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09 期
36
讀朱熹中庸章句
首章序心得
(中)
林靜慧
(接上期)
始末言理 中散萬事
首章序文:
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
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
於密」。
《中庸》這部書非常浩大,高深
莫測,朱子點出《中庸》的精華:「其
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
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
於密』。」
《中庸》始言一理,在《中庸 •
第 1 章》即說明道之生發,但因「道」
很抽象,一般人很難理解,所以在《中
庸•第2章》到《中庸•第20章》
說明道之中庸,即「中散為萬事」,
將中庸落實在日常的事件中,舉凡日
常生活之中,如何守人倫、行孝悌忠
信、五倫、八德等等,以及如何具備
三達德、五達道、治天下國家之九經
的功夫,皆是在闡行中庸之道,讓一
般人也能夠了解中庸、行中庸。最後
「末復一理」,在《中庸 • 第 21 章》
到《中庸 • 第 33 章》說明道之誠,
從皇極(象天)又回到無極(理天)
部份,說明人之終將合乎天,致中和;
然而要達此境界,必由自身修起,其
要法就是誠,能誠始能盡性,能盡性
才能贊化育而與天地參矣。所以說,
《中庸》是「放之則彌六合」、「卷
之則退藏於密」。以下就來探討這三
部份精華:
一、始言一理(《中庸 • 第 1 章》)
《中庸 • 第 1 章》始云:「
天命
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
pg_0002
2014 年 9 月
37
學│院│專│欄
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一開始即述說中庸無極之理。這句經
文的意思是說:上天所賦予人的一點
靈性,叫做性;依天理良心來行道,
叫做正道;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品德,
接受聖人教化,一切以正道為依歸,
叫做教。「道」賦在人身上稱為自性,
乃是虛靈不昧的本體,是人生存於世
的力量,也是一切德業的關鍵。所以,
人不可以片刻離開道,若能離開,便
不再稱為道了。
只是「道」如何轉生化成性呢?
《道德經》云:「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
」《易經》亦云: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皆告訴我們人的靈性
來自於上天,當無極一動生太極,太
極又生兩儀,兩儀分陰陽,陰陽交感
而生,就產生萬物(天、地、人及萬
物)。當胎兒「在母親懷中,隨著母
親的呼吸而依存(胎兒在母親腹中,
尚不會自己呼吸),與先天之氣相互
運行,一直到降生之後,嬰兒
的一
聲!從此,後天的陰陽二氣隨著口與
鼻進入體內,如此一來,先天之氣,
已分為後天陰陽二氣了。」
.....
.....
所以說:人是有形肉體(後
天父母所生)和無形靈性( 先天老
所賜)的組合,靈性是人的主宰,
若沒有靈性,光只有肉體,人就無法
存活。
人的本性是上天所賦予,此即天
性;此天性中有其自然之理,亦即是
天理,俱備五常之德。故朱子說:「性,
即理也。」遵循人性之理,即是合乎
自然之理,使其對於日用事物,皆能
合於當然之規範,就是人生當行的大
道,也是回天的一條明路。若身離五
常之德,障蔽真理,則心性相悖,回
不了天。綜合以上,我們明白了「道
是理、道是路、道是性」,所以人是
不可以片刻離開道。
我們修道原就是要遵循自性,以
修人道、達天道,然而由於天賦的自
然之性與當行之道雖然相同,但各人
氣稟或有差異,而可能導致過與不及
的行為,因此《中庸 • 第 1 章》告訴
我們,修道不可遠離了道,不可遠離
道之本體。
在三期末法時期,離群索居,過
孤獨的修行生活,並不符現代修道。
我們要修道也要生活,所以這期修道
是要在紅塵中來成就自己,聖凡並進,
這才是真工夫。看看歷代聖賢仙佛,
也都是經過紅塵中歷練而成就,例如:
六祖惠能大師在得到五祖的衣缽後,
必須韜光養晦、隱姓埋名,躲藏在獵
人隊中 19 年,若六祖無法忍受這 19
pg_0003
基礎雜誌 309 期
38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年的磨練,就無法成為一代祖師了。
然而我們不僅要在人群中磨練,
在獨處的時候,更要戰戰兢兢、如臨
深淵、如履薄冰,特別謹慎我們的心
念與言行。所謂「君子必慎其獨」,
就是要我們小心,不管在任何時刻、
任何地點,即使只是獨自一個人時,
仍不能隨意放縱自己,而偏離了道。
因為一個人獨處時,很容易念頭紛飛,
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念,很容易就會
做出偏差的行為,因此《中庸》告訴
我們要慎其獨,修道人更要隨時慎心
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時時在內
心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
不能偏離了道。
接下來,《中庸 • 第 1 章》第三
段告訴我們:「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
