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NO.380 2020.8
			
			
				從退伍到現在,已經過了半年,
			
			
				回想這半年實如夢亦如幻,若非 天
			
			
				恩師德,便無今日之我。退伍後,原
			
			
				本想去印度壯遊一番,誰知因緣際會,
			
			
				在跨年的仁德活動中,永成大哥請我
			
			
				去找洪點傳師,隨駕點傳師至越南學
			
			
				習;他請後學一月就過去,後學還推
			
			
				辭了一下,說是錢的問題,其實是時
			
			
				間太緊迫,不想這麼趕,想在家研讀
			
			
				《金剛經》。沒想到黃點傳師力薦,
			
			
				還要幫後學出機票錢,不得已下竟動
			
			
				身越南,再加上後來的疫情,以及永
			
			
				成大哥耕耘日久,遂成此行之來由,
			
			
				這也是當時始料未及。
			
			
				如今提筆記述,只為自身成長,
			
			
				留下足跡,倘若未來不幸再度迷航,
			
			
				望於此,自性重光。
			
			
				當初去越南,後學其實頗為自信,
			
			
				因為在歷經當兵的洗禮後,自認已有
			
			
				修行底氣,原本的目的是學習點傳師
			
			
				的開荒精神;當時不知為何,很篤定
			
			
				自己以後會去開荒,所以一心想學習
			
			
				點傳師的做法。但是來到越南後,後
			
			
				學才發現自己實在太貢高我慢,不知
			
			
				天高地厚,如今看來真的感謝上天磨
			
			
				練後學,如果一直待在舒適圈內,後
			
			
				果實不堪設想。
			
			
				◎
			
			
				文
			
			
				樂成
			
			
				圖
			
			
				謝弘博
			
			
				始得安南道遊記之一
			
		
		
			
		 
		
			
				27
			
			
				基礎 e 誌  
			
			
				綜觀後學在當兵所行修行之法,
			
			
				是為「入流」,佛經上稱「須陀洹」
			
			
				(
			
			
				註
			
			
				 1
			
			
				),是往阿羅漢境界邁進的第
			
			
				一步。因當時環境險惡,人心浮動,
			
			
				故需離相生心,不入當時之色聲香味
			
			
				觸法而心神不定。故後學在當兵煉心,
			
			
				是為遠離當時軍隊內的煩惱塵勞,只
			
			
				為自身解脫痛苦而修,而不太花心神
			
			
				去在乎別人的煩躁、別人的情緒,只
			
			
				專注在自己的情緒上。也因此後學在
			
			
				當時可謂只求自身解脫,不顧旁人身
			
			
				處苦海而不自知。到最後,幾乎進入
			
			
				了執守頑空的境地。
			
			
				後學當時可謂有點走火入魔,執
			
			
				著在內心的清靜之中,忽視身邊應該
			
			
				要做的日常事務,未去幫忙周圍的人。
			
			
				在與點傳師的碰撞中,後學在越南兩
			
			
				度想放棄修行。一次是躺在河內
			
			
				堂
			
			
				宿舍的床上,另一次,後學就坐在回
			
			
				台灣的機場,心中煩躁,一面念經,
			
			
				心中只有一個想法:「我到底哪裡錯
			
			
				了?自己從當兵以來奉行的修行方
			
			
				式,以及對於經上前人的教誨的理解,
			
			
				到底錯在哪裡?為何要無端遭受指責
			
			
				和批評?」
			
			
				後學慢慢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執
			
			
				著是如此地深,貢高我慢,隨著自己
			
			
				能夠靜下來,體悟越來越多,成了一
			
			
				個增上慢(
			
			
				註
			
			
				 2
			
			
				)之人而不自知。
			
			
				在大家分享的時候,覺得別人說
			
			
				的我都能了解,根本沒什麼了不起,
			
			
				進而看不起別人的意見,認為人人皆
			
			
				不如我,也因而看不見別人的優點,
			
			
				無法從不同的觀點互相學習,自以為
			
			
				是。感謝洪點傳師用苛責和直言,與
			
			
				後學內心高傲的自我、堅固的執著碰
			
			
				撞,讓後學慢慢地看見原來自己的修
			
			
				行是如此脆弱,簡簡單單幾句話就破
			
			
				功,也發現自己的覺性還不夠強,還
			
			
				需要更多的磨練跟自覺。
			
			
				以後學當時的想法,與生死無關
			
			
				之事何必在乎?身邊的事物、禮節等
			
			
				等,後學都不掛在心上,隨便應付;
			
			
				如此行徑,自然經歷了點傳師和身邊
			
			
				▲
			
			
				一趟原本未預期到的行程,帶來自身成
			
			
				長之省思。
			
		
		
			
		 
		
			
				28
			
			
				NO.380 2020.8
			
			
				的人不斷洗禮,從生活大小事開始被
			
			
				檢討,起床不摺棉被就是其中一個例
			
			
				子。點傳師常說:「開悟的人,自然
			
			
				會有優美的行為展現。」這句話震驚
			
			
				了後學,才自己慢慢發現,原來自己
			
			
				走錯了方向。
			
			
				那麼為什麼會有美麗的行為展現
			
			
				呢?後學自己得到的答案有二:
			
