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見真 (下)

一時強弱在於力,千秋勝負在於「理」。唯有「真理」,歷經歲月洗禮而流傳千秋萬代!

世上某些人只看到事物的表層,便以為洞悉事物的「真」相,或一知半解,強不知以為「知」,這在求「知」態度上欠缺真誠,所以犯了妄謬的病。求「知」過程中要能做到心智上的真誠,誠實的檢視自己,以求自我改進。再說病從淺中醫,對症下藥,藥之為藥,總是求其有效而不生副作用的中正平和,倘若缺乏「誠」,那麼,所謂「仁義」都會變味。別小看這一個「誠」字,它是牽一髮而動全局的關鍵所在。只要達到了這個「誠」字,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守「仁」來施行恩惠,行「義」來建立條理的行「仁」仗「義」。「仁義」二字是儒家的主張,用來衡量一個人的標準,道德亦正是通過人的行為表現出來的。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歸結到道德問題上,它對家庭、對社會,都起了巨大的維繫和調節作用。道場上看待道親,以「真」換「真」,以「誠」換「誠」;處人不可憑「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憑「己」見,要悉事之「理」。待人接物必盡去虛偽,理應細心觀察,為的是理解;當努力的理解,為的是行動,不臨瀰泉焉知沒溺之患?

親履艱難者知下情,備經險易握達物偽。由於人們把手段當作目的,就會跟自己和別人都發生矛盾,而且在這種情況之下,蠻幹一通,彼此會出亂子。意指道理不能混雜,混雜就頭緒多,頭緒多,就會出亂子,一出亂子,必然引起憂患。我們有時像瞎子,明明是自己過錯,偏偏推卸到別人身上,這種作法是缺乏洞察力的表現。「錯」確切有許多盲點,失去了洞察力,看不清任何事物的本質,渾渾噩噩容易衍生禍患。蓋以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牽涉到利害、大小、輕重、緩急……的性質,於是需要事事權衡,有權衡則可沉著遠「禍」;無權衡則「禍」患沈重。權衡的標準是利則保其大,害則保其輕。老子曰:「禍福倚伏,謀於未兆,或者治之於其未亂。」在錯誤還未嚴重時,加予糾正,凡三心兩意對待人與事,都是虛偽,人為就是「偽」。瞭解自我,洞察自我,俾令我們的智慧之眼、心靈的窗戶看到「真我」。「注意自己,把目光從周圍收回來,回到自己的內心」。請多往光明層面看,心靈也是如此,本身心靈要是不「美」,它就看不見「美」。

雁行自有領頭雁,主宰者必是以「德」為「本」,十良駒不及一「伯樂」;主動栽培後學,主動擔當天下道義;具有駱駝精神,心地就是個容器,有多大的心地,就有多大的度量和德行,能夠擺脫小「我」的局限,自強不息,成健進取。把主體道德觀念落實到行動上,以內「德」外施於人,作用在於協調人際關係,要求我們:克己復禮,剛毅忠言,立人達人。把道德的價值模式和目標指向歸結為重「義」貴「和」。「義」是我中華民族品德思想之一,而德最大特點的是一個「和」字。

審時度勢,善於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正權衡就是端正、衡量一切事物,是非的準則,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權:量物輕重的秤錘。衡:稱物的器具,類似天秤。人,沒有什麼行動,可以不與衡量事物的準則同在,而受其牽制、約束。秤物的平衡如果調整、調制得有偏差,那麼「重」物懸掛上去,還是仰起來,因此,人們會誤以為所懸掛的重物「輕」;「輕」物懸掛上去,還是低下來,因此,人們誤以為懸掛的輕物「重」,形成人們對輕重迷惑而辨別不出原因。衡量事物的準則如果出現偏差,「禍」患就寄寓在「欲」求中,而人不能察覺還以為是「福」。「福」寄寓在主觀所厭「惡」的事物中,人不能辨別、認識,反以為是「禍」,這又是人們對「福」與「禍」迷惑不清的原因,也可說:為什麼團體會分化而不圓融的關鍵即在此。人的全部行動,都必定離不開甄別「欲」、「惡」衡量事物的準則,因此拿捏要有分寸,倘若準則本身不正確,無論是「取」還是「棄」,就都不可能是正確了。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準則呢?儒學大師認為:「道者,古今之正權也!」如果,將「道」理解為事物的客觀規律;如果,將「道」理解人類社會的道德原則;檢驗、判斷一切認知和實踐活動的標準,想必大家會肯定又認同正權衡的永恆指導意義了!

任何事情,都要講求適中,如果一件事物任其發展,而不加任何規範,恐怕好事也會產生壞結果,以適當的標準,控制事態的發展是處理事務不可缺少的調劑;本分即定位,本分在那裡就要履行義務,大是大非當前應該先保「原則」:一、不違背客觀存在的「原」理。二、不違背社會與人際關係的準「則」。此是賴以生存的根本需要,小到個人生活,大至家庭、道場,都必須有「原則」,讓原則在各種事物上體現,原則一旦確定,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擅自更改、破壞。因為事關是、非標準,所以尤其應該慎重。君子應有「四絕」:一、毋意:沒有主觀感覺的猜疑。二、毋必:沒有必定實現的期望。三、毋固:沒有堅持己見的固執。四、毋我:沒有自我私心的膨脹。俱「無」先「己」之「私」而後天下之「累」,得之不「喜」,失之「安悲」?君子應明瞭自然發展之規律,當必不會違背自然的規律去與人爭奪。自己喜愛的東西,別人一定喜愛;自己不願意見到的狀況,也不會丟給別人,更何況跟人爭奪呢?君子一旦與人「爭」,本身便進入了凡夫俗子之列。爭個道名、道權,何苦來哉?我們是求「真」,不求「名」的啊!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讓別人掀開面具是失敗者,只有自己掀開自己面具才是勝利者;且拋棄形色化,這些被「人」利用的外殼,而恢復人們天性自然的孝、慈,看看:桃李皆誇好,垂柳相映趣。「道」更在說明事物在對待關係中互相補充、互相發揮,讓固有道德重現世上,讓天地之間充滿浩然正氣,挽救三曹眾生回到理天,返本還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