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
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當喜、怒、哀、樂等七情六慾的情緒
作用,在未動之時,即是至正無偏的
道體;人的良知良能做主,自能不偏
不倚,保持自覺在「中」的境界。若
能將七情六慾的表達都合於情理,叫
做「和」。修道者,若能完全做到「中
和」,那麼宇宙萬物必端正其位,而
萬物也能順此正道而化育、生長了。
也就是說先天之理落入象天之中,如
果隨著所遇境界而有心情起伏,就成
了人的喜、怒、哀、樂,在未發之前
是處中道,即是象天的內在之理;但
當顯現於外,就是情感作用,一旦有
了情感作用,就要小心,需把持中和,
而沒有過與不及,若太過就會變極端,
失去中庸之道。例如:每天翻開報紙,
都會看到很多社會事件,很多都是情
殺或是仇殺,這就是因為無法控制自
己的情緒,一旦超越中道就失控了。
因此,在《中庸 • 第 1 章》即告訴我
們:「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以上就是朱子分析《中庸》的始言一
理的部份,從先天之理談到象天之理。
接下來談中散為萬事,告訴我們要如
何將《中庸》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二、中散為萬事(《中庸 • 第 2 章》
至《中庸 • 第 20 章》)
所謂中散為萬事,就是將中庸之
理,落實在日常萬事中,所以從《中
庸•第2
章》
至《中庸•第20章》
所言,都是落實於生活中之理,告訴
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守倫理道德、行
中庸之道。例如:在《中庸 • 第 12
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
可以與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
行焉。
」這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中
庸之道的內容,功用很大,但實體卻
pg_0004
2014 年 9 月
39
學│院│專│欄
很細微,唯有時刻不離,在日用尋常
間,立志能知能行,不論愚夫愚婦,
或君子聖人,都能受益無窮也。
另外,在《中庸 • 第 6 章》:「
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
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
以為舜乎!
」、《中庸•第8章》:「
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
服膺而弗失之矣。
」和《中庸 • 第 10
章》:「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
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
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
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
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
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
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這三章道出了要行中庸於天下,
必須具有智、仁、勇三達德的功夫,
而大舜正是智者的代表,因為大舜做
到了樂於請教別人,懂得留意、觀察
身旁人所說的話,是否合於真理;與
人交往時,能隱藏他人的過失,使其
感動而懺悔改過;也不忘宣揚他人的
優點,讚美對方,使人更進一步地努
力。舜更能兼顧好惡之兩個極端,選
擇最合理的道理實行,並能將此合理
的道理,讓老百姓也能實踐,以上是
大舜能受人尊崇的因素吧!
而出身寒微的顏回,則是能把握
得住中庸之道;每聽到好的道理後,
了解一個善道,就將之緊緊地放在胸
中,牢記在心頭,努力踐履,再也不
願失去它。
另外,子路則是勇者的代表,孔
子說:真正的勇者有四真強:心性和
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志向永不變塞、
行道不著名相。這三章就是告訴我們,
聖人所行的中庸之理要俱備智、仁、
勇三達德的精神,是要在生活中實踐。
事實上,聖人之行中庸就如同我們
修道一樣,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任何問題
和考驗,要以智慧去判斷、明辨是非、
不聽信讒言,看到別人表現好,也會
給予讚美和鼓勵。還有對於真理堅定信
心,經得起考驗,始終如一,且不會執
於聖名果位。在道場中,我們的老前人
和前人輩們,當初為了將道傳到台灣,
捨家棄業,隻身來台,又經過種種的官
考和考驗,仍堅定意志,勇往直前,度
化眾生,不僅如此,對於後輩們更是給
予機會學習,加以提攜,為的就是要將
道傳承下去。還有許多老菩薩們,儘管
受的教育不高,但得道後拳拳服膺,
默默在道場服務、貢獻,不冀求任何回
報。這就是朱子所說的,我們每個人都
能在生活中實踐中庸之道。以上所談的
就是中散於萬物的部份,下面我們再來
探討末復合一理。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