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 310 期
18
編按:本篇為 8 月 24 日,「瑞周天惠單
位德國道德經讀書會」中,黃成德
點傳師對大家的報告,當天有德
國、美國及台灣的道親,約 10 位
參加。由目前正在美國攻讀「慈善
學博士學位」的何
涵學長,所做
的記錄,與大家分享。
《道德經 • 不盈章第四》經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
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
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
之先。
真如曉鈺(德國道親)所說,《道
德經》讀到第四章,看起來比較不好
懂,但其實這章也很有意思,從這章開
始,老子已經要講道的用途、道的作
瑞周天惠單位德國道德經讀書會提供
用,所以他用三個字:「沖、淵、湛」。
我們先來講第一句,這個「沖」
在《道德經》的解釋中,有兩個比較
常被大家所接受的解釋,一個當作「虛
空」的意思,道的本體是很虛、很空
的,但是又包含所有作用在裡面,
「體」是虛的,「用」是充滿所有一
切。另一個解釋是後學比較喜歡的,
把沖解釋成「動詞」,你可以想像我
們要沖茶、沖咖啡、沖任何東西,道
就好像一個東西,你把它一沖,一片
小小的茶葉,一沖下去,整壺的茶就
有茶的味道,整杯咖啡就有咖啡的味
道,這就是「沖而用之」。剛剛曉鈺
在講這個「或不盈」,這三個字到最
後老子都用一個疑問的否定,「或不
盈」的意思是好像是盈,又好像不盈。
pg_0002
2014 年 10 月
19
海│外│來│鴻
「道沖而用之」,好像盈滿了,但事
實上又沒有盈滿,這是一種「滿而不
盈」的狀態,你說滿了、滿了,但再
加還是可以加進去,永遠都好像沒有
滿,但事實上是沖滿了;你覺得好像
已經沒有招了,已經沒有了或結束了,
但還是有。用完了嗎?不,其實永遠
用不完。
物體有三態──固態、液態、氣
態,其實道的作用比較不像固體,固
體裝滿了就滿了(再裝,就溢出來了,
盈,就會溢出來),也不太像液體,
液體也是裝滿了就溢出來了,但氣體
就不一定了,你裝滿了再加,可以再
加,只是壓力更大而已,但氣體有一
天也是會裝滿了,滿了就爆掉了。但
是有一個東西更接近道(它不是道,
但比較接近),那就是「光」,「光」
是「或不盈」,我們在一個房間點一
盞燈亮了,整個都亮了,那可不可以
再點一盞燈?可以。再點第二盞,整
個房子的光線不會被第一盞燈光佔滿
了,而使得光線不能夠再進來了,再
進來就排斥?不會。點了一百盞燈還
是 ok 的,「光」看起來是滿了,夠滿
了,但再點一盞燈還是可以;道的用
途就像光一樣,不會互相排斥,可以
互相容納,這就是「或不盈」。「或
不盈」,其實是在講「道的用非常
大」,所以才講「大而無外,小而無
內」,它沒有一個邊界。在朱熹《中
庸章句》首章序文中講到:「
放之則
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道一展開
來,便會充滿六合,什麼是六合?就
是東西南北上下,它不是平面的,它
是立體的。卷,就是把它收起來的時
候,退藏到最密最密的地方,你根本
找不到它,所以第一個要講的是道的
作用非常大,大到沒有一個邊際。
「淵」,深淵、深遠,深不可測
的意思,道深不可測,似萬物之宗,
道好像是萬物的祖宗、萬物的源頭;
其實,「道就是萬物的源頭」,為什
麼講好像是,不講得很肯定?肯定就
會有一些不圓滿的地方,所以老子講
話很含蓄。「淵」,是講道的作用是
非常非常深,你現在了解的道是這個
樣子,過一段時間,你又更深入地去
體會:原來我以前體悟得還不夠,還
有更深的含意。所以它是一層一層地
