來則應,事去則靜」,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不執著在一切法相。要知道我們雖名 得道,但實無所得,因為我們本自具 足佛性,只是執著在這個凡塵,以及 被累世而來的脾氣、毛病牽著跑,所 以才會有如此多的煩惱;學著放下執 著,反觀自照,學習「萬緣放下,一 念不生」,即可明心見性,直了成佛。 註:文中未特別備註的經文皆引用自《六 祖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