			
				其一,天下萬物皆有佛性,不論
			
			
				有情無情,應當一視同仁地感恩、敬
			
			
				愛他們,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
			
			
				自然,感恩我們無時無刻呼吸著的「空
			
			
				氣」、時常要補充的「水」、腳下踩
			
			
				踏著的磁磚;也感恩自己,讓我得以
			
			
				血肉之軀住世修行;感恩習氣,感恩
			
			
				業力,砥礪自身精進修持。
			
			
				其二,修行之人不僅自修身,更
			
			
				要普化眾生,若自身行為不能體現出
			
			
				道,如何以德服人?更別妄談什麼度
			
			
				化眾生了!因此摺棉被不僅是自身道
			
			
				的體現,也能藉此諸多自然端正的行
			
			
				為,無形之中影響他人。
			
			
				因此後學慢慢發現,在當兵時,
			
			
				上天給後學的功課是明體,在越南要
			
			
				學習的是達用。藉由自律,反觀自照,
			
			
				是為內觀。加上妙觀察智,外見一切
			
			
				應當所做的事,不論是洗碗、排碗筷
			
			
				等小事,用心發現該做的事,就義無
			
			
				反顧地做,把事情做圓融,是為外觀。
			
			
				另一件後學印象深刻的事情,
			
			
				是後學與另一位學長一起負責紅包送
			
			
				禮,但是陰錯陽差下,意外將整個包
			
			
				包遺留在一位道親家裡,沒有帶上車。
			
			
				這件事雖然點傳師當時並未怪責,
			
			
				但是讓後學領悟了一件事,為什麼自
			
			
				己會忘記帶呢?因為後學其實心底認
			
			
				為,這是別人的事,不是自己的事,
			
			
				心中有你我之別。但是既然佛性平等,
			
			
				眾生皆是佛,何來有你我之別呢?我
			
			
				們與諸佛無異,與 老
			
			
				無異,所以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事情,世上
			
			
				所有過錯皆是我的錯;把別人的痛苦
			
			
				感同身受,視為我的痛苦,每一個我
			
			
				都是我,此謂無我,是為大我,亦為
			
			
				大同。
			
			
				故在一個團體裡,甚至社團或職
			
			
				場中,雖然各有各的職責,但一個真
			
			
				正的修行人,應當所有的事情不分你
			
			
				我。同事出錯遭到責罵,我們應當懺
			
			
				悔自己沒有發現這個問題;下一次除
			
			
				了自己的工作外,還能為同事或這個
			
			
				自己所在的地方貢獻什麼?再多注意
			
			
				什麼?付出更多價值,讓這個地方的
			
			
				人們更好。有我所在的地方,就是人
			
			
				間淨土,就是道場,就是兜率天彌勒
			
		
		
			
		 
		
			
				29
			
			
				基礎 e 誌  
			
			
				內院。有了這個體會,後學更能明白
			
			
				為何當年老前人看著新聞會感嘆自己
			
			
				未及救度更多的人,因為老前人具菩
			
			
				薩之心,有視眾生如己的一顆心。
			
			
				此外,後學想談一談為何越南人
			
			
				改變快?後學在一月的時候,到處訪
			
			
				問每位越南人的故事,當地的翻譯學
			
			
				長也耐心地跟後學解說。後學總結發
			
			
				現,越南人改變快的原因是「因為苦
			
			
				難」,不論是環境苦,或是業力重,
			
			
				醫生或是當地廟宇皆無法化解,許多
			
			
				當地道親皆是如此。如此一來,「道」
			
			
				就成了及時雨,也是他們不得不抓住
			
			
				的一根稻草,發大懺悔心,發愿,消
			
			
				業快速,改變也快速,信心自然非同
			
			
				小可。
			
			
				那麼台灣的人做得到嗎?以後學
			
			
				淺見,是可以的,只不過我們面臨的
			
			
				痛苦並不如越南,我們的生活安逸,
			
			
				固然有許多唸書或工作上的壓力,但
			
			
				是有一個關鍵差別──不危及生死!
			
			
				所以我們的動力不足,再加上現代科
			
			
				技讓我們能快速藉由許多
			
			
				 APP
			
			
				 滿足
			
			
				慾望、獲取快樂,例如:看劇、看
			
			
				youtuber
			
			
				 直播⋯⋯,活在另一個人的
			
			
				人生中,經歷瘋狂的冒險、至死不渝
			
			
				的愛情、生死關頭的抉擇。彷彿我們
			
			
				看了之後,就能忘卻職場的不如意、
			
			
				現實的人情冷暖、家庭的支離破碎。
			
			
				古代人修行沒有這些工具媒體的干
			
			
				擾,這也是現代人必須面臨的課題。
			
			
				而最近的疫情更是一個警鐘,警
			
			
				醒著世人一個大家都忘記的事實──
			
			
				人,是會死的!世人啊!苦海浮游,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何不體取無生,
			
			
				了此無常迅速?
			
			
				註
			
			
				 1
			
			
				:舊譯入流,至流,逆流,溝港
			
			
				等。新譯預流。聲聞四果中初
			
			
				果之名也。入流者,初入聖道之
			
			
				義;逆流者,違背於生死之流
			
			
				也。斷三界之見惑,即得此果。
			
			
				註
			
			
				 2
			
			
				: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也。
			
			
				如未得聖道,謂為已得是也。
			
			
				七慢之一。
			
			
				▲
			
			
				當地有些區域尚未非常現代化,但相對
			
			
				較苦的環境卻可能帶來轉變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