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27
2011年10月
一貫道清修人員的開展與願
〈以慈興講堂為例〉
.
蔡錦麗點傳師
(接上期)
二、意志堅定的菩薩
林阿緣,一個十分含蓄的人。民
國六十三年(1974)進入一貫道後,
慧根深厚的她即深入經藏,不久隨即
茹素。正因為她勇往直前的邁進,正
因為她進入生命的喜悅,所以當她想
更 進 一 步 超越 時 , 上 天 好像 有 意 試
煉似的,讓她遇到措手不及的考驗,
且幾乎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撫平與彌補
──那就是父母親的反對。
一對非常樸實、忠厚的老人家,
一生在平凡、平淡中度過;本以為修
道與素食是十分平常的事,沒想到老
人 家 硬 是 沒有 辦 法 接 受 。起 初 用 勸
的,再來用罵的,後來乾脆表明:無
論如何,反對到底!只要是吃素就是
不對,就是極度的不孝。
就這樣,平淡的家庭中起了動盪
與漣漪,父女之間的距離也因此越離
越遠,日子就在彼此的隔閡中度過。
為了改善父女關係,阿緣本著為人子
的孝道,晨昏定省、噓寒問暖,期盼
在自己的一片真心下,父親會接受她
的信仰。就這樣,一天過去了,一個
月過去了,接著一年也過去了……。
隨著歲月流逝,本以為時間能沖
淡一切,本以為女兒的撒嬌可以軟化
父親的執著,沒想到剛強的父親總是
無動於衷。之後更因一場車禍奪走了
母親的生命,使家裡原本不好的氣氛
更雪上加霜。柔性的母親在家裡扮演
著很重要的角色,不僅打理裡外大小
事,也是父親與孩子間的橋梁。母親
走了,家裡從此也變了天。
決定清修的阿緣並不因此絕望,
依然盡她為人子的孝道,不管父親多
麼冷漠,不斷地拒絕她,這個孝順的
孩子,仍二十年如一日地恪遵孝道。
pg_0002
基礎雜誌274期
28
特 稿
Particular Draft Field
終 於 , 父 親 心 中 的 冰 塊 慢 慢 融
化掉了!終於,父親願意與她說話、
對她微笑。阿緣哭了,父親的轉變讓
她感動得掉下眼淚。她說不清內心是
什麼滋味?只是百感交集。二十年來
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感恩二十年來
道場給她正信、正念,給她勇氣和力
量,面對這七千多個日子的高牆。
她 多 想 對 著 無 邊 的 天 際 大 喊 :
「上蒼啊!感謝您的恩賜,讓我的父
親能接納我、肯定我。但是,若這能
在十年前、母親還在世時就實現,那
該有多好?母親看到這一幅父女天倫
的畫面,將會了無遺憾啊!」。
人可以為了一個原則與目標而努
力、打拼,阿緣也不例外。她以堅強
的「意志力」支撐多病的身體,瘦弱
的身子如風中蠟燭搖搖欲墜;但與病
魔挑戰時,卻依然面不改色,堅守自
己的崗位以完成神聖使命。有時其他
人看了不忍心,請她休息一下,她總
是說:「我要好好把握現在,因為我
沒有明天。」
瘦弱的她以堅強的意志力戰勝病
魔、打敗懈怠,她學習「彌勒菩薩」
的 精 進 。 這份 精 進 與 戰 勝病 魔 的 精
神,使她在慈興成為一個超人與道義
飽學之士。
因為生命不可重來,她努力成就
親人與朋友。在她的努力下,再加上
個人慧根深厚,她的姊姊與弟弟相繼
開設了
堂,這真是林家之幸啊!
三、用心修辦的覺者
張 文 馨 , 生 長 在 塭 港 的 漁 村 人
家。民國六十五年(1976)十二月四
日進入道場後,慧根深厚的她即刻覺
醒。為了更進一步研究真理,她克服
了工作上的困難,在虔誠發心下住進
堂,從此結下清修的種子與因緣。
家 人 得 知 文 馨 住 在
堂 並 茹 素
後,十分震驚,深怕她就此不結婚,
因此不斷來信催促,要文馨回去幫忙
漁港的工作。與佛結緣的文馨深知漁
村之家殺業深重,若是回去幫忙,往
後定無法改業。就在進退兩難時,家
人彷彿知道她的心事,遂又來信說明
並撂下重話──母親病重,接信後馬
上回家,否則就是不孝。
為 了 平 息 漁 村 人 家 對 一 貫 道 的
批評與是非,文馨不得已背著行李回
到塭港的家鄉。望著家鄉的海,空氣
中瀰漫著魚腥、混濁的味道,沙灘上
親戚們正將活蹦亂跳的魚兒放進簍子
裡。看到這一幕的文馨內心不禁一陣
難過,為何自己生為漁家女?她多想
pg_0003
29
2011年10月
跟親戚們說:「把魚兒放生吧!」當
她正要開口時,突然聽到親戚喊著:
「 哇 ! 吃 菜仔 回 來 了 , 該為 你 慶 祝
耶。我問你,蚵應該可以吃吧?因為
蚵是吃水的啊!」沒有等文馨回答,
一陣嘻笑聲充塞整個沙灘。接著他們
一個個嘲笑著離開現場,留下隻身的
文馨默默望著海浪;大概是海風吹襲
的原故,文馨感到眼眶紅了。
回家後,文馨埋首苦幹地工作,
面對活生生的魚兒,只能偷偷背著家
人放生。遇到母親與親戚批評一貫道
時,文馨總善意地分析與讚嘆修行者
的偉大,並勸親人不要造口業。日子
一天天過去,漸漸地批評聲浪越來越
小,而文馨下廚炒的素菜,家人與親
戚已樂意接受了。
這 一 天 , 文 馨 看 著 家 人 態 度 已
好轉,即真誠地跟家人表白。她說:
「 母 親 、 大哥 、 大 嫂 , 感恩 您 們 對
我這麼照顧,但我必須告訴您們,我
的命中注定要吃素、禮佛、修行。如
果您們愛我的話,就讓我選擇自己的
路;如果您們愛我的話,從今以後請
不要再毀謗、批評一貫道,好嗎?」
淚不禁掉了下來,家人,尤其母親更
是眼眶也紅了。拭去眼角的淚水,文
馨看到家人支持的眼神,內心不禁感
動莫名。
重新回到
堂,文馨內心十分高
興,彷彿
堂才是她真正的家。從此
她更加發願修行、幫辦佛事,因已取
得家人認同,所以她更能全心全意投
入道場。
所謂投入必能深入,在慈興講堂
面臨很多危機,尤其是龐大的經費令
蔡點傳師打算放棄興建講堂時,都是
文馨挺身而出,石破天驚般喝醒了所
有的同修;同修們就在這一聲當頭棒
喝下邁開腳步、勇往直前,從此全拋
一片心。
慈興講堂落成時,文馨用盡苦心
安排她的家人與親戚來與佛結緣;一
部遊覽車載著他們從嘉義塭港來到梧
棲的慈興講堂,且在當天都求得了寶
貴的大道。
正 如 文 馨 跟 她 母 親 所 說 : 「 母
親,女兒不孝,不能承歡膝下,唯一
能報答的是──大道這麼寶貴,女兒
無 論 如 何 也 要引 度 您 求 道 ,您 就 相
信女兒吧!」塭港的漁村人家出了這
樣一位清修女子,不僅村裡人津津樂
道,家人也高興地接受了,尤其母親
偶而還會自掏腰包佈施,是充滿歡喜
心的哦!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