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73期
8
抱一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
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
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
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抱一就是守住自性。明師一指,讓你自性復活,那只是入門而已。
所以求道以後的功課,就是要研究道理,馬上進入修道行列。因為
「一」就是道、就是佛,「抱一」就是守住道的本體。人有那麼多的器
官,每一個人更有不同的想法,往往不能承託、抱守住自性良心,所以
才會混亂、做惡。所以這章就是要讓我們省思:你有沒有辦法馴服你的
眼、耳、鼻、舌、身、意,讓它們抱一?讓它們守住自性良心.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今天求了道,知道「一」就是道、就是自性佛,請你
用「一」來貫你的六根。貫在眼睛,你就非禮勿視;貫在耳朵,你就非禮勿聽,所謂
「眼不見心不亂,耳不聽心不煩」。(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是相同的意思。)
人心之所以會時起波浪,就是因為有眼、耳這兩個「賊」。你心會亂想,是
從那裡來的?是由於眼睛「看」到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你會生氣、發火,會不高
興,又是從那裡來的呢?是因為「聽」到別人講話所引起的。所以請用自性佛來
貫你的眼睛,你就自然會約束自己──非禮勿視:不該看的就不看;非禮勿聽:
不該聽的是非、批評、毀謗的話,就不聽。你的心念跟器官由自性佛來主宰,所
以你能契合於天理,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抱一章」。
老子特別舉出六個事項,來提醒我們修道要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由「曲、
枉、窪、弊」欲達到「全、直、盈、新」,是要靠處柔守弱、謙卑退讓的功夫;其
謙下的方法則是:「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
」
Sutra Field
經 典 篇
陳德陽前人 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 整理
德
經
道
白話淺釋
34
(接上期)
pg_0002
9
2011年9月
曲則全。
.
曲:
委曲,勉強遷就,志不得伸,忍辱委曲。
.
全:
不自見其名則全。
修道要在委曲中才能修成。世人都追求表面上的得意──愛面子、愛身份、
愛地位;這些表面的得意,往往只會架空自己,反而弄巧成拙。就像某些愛慕虛
榮的人,他們的內心其實很空虛,只好每天去百貨公司逛街購物、去美容院美髮
保養;今天做這樣的髮型,明天換那樣的造型,後天再做其它改變,變來變去;
今天穿這件新衣,明天換那件新衣,沒完沒了──只因為內心一無所有,所以他
們必須借外表來平衡。人如果失去了內在的實質,私慾就已開始橫流。相反的,
修道凡事「曲居其晦」,都是向內求的,我們只求內聖、求實相。
「自謙」才能有始有終,「曲身」才能全道。為了道的圓融,你都能虛心,
不自私自利。在歷史上,舜帝的大孝,是委曲自己,配合他的爸爸、媽媽和弟
弟,結果成就大孝、至孝,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歷史上其他的例子,如:令
人敬佩的忠臣岳飛和文天祥,他們雖然被冤枉,但仍能含和忍辱,所以他們成就
大忠,千古留名。
又如《論語》裡的孝子閔子騫,是孔子的十大弟子之一;他也是古代二十四
孝故事典範之一。閔子騫早年喪母,父又娶後母,生二子(二位弟弟)。那時北
方冬天天氣很冷,縫製的棉襖裡面要塞棉花才能保暖。後母因為自私,為兩個親
生兒子所做的衣服,塞滿棉花以保暖;因為閔子騫是前妻所生的孩子,受到歧
視,所以後母幫他縫的棉襖裡面竟然塞滿了蘆花(蓬鬆而不保暖)。
有一天,閔子騫出門幫他爸爸拉馬車的時候,發抖到連馬韁都拉不住了。
他爸爸很生氣說道:「你穿了棉襖怎麼還一直發抖呢?」結果拿馬鞭抽打他。糟
糕!這一抽,衣服的布被抽破了,露出來的竟是蘆花。哇!原來後母這麼殘忍,
親生兒子就穿塞滿棉花的暖和衣裳,前妻的孩子所穿的衣服就只塞蘆花。閔子
騫的父親大怒,要逐出後母;閔子騫跪下求父親說:「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
寒。」後母聞之深感慚愧,並隨即悔改前非;閔子騫的忍辱大孝留下孝順典範。
所以修道要能曲能伸、忍辱含和、委曲求全,因曲盡其誠,故德全也。岳飛、文天
pg_0003
基礎雜誌273期
10
Sutra Field
經 典 篇
祥守辱成大忠,舜和閔子騫委屈求全成大孝,故忍辱委曲才能身列聖賢。
枉則直。
.
