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21
2012年1月
21
2012年1月
編按:
澳洲雪黎天黎
堂於2011年9月
17日開壇,黃錫.老點傳師親臨主持
開壇典禮並慈悲賜導。蘇歆棋與蕭智
惠兩位學長特將賜導內容紀錄、整
理,以分享本刊讀者。
蘇歆棋學長與會因緣:
後學很喜歡深度旅遊,見識、學
習國外的人情文化,每年都會規劃到
國外旅行、當個背包客;旅遊可以讓
自己沈澱,反省過去、思考未來。後
學把今年的計畫告訴家人,媽媽說九
月剛好雪梨要開設公共
堂,機緣難
得,不如旅遊與辦道結合,於是後學
就跟著媽媽到澳洲雪梨學習辦道。
蕭智惠學長與會因緣:
從2005年5月27日在澳洲天黎
堂求道的那天起,闕秋枝點傳師就像
是媽媽一樣關心後學及家人。只要做
好吃的料理,就會打電話叫後學趕快
過去拿;有一次甚至大老遠坐車到後
學家,拿給後學及弟弟(智宏)一家
人分享,讓人感動不已。每每開班前
更常打電話,叮嚀後學別忘前往參
班,深怕後學疏離道場。闕點傳師的
性命真諦
黃錫.老點傳師 講述
蘇歆棋、蕭智惠 整理
關心及呵護,讓後學及弟弟兩家人在
澳洲坐移民監的生活,得到無限的溫
暖,每次回到
堂就像回家的感覺。
此次有機會陪同爸媽至澳 洲天
堂參加開壇典禮,就像回娘家一
樣。更榮幸的是可以和黃錫.老點傳
師及簡清華點傳師兩位大德者搭乘同
班機,來回的路上,看到簡點傳師對
老點傳師的恭敬有禮,深感敬佩。老
點傳師和藹可親,充分展現道即生活
的風範,一有機會就開示道義,讓後
學和爸媽受益良多。
袁 前 人 講 道 理 時 曾 說 到 「 欲 」
與 「 慾」 。 這 兩 個 字 的 差 別 在於 :
「欲」是指我們平常生活中的食衣住
行 , 是應 該 具 備 的 、 正 常 的 欲望 。
而 一 般人 會 選 擇 「 慾 」 , 有 「心 」
的 慾 就是 財 、 食 , 指 的 是 不 該有 的
「酒色財氣」,也就是人心的慾望,
每天都不一樣,而且愈來愈多,這個
慾是不好的。但並不是叫大家不要賺
錢、不要吃飯,而是不能忘記自己本
來的心──直心、道心。「性命」的
pg_0002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基礎雜誌277期
22
性 是 「 直 心 」
與 「 生 」 組
合 而 成 ,
.
」 不
見 ,就成
了 生 命,
指 的 是 一
般萬物的生
命,而不是人
的性命。
人很少會去關心自家性命,我們
要反思自己的本心是否被慾望給蒙蔽
住。《法華經》裡面說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這個「
.
」才是我們本來
的心,也是道的心;人的「心」若是
血心,無法與道天人合一。因為這個
心彎起來了,上頭又多了一點,就是
慾心,就像白紙多了一點,已經受到
污染。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迷」。
這 個 「 迷 」 怎 麼 寫 呢 ? 如 同 「 十
(十字架)」是我們的本心,但因為
「慾」下面的心(酒色財氣這四點)
把我們「
.
(拐走了)」,所以人始
終不了解有本心,這就叫做迷。如今
我們都選擇走上修道這條路,就要把
「直心」,也就是我們的「本心」找
回來。時時秉持著,不再「迷」失。
古代修行人須千山萬水去取經。
但 是 生 在 白 陽期 的 我 們 , 不需 要 出
家,只要在家修,也不必拋妻棄子,
而 可 以 齊 家 修辦 。 以 前 的 道是 單 傳
獨授,現在的道是應時應運、三曹普
度。一貫弟子認真修道都可以返本還
源,歸根認
。現在我們在家出家,
就是「回家」。「回家」就是要我們
回 到 道 場 、 回到 自 己 的 本 心、 回 到
的懷抱裡,習禮儀,並接近善知
識。古德云:「迷時千山萬水隔,悟
者 回 頭 便 到 家。 」 雖 然 回 家看 似 簡
單,但一直往前走,是走不到家的,
只要回頭就可看到自己的家,但是偏
偏 「 回 頭 」 二字 對 大 家 來 說卻 很 困
難 。 回 家 不 單單 只 是 回 有 形的 家 ,
而 是 要 回 到 自己 的 本 心 , 時時 「 回
家」。
我 們 要 了 解 現 在 修 道 是 半 聖 半
凡,要如何做呢?把積財富的心用來
積學問。學問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學
黃錫.老點傳師慈悲賜導。
黃老點傳師殷殷叮囑。
pg_0003
23
2012年1月
智識,智識是為了賺錢;另一種則是
學道,學道是要保持我們的性命。所
以我們要以苦讀、求功名的心,轉來
求道德。因為功名是一世的,而道德
是千秋萬世的、是寸功不滅的。古人
說:「要積德不要積穀。」滿倉的穀
子積了一年,恐怕還有可能會被老鼠
吃掉一半,沒有辦法保持長久。德則
是可以流傳四方,永遠都會存留在人
的心裡面,就像古聖先賢,哪一個不
是讓我們可以效法的?
如 何 把 智 識 轉 化 為 智 慧 ? 可 以
透過修道、修德來轉化。修道、修德
則要從自己本身與家庭做起,要以愛
妻、子之心來愛敬父母。孝子的意思
今非昔比,以前的孝子說的是孝順父
母的兒女,而今的「孝子」則是孝順
子女的父母;所以現在大部份的人常
常先想到自己的先生、太太、小孩,
修道人就不一樣,要轉念,凡事應當
先想父母。愛父母不是只供食或愛父
母的身體,我們還要知恩、感恩,更
要報恩、飲水思源。這正是大孝尊親
的道理,也就是回家重要且必須的一
個條件。
後記:
黃老點傳師慈悲賜導之後,簡
清華點傳師現場送後學們一首
詩以為呼應:
眼前獲利休妄圖,
勿染風塵盪五湖;
需借聖道成聖業,
莫因凡福作凡夫。
天黎道親歡喜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