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15 期
22
編按:忠恕學院高級部去年度閱讀吳
靜宇老前人所著作的《微明
集》,本文筆者為成全學系學
長,體會書中字句後寫下心
得,與讀者分享。
ô 天道之要全在本性原心復活一
點上。
眾生皆有佛性,只因迷昧不知其
存在。
求道這件事,其實主要在兩個重
點,第一是獲得「三寶心法」,第二
是識得「自家本性」。但這只是前階
段的「先得」,日後的「後修」工夫
仍待我們去完成。
《清靜經》:「
雖名得道,實無
所得
」,故吳老前人所言:「天道之
要全在本性原心復活一點上」,此處
「復活」二字不但說明了自性乃本自
微明集讀後感
..
具足,是天之所賦予我者,此外,它
更是強調了「後修」工夫的重要。因
為唯有真修實煉,才能讓這顆純善的
佛性種子產生萌動,使我們的性、心、
身合為一貫,進而推己及人,喚醒更
多沉睡的本性;而這也正是上天要我
們去度人成全的用意,更是這一期白
陽弟子的使命。
ô《大學》最終目標,是道行天
下之「明明德於天下」。易言
之,是使天下人各明其「明
德」,如是自然是無為而治的
「天下平」。如果徒持「明明
德於天下」之壯志,披荊斬棘
的奔走天下,到頭來卻是徒具
求道之名,而無修道之實時,
則天下人還是無道,怎能「天
下平」!
pg_0002
2015 年 3 月
23
當我們「持『明明德於天下』之
壯志」,遠走他鄉去開荒辦道時,是
懷抱著一種己度度人的胸懷,但我們
的內心必須是真誠地希望「使天下人
各明其『明德』」,方不致落於數字
上的追求。
求道是入門,是先讓我們明白自
身有個光明的本性;但我們不得不承
認,眾生雖具佛性,吾人之所作所為、
所思所想,尚與「佛」有偌大的差距。
此差距肇因於該「明」明德的動力還
未充分地發用,所以必須藉由「後修」
來達到圓滿之境,否則將如吳老前人
在此所言:「徒具求道之名,而無修
道之實。」
畢竟求道不等於修道,光求道
沒修道,仍無法「身修」,並進而達
到「天下平」。所以「度人」求道是
讓新求道親知道自己身上有個佛性種
子,而進一步的「成全」是引進新道
親來道場參與班次,提供他們學道、
修道的平台,值此同時,也能擁有了
愿的機會,畢竟這一期的修道乃是「修
辦合一」。
ô
天榜已經掛號,好好修道等著
去報到就是了。
求道當天的「天榜掛號」,不代
表我們從此就落得輕鬆,倘若如此,
就把「生死大事」看作是輕如鴻毛的
小事了。
「掛號」就好比我們向醫院或診
所預約看診時間時要掛號一樣,如果
我們沒有依時前往看診,我們仍舊無
法從醫師那裡得到診斷、取得藥方,
也無從得知我們在生活作息或飲食習
慣上需要做哪些改善。
同樣的道理,在求道當日的「天
榜掛號」之後,假使我們沒有接續來
參班、聽道理,就很難發現自己脾氣、
毛病的所在,沒有得到藥方,也無法
醫治自己的脾氣、毛病。結果壞習慣
依舊,脾氣、毛病仍在,如此當然也
是造業不斷。最後,十年前求道的這
個人與十年後的同一個人,若德性上
沒有絲毫的增長,習性就會如同台語
說的「整欉好好」,甚者,可能還沾
染了更多的污濁之氣。
所以,如前所述「求道不等於修
道」。也許我們這樣去思考,就更加
容易明白這個意思了,倘若一位新道
親只有求道那一天出現在
堂,從此
便未曾見過他出來參班研究,也從來
沒有在德行修養上下工夫,如此過了
30 年之後,我們豈能說這個人修道已
經 30 年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吳老前人此處言:「天榜已經掛
學│院│專│欄
pg_0003
基礎雜誌 315 期
24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號,好好修道等著去報到就是了。」