枉:
屈己從人。
.
直:
伸。
在人間行修道的路,須要受盡千辛萬苦,沒有這樣的苦,累世以來的業力苦
根是消不掉的。昔時大德者的修道歷程正是如此,例如:邱長春祖師大餓七十二
回,小餓無數回。是在修什麼?修苦行,一直在受苦。我們看出家人過了中午就
不吃飯(過午不食),餓著肚子、一直餓,他們不重享受,就是讓他這樣餓,才
能了苦根。
現在的白陽修道士,若要了苦根,就得做「無畏施」。別人最不喜歡做的,
如:洗廁所、擦地板、洗拖鞋……,做這些最卑微的工作,才能了累世的苦根,
改變命運。所以能夠忍受冤枉的人,雖然一時遭到橫逆,但最後必有理直、撥雲
見日的一天。例如文王囚於羑里七載,終成周代之大業;又如岳飛之精忠,枉受
奸人陷害,但最後成神了,冤屈也得到伸張。
窪則盈。
.
窪:
水坑,地之最下者。
.
盈:
道德的充實。
修道要守住低位才能夠充盈,因為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凡事低調,
越處下才可能越高,因為虛其心才能實其腹。進來
堂的時候,拿一個空的桶進
來,你可以裝很多回去;如果你的這個桶已經裝滿後才進來,就再也裝不下,帶
不走什麼東西的。虛其心,把自己空掉,把你幾十年來在道場中的才華全部忘光
光;拿著筆將講師所講的道理隨堂筆記;將前賢足以供我們學習的修道心得,虛
心受教,用來充實自我之道德!江海最為低下,故萬脈之水都流到江海。聖人之
心,至虛至下,才能眾德交歸,故曰「窪則盈」。
弊則新。
.
弊:
在此做「舊」講,指去掉自我光鮮華麗的外表。
能捨華麗,安於平淡的生活,就能「新」。真理常新──洗心革面、改過自
pg_0004
11
2011年9月
新、重新出發、重新做人,心即可輕安、自在。有如刷洗過的房子那樣煥然一新,
既乾淨又舒適。「弊」也可說是:發現不好的,就馬上去除掉。故自弊則新。
少則得。
.
少:
去掉聲色之慾和一切外在智巧。
在人間很可怕,因為人間充滿了聲色犬馬、光怪陸離,誘惑人的機會太多;
所以對一切聲色之慾和外在智巧,愈能減少的人,才越能保全本真。
多則惑。
.
惑:
令人迷惑困擾之意。
世人多知多見,毛病也多;「多」就讓人迷惑了。修道要修到空的境界,
修到你能夠達到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繞我心。有些人一到百貨公司就被漂亮的
衣服粘住了;看到人家的衣服那麼漂亮,我穿的是什麼衣服!看到人家的床那麼
美、那麼的柔軟,我們家的是什麼床!因為被粘住了,出來以後滿臉的哀怨和生
氣。但是「煩惱即菩提」,馬上發露自性:家裡不需要的衣服、不需要的床、不
需要的日用品,都擺在這裡(百貨公司),因為我無心於萬物,我已經在塵離
塵,已經超越了物質的境界。
少則得,多則惑;求道以後二套衣服,隨便一穿,就可出門。多則惑,多就
讓人迷惑了;為什麼一個人要出門很難.在鏡子前穿上這一件,照一照、轉一轉,
又換一件;又照一照,再轉一轉,又換掉。我不知道要穿那一件衣服,因為衣服
太多了,穿這件也不對,換那件也不好。同樣的,鞋子也太多了,要穿高跟鞋,
或穿馬靴?黑色的、紅色的、白色的,換來換去,半個鐘頭出不了門。這都是因
為多則惑,使人只求外表的得意,不求內德的充實。
聖人捨其多而抱一,所以才甘居曲、枉、窪、弊、少之謙卑地位而無怨;因
不與人作無謂之爭,同時戒多而取少,故可自得,無憂無惑。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