深入,在《法華經》裡面講說:「
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
」,但是如果得到「智慧門」,就
可以去了解諸佛的智慧,但是那個智
慧門,難解難入。我們今天這個道很
殊勝,就在你求道那天,就把我們的
pg_0003
基礎雜誌 310 期
20
「智慧門」打開了,只要我們從這邊
不斷地去用功,我們就可以了解道是
什麼。所以在這個最深、最根源的地
方,就是萬物之宗,萬物的根源就是
這個,沒有比這個更前面的了,那個
才叫根源,如果有比這個東西更前面
的,那這個東西就不叫根源。大家還
記得《道德經 • 觀玅章第一》講:「
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天地
之始、萬物之母」和「萬物之宗」,
其實意思是很接近的。都是在講道是
一切萬物的源頭,我們只要掌握這個
源頭,就可以去體會道。
用「沖」和「淵」形容道之後,
接下去,講「沖」和「淵」對我們的
生命有什麼用處呢?一個修道的人會
用的功夫是什麼?挫其銳才可以解其
紛,這兩句要一起講,一個修道的人
會把自己銳利的部分去除掉,不會留
著銳利的部分,「沖」也不銳利、「淵」
也不銳利。但每個固體都有銳利處,
就連一個圓球還是銳利,還是會打傷
人,相較之下,液體比較沒有銳利,
光和氣體又更不銳利。從這裡我們可
以體悟,原來我們要學習道,要先去
除自己的銳利。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
人的銳利之處,有些人是口才很好,
口才很銳利;有些人是腦袋很好,有
的人是錢很多,有的人是地位很高、
權力很高,這些都是他的「銳利」。
如果用這些「銳利」去解決生命的問
題,有時候會越解越紛亂。常有人覺
得自己很聰明,在講了第一個謊話之
後,發現不對,再講第二個謊話來圓
謊,接二連三,弄到不可以收拾,這
就是用自己的銳利要來解決問題,卻
越弄越糟。其實,挫其銳,就是不用
「銳」去解決問題,要用「道」,才
沒有副作用;如果只是用自己的聰明
才幹解決問題,常會產生許多副作用,
所以老子教我們要解決人生的問題,
必須挫其銳才能解其紛。所以《莊子 •
內篇 • 養生主第三》講「庖丁解牛」
(註)
的故事,其實牛就好比複雜的
人世間,你要解決人世間的問題,你
拿著一把刀去砍,砍到最後,刀也受
傷了,牛也受傷了。莊子講了一句話
後學很喜歡:「
以無厚入有間
」,解
牛看起來好像沒有空間,但其實是有
空間;同樣的道理,這人世間很複雜,
有時你覺得這個事情無解了,但其實
都還有解,要用顯微鏡去看,要用你
的智慧去找,找到那個空間才能解決。
「無厚」就是不銳利,一個人越厚就
越銳利,砍你就砍到頭破血流,但事
實上自己也會受傷。所以明朝憨山大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pg_0004
2014 年 10 月
21
師的〈醒世歌〉裡講過一句話:「從
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
從來最好、最堅硬的弓箭,拉到最後,
弦會先斷掉;非常銳利的刀,最銳利
的地方是刀口,刀口受傷了,刀背還
不會受傷。不銳利的反而不會受傷,
越銳利的則越會受傷。從這裡可以明
白,原來我們要學道的「沖」和「淵」,
最先要挫其銳以解其紛,如此就可以
把人世間紛擾煩惱的問題解決。其實
《道德經》的道理很有用,明白箇中
道理,能夠把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增加我們很多智慧,解決很多沒
有必要的問題。
有一句成語「和光同塵」,就是
「和其光、同其塵」的意思,我們今
天要跟道一樣,我們就要學「光」;
大家都有光,大家的光都合起來,不