明師指點我們回天這一條路,依此,
我們還得靠自己的雙腿一步一步地走
過去,而這也是前人輩們時常告誡、
叮嚀我們的一句話 ──「以身示道,
老實修行」。
ô 當前要務,就是認性為真,認
理為我,多行功了愿,今生事
當前畢,死守善道就是了。
大道的殊勝,就是在於能「一世
修一世成」。所謂的「一世」是以我
們這個「形軀生命」作為分界點,因
此把握當下這個
人身難得」是極為
重要的,所謂的「死後有審判」、「蓋
棺論定」便是印證了這個說法。
人生短短數十載,對於每個生命
個體而言,都有個「當前要務」;而
對修道人來說,要達到一世修一世成
的目標,那更是要與時間賽跑了。吳
老前人在此教導我們,懷抱此一志向
的修道者,其當前要務就是「認性為
真,認理為我,多行功了愿,今生事
當前畢,死守善道就是了。」這番話
提醒我們,因為生命有限,我們不但
要把握當下,路還要走得正確
ô 一切物可以摻假,修道不能摻
假,一切事可以作偽,行道不
能作偽,或仁義實踐,或金剛
般若,或清淨無為,這些真理
都是三教聖人經過考驗而確定
下來的,豈容我們任由私意來
玩弄,來篡改!
現今社會充斥著許多因為虛心假
意、迷昧良心而衍生的諸多弊病,近
日受到關注的食安問題即是一例。黑
心商品的問題重點不在於商品本身,
而是在於「心」,因為先有「黑心」
才會有「黑心商品」。孟子曰:「
夫志,
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孟子 ˙
公孫丑上》
。性、心、身三者以「心」
為主導之帥,心志一旦產生,便形成
一股子氣,再由身體去實踐出來。所
以心有所偏,產生出來的便不是剛正
之氣,而最終就會出現偏差的行為。
所以修道可以說是一個時時刻刻
在檢視自己的心的歷程。當我們起心
動念,尚未將念頭付諸於實踐之前,
良知良能就是我們第一道「安檢部
門」,倘若「良心過不去」,就表示
未通過檢驗,所以「食安」問題其實
源自於「心安」問題,當我們的心受
到私欲的影響與動盪,就無法安穩了,
進而產生了危殆不安。
「真修實煉」也一樣的,必須通
得過檢驗才算數。有一回,莊子拜訪
魯哀公。哀公對莊子說:「我們魯國
pg_0004
2015 年 3 月
25
學│院│專│欄
有很多精通儒家學問的儒士,可是研
究道家學說的人卻很少呢。」 莊子反
駁說:「不,您錯了。魯國的儒士也
很少。」 哀公聽了,很不服氣地說:
「全魯國的人幾乎都穿儒士的服裝,
你怎麼說儒士很少呢?」
莊子說:「我聽說,頭戴圓形帽
的儒士,應該懂得天文;腳穿方頭鞋
的儒士,應該精通地理;身上佩帶玉
玦的儒士,應該善於處理事情,並有
決斷的能力。不過依我看,真正有這
些才學的人,未必穿著儒士的服裝;
而穿了儒士服裝的人,卻不見得真正
有這些才學。假如你不信我的話,那
麼我建議您對全國發布一道命令:『凡
是沒有具備儒士才學,而穿戴儒士服
的人,一律判處死刑。』這樣,你就
可以明白真相。」
魯哀公於是聽從莊子的建議,發
布了這樣一道命令。5 天以後,整個
魯國境內,竟沒有人敢穿儒士的服裝。
只有一位男子穿著儒士服裝,站在哀
公的門前。哀公立刻召見他,問他許
多有關國家大事的問題。這位男子果
然學問很好,對哀公提出的種種問題,
都真能精確地回答。莊子說:「這麼大
一個魯國,卻只有一位真正的儒士,這
樣怎麼可以說魯國有很多儒士呢?」
(出自《莊子 • 外篇 • 田子方》)
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少如牛
角,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已經是個能
通過上天檢驗的真修實煉者呢?
