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一貫道清修人員開展與願
景
〈以慈興講堂為例〉
.
◎
蔡錦麗點傳師
(接上期)
就這樣,早期的清修人員,他們
不敢講自己是清修,為什麼?第一、
他們還年輕,第二、一貫道正在受考
時期。於是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他們
懷著真誠,無怨無悔、一步一腳印的
走下去,相信老天有眼,一貫道總會
有澄清的一天。
就這樣,十來個人成立一個班,
互相勉勵與精進,白天上班賺錢養家
餬口,晚上偷閒研讀聖賢經典,不懂
之 處 互 相 討論 , 所 謂 : 真理 越 辯 越
明 , 越 明 就越 法 喜 , 越 法喜 就 越 珍
惜今生、今身,也越佩服歷代祖師清
修「只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
樂」的偉大宏願。
於是這個班在一年研究下來,其
中有三位已悄悄立下志向,願此生不
結婚(也就是清修),好好修道,以
報天恩師德,父母之恩,並效法祖師
的腳步。
第二節 清修人員早期的困境
潘學長,一個貌似仙風道骨的年
輕人,從小就與佛有緣,七歲時即站
在板凳上講經弘法,一路走來領受前
人輩的法語滋潤,感受大道的珍貴,
他願效法聖賢腳步,就這樣暗中許下
一份宏願「奉獻小我,完成大我」。
人 生 短 短 數 十年 , 當 清 修 全職 修 辦
道,只要哪裡需要他,那怕國外?願
聽師調遣!
於是他召開了十個人的班,不斷精
進、道學充實,不斷的和同修探討人生
真正的意義與價值。就在他正想邁開清
修的腳步時,彷彿上天有意的考驗,他
特 稿
Particular Draft Field
基礎雜誌269期
28
pg_0002
29
2011年5月
攻。五、生理無主。六、見景傷情。
七、小生怕怕。八、有尾無巴。清修
者 必 有 自 治 、自 律 、 自 調 、自 適 能
力,自己要規劃功課,起居生活規律
正常。清修者,不管人家對不對,自
己一定要對,對了是應該,不對了要
趕快懺悔。
為了要清修,他更深入探討,人
是從父精母血而來,而情慾是由心理
而生。男慾是顯性、女情是隱性,故
心境事實上無法、也無理由排拒情慾
的發生。所以清修者面對如此現實的
人生,唯有透過「時時提醒自己」,
應用老子之道「無為而治」,如何與
情慾混而為一!否則如何防起?真是
防不勝防,所以當人慾火昇起時,常
常會向油火中灑水,此時真是愈灑愈
熾、火愈廣,真是百功盡去。所以,
清 修 者 不 只 要徹 、 要 透 、 要逅 、 要
扣、「還要叩」,現其如來,還其本
來,如此才能「密竹不妨流水過,高
山豈礙白雲飛」。
想想什麼是人生?只能說:「一
半是佛的世界、一半是魔的世界、一
半 是 前 進 的 人生 、 一 半 是 後退 的 人
生」半半原則,才能隨心自在、隨遇
而安、隨喜而做、隨緣生活。
「螢火蟲生於腐草堆,蟬出於糞
接到兩大難題:一、母親的堅決反對,
因為大哥已去世,潘家的傳宗接代,此
重責大任就在他身上,於是母親以死來
要脅;如果他沒有成家立業,不僅僅是
不孝,母親亦要死給他看。
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就在這生死關頭、進退兩難之際,他
接到了國外辦道務的責任。難題還未
解決,母親誓必不答應他出國的,這
時應該怎麼辦?父母恩比山高、比海
深 , 此 恩 此德 尚 未 報 。 答應 母 親 的
要求「成家立業」,又與自己的願力
相違背;不答應母親的安排,母親生
死未卜,自己也背上不孝的罪名,人
道均未圓滿,還談什麼修道,普渡眾
生。
就 在 這 夜 晚 , 他 上
堂 求 佛 菩
薩,含著淚水告訴佛菩薩:「他該怎
麼辦?」他多麼希望自己能盡孝,又
能完成選擇的清修路。他叩求佛菩薩
佛力加被:對母親不孝是大罪,但成
家立業也是一份累贅,他一心向佛,
難道就不能如願嗎?他下定這麼大的
決心,願捨天倫樂,願與天下為家、
眾 生 為 伴 、道 業 是 工 作 、大 愛 是 本
錢。他亦清楚清修的路,更要克服很
多的麻煩。一、經濟不穩。二、身體
不 康 。 三 、心 神 不 寧 。 四、 慾 火 常
pg_0003
池窩」,老天給萬物的生發成長就是
如此「陰陽」怪氣。人亦因「多才而
多慾」,菩薩心的人亦源於有發不完
的慾火、燃不盡的精力。故「性」、
「性」同源,「食色」性也;有大才
必有大慾,有大慾未必有大才。介乎
點在於「降本流末」、「逆行昇華」
而已。
順行生兒育女,逆行證道登天,
看誰能化小愛為大愛,轉私情為大有
情 哩 ! 「 天下 最 難 熬 乃 慾火 自 焚 ;
最 難 耐 處 是精 力 無 伸 」 ,唯 有 透 過
「轉、轉」還是轉的轉化功夫。所以
有「情慾」「色慾」「物慾」……不
要怕,如果沒有那些動源「煩惱即菩
提 」 , 那 來這 麼 多 豐 富 的才 情 、 才
藝、才思、才氣!重要是如何「引火
歸元」、「疏圳導田」,前輩們為何
這麼忙?因為「忙是功夫」,「忙是
營養」。如能借勢使勢,乘勢而上,
必成浴(慾)火鳳凰,像鯤化為鵬,
搏扶搖而直上,真是人生的轉捩點、
昇華處啊!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已過三十
年,回首來時路,早期的因緣不具足,
卻能醞釀堅毅的道心與任考不倒的毅
力。所以潘學長等十來個人爭取開班的
機會,與互相學習並分享彼此的心得、
領悟,忙裡偷閒;不管身心多麼疲憊,
為了維繫那片微危的道心,他們同心協
力、規劃課程、邀約講師……。
若不是這片鍥而不捨的心志,若
不是這份勇往直前的願力,這早期的
十來位人才早就被紅塵滾滾淹沒了。
面對種種的瓶頸、障礙,早期的人才
能接受層層的磨難,至今屹立不搖,
啟蒙後學啊!