ô 故己之所悟即是「覺」,依
「覺」而行即是修道,能與人
共覺即是行道,即修即行原本
是體用不分的一件事,怎能說
待我修好再去行道!
ô 天時不等人,船開不等客,我們
要雙管齊下地即修即行,即行即
修,更要以羅漢身現菩薩行。
大多數修行者的弊病就是「道學」
勝過於「道行」,兩者難以並駕齊驅。
「道學」自是重要,且與根器有
關。六祖大師雖不識字,僅是無意間
聽聞他人唸誦《金剛經》,即可知其
涵義。也就是說,其實六祖在聽聞《金
剛經》之前,已具備上等根器,故有
米熟久矣,猶欠篩在
《六祖壇經 ˙
行由品》
之說;所以六祖可以在得到明
師印可之後,即修即行,隨緣說法。
無法否認,這與一般人學道而後
行道有所差別。一般中根器者必需由
「為學」入手,但時之一久,唯恐忘
了「實踐」的重要性,所以我們要記
住老前人生前的叮嚀︰「不會的趕快
學,學了要趕快做。」這其實就是吳
pg_0005
基礎雜誌 315 期
26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老前人在此所言及的「即修即行」。
其原因之一也是在把握人身難得以及
生命的有限性。吾人常言「蓋棺論
定」、「死後有審判」,可見這個升
降的分判是以吾人這個「形軀生命」
作為分界點,如是,又豈容我們退縮
不前、虛擲光陰呢?!
仍有少部份人認為,今生已求道、
吃素,只要不做壞事,似乎便已足夠。
但想想,如果今生只求個「獨善其
身」,這樣的目標或許在紅陽時期,
我們已經經歷過。紅陽時期度回兩億
佛子,許多白陽修道士都極可能是乘
愿而來,為的就是兼「善」天下。
所謂的兼善天下,簡單來說就
是,不光求自己為「善」,而是期望
天下人都是「善」,都能找回本有的
良知良能。所以既然是一貫弟子,就
不能忘記修道最後的宗旨是「冀世界
為大同」。這是儒家推己及人的精神,
也是吳老前人在此所說的「以羅漢身
現菩薩行」。
ô 一棵樹由樹苗到長成,古時候
怎麼栽培,現在還是一樣。倫
常道德如孝悌等,古時是怎樣
的實踐,現在也是不變。
所謂的「真理」,就是不會因
為時間與空間的更迭而有所改變的道
理,修道亦然。大道普傳的殊勝在於
「先得後修」,但這只是讓我們先識
得修道的意義與目標所在,方不致盲
修瞎煉。但我們往往只沉浸在享有「先
得」的殊勝,而忽略了「後修」的重
要性。
〈十條大愿〉的第一條和第二條
就是要我們誠心抱守、實心懺悔(修
煉);其實,如果我們花點心思去體
會,我們將會感受到所謂的〈十條大
愿〉,其實僅有一條,那就是要我們
拿出十足的誠心。試想,當我們誠心
抱守、實心懺悔(修煉)之時,又豈
會犯下後面那些匿道不現、欺師滅祖、
藐視前人、不遵佛規、洩露天機……
的過錯呢?
所以,「一棵樹由樹苗到長成,
古時候怎麼栽培,現在還是一樣。倫
常道德如孝悌等,古時是怎樣的實踐,
現在也是不變。」這段話是告訴我們,
修道沒有捷徑,因為大道無情,只有
「德性」能助我們回家,就像〈我們
的班歌〉裡所唱到的「皇天無親,唯
德是輔」。
後學覺得《微明集》自始至終要
傳達的理念,不外乎真修實煉、以身示
道、老實修行。書中字字珠璣,句句中
肯,值得我們反覆閱讀,並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