民 國 五 十 幾 年 , 一 貫 道 正 蒙 受
考驗時期,道親的聚會亦成被取締的
理由,再加上經濟貧乏,人人為了顧
全家庭生計、民生問題,不得不早出
晚歸。就這樣日度一日,唯一不同的
是,忙碌的生活裡,偷了那麼點時間
去
堂聽經聞法。憑著一丁點道心,
十年如一日,真是慧根深厚。
第二章 生命的認知與價值
第一節 生命的意義
一、生與死的關係
從日昇到日落,從年初到年底,
看不清楚這是什麼人生?卻感到日子
一日日的過。有好吃的東西,總巴不
得多吃一些;有好玩的,總恨不得多
玩一會兒。直到有一天午后,一群人
忙著把一具高大的身體抬近大廳,忍
不住走進去湊熱鬧看看,馬上就聽到
基礎雜誌269期
30
特 稿
Particular Draft Field
pg_0004
31
2011年5月
大人們大聲吼我:「走開!不要妨礙
大人辦事。」喝聲嚴厲(從不曾聽到
叔叔、伯伯這麼凶我)。突如其來令
我不知所措,小心靈蹦蹦亂跳,到底
發生什麼事?怎麼平時笑容滿面的大
人們,頓時變得這麼嚴肅!小腳趕快
踏出大廳,在離開之前,還是忍不住
看了聽內一眼:「咦!躺在地上那個
高大的人,不正是爸爸嗎?爸爸是在
睡覺嗎?為什麼不到房裡去睡?為什
麼大人們嚴肅的臉上都有淚水呢?到
底發生什麼嚴重的事?為什麼這麼不
好玩?大家都不和我玩?為什麼今天
好像一切都不對勁?我很不喜歡今天
這個氣氛?」
好不容易碰到媽媽,趕緊拉住媽
媽的衣袖:「媽媽,爸爸怎麼在大廳
睡覺?爸爸怎麼不到房裡去睡?」沒
有答案,只感到媽媽把我擁入懷裡,
大聲的哭出來,哭完之後又去忙大廳
的 事 , 留 下一 臉 疑 惑 的 我, 今 天 是
怎麼回事?為什麼一大群人在大廳忙
進忙出的,卻沒有人看到我傻傻的站
在大廳外面,很想知道答案,為什麼
大人們總是用憐憫的眼光看著我?沒
有人理我!只好離開氣氛很不好的現
場,到田埂小路上去呼吸新鮮空氣,
找尋自己想要的答案吧!
天 黑 了 , 我 不 知 被 誰 帶 回 家 、
洗了澡,之後被帶到大廳,這時才看
清楚大廳的佈置。灰白的燈光慘淡的
照 著 , 大 廳 內有 幾 塊 白 布 搖晃 , 地
上依然躺著爸爸,不同的是,父親眼
睛始終閉著,身上蓋著一塊白布。我
高 興 的 衝 過 去想 搖 醒 爸 爸 ,跟 爸 爸
說:「爸爸,起來了,不要在地上睡
覺!」正當我全力衝過去時,突然有
一股巨大的力量把我抓回來。母親大
聲說:「回來,不許動您爸爸。」被
這一喝聲驚嚇到,母親不曾這麼大聲
過,為什麼今天媽媽反常?爸爸也這
麼反常?我很不理解、也很疑惑的望
著突然凶我的母親。
母 親 也 驚 覺 剛 才 的 衝 動 , 神 情
十分難過的告訴我:「孩子,您爸爸
死了;孩子,您爸爸走了!」說完,
即掩面而泣。聽到母親這樣解說,我
依然很茫然,什麼叫死了?什麼是走
了?為什麼人生會有這些讓人不解的
事?大人們說要守靈,我不懂,母親
打點好讓我躺下來睡覺,當我躺下時
忍不住望著大廳上面的天花板。突然
在小小的心靈裡面不禁感到生命的不
安與惶恐,突然很想有人能告訴我生
命的意義與真諦,為什麼爸爸會躺著
一動也不動?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