就更光亮了嗎?後學上次不知道有沒
有跟大家講:一個得道的人,就像點
了一根蠟燭,蠟燭要在黑暗的地方才
會發生作用,但是你一根蠟燭可能不
夠亮,如果集合大家的蠟燭,集合所
有小小的燭光,就會變成一個大光。
一個修行的人其實是要找到伴,一起
攜手共進,我們今天很感恩,我們現
在在台灣有學長、美國也有、德國也
有,我們三頭連線,我們把大家的光
一起合起來;你們把你們的智慧分享
給後學,後學把自己的體悟分享給大
家,大家在光裡面共同來融和、和諧,
則有相加相乘的作用。但是不能只有
和其光,就討厭塵,這樣也不對,道
很可愛,它要你和其光,也要你同其
塵。我們每個人修行都還有有塵埃的
地方,我們都還有不足、不圓滿的地
方,我們要一起在道場修得更圓滿、
更精進。和光是目的、同塵是手段,
不能說我只和其光而不同其塵,這個
就不圓滿。但也不能只有同其塵,同
塵並不是同流合汙,同塵如果變成同
流合汙,那光就不見了,我們的目標
是光,不是塵。可以同塵,但塵不可
以是目標,所以「和光同塵」是菩薩
修行最基本的要求,因為菩薩知道要
入世度化眾生。雖然這個紅塵是很混
濁的,但是菩薩不會搖頭,祂也不會
吝嗇來這個地方布施度眾。
大家如果研究〈十牛圖〉,就
會很感動,〈十牛圖〉是一位宋朝出
家師父畫了十幅圖來形容一個修行人
要經過的歷程,從「尋牛」開始,尋
牛不一定找得到牛,要修行不一定找
得到路,這是很大的問題。所以尋牛
之後可能是「見跡」,見跡就是遇見
了佛的經典,這都只是蹤跡,都是牛
海│外│來│鴻
pg_0005
基礎雜誌 310 期
22
的腳印而已,讀破千經萬典,其實只
是看到牛的蹤跡而已。第三步是「見
牛」,見牛不是看到整隻牛,可能只
是牛的角,或只先看到牛的尾巴,並
不是牛的全部,看到不一定得到。第
四步才是「得牛」,我們得到明師一
指點,我們其實沒有經過「尋牛、見
跡、見牛」的階段;我們都「得牛」了,
但是「得牛」不一定能用,如果是隻
野牛,你可能騎不上去,沒辦法叫牠
拖車、耕田。所以第五步是「牧牛」,
就是修道;接下來修修修,還會經歷
「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
等步驟,這段很長,我們以後再說。
最後第九步是「達本還原」,已經到
達道的源頭了,這樣就結束了嗎?但
〈十牛圖〉最後一張是「入廛垂手」,
廛是「紅塵」的意思,也就是指,已
經達本還原了,已經是個大菩薩了,
還是要回到紅塵來,把手垂下來度化
眾生。
和光同塵是一個修行人最高的境
界,道是和光也同塵。《道德經 • 襲
明章第二十七》講:「
故善人者,不
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資
是「資本和資源」,如果沒有不善的
人,這個善的人也不能當菩薩。所以
我們今天要體會我們在修行,我們不
捨一人,每個人都是我們的好同修,
可以度化他。所以從「沖」和「淵」
可以找到修行入手的功夫,就是挫其
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持之
以恆,我們就能夠到達另一個境界,
就是「湛」;「湛」就是非常的清澈,
好像可以看到底,但是老子講「似若
存」,你說都沒有東西,他說不對喔,
這裡面有東西。道是看不到、摸不到,
但有沒有?有。所以真空妙有、妙有
真空,湛兮似若存,這好像有,又好
像沒有,你就體會「真空妙有」,真
空不是真正的空,妙有不是真正的有,
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我們
不斷修行,修行到最後,就是在不斷
地「有無相生」,真空妙有就是那樣
的境界,是離苦得樂的狀態,你永遠
都是喜悅的。在這個生命當中,生死
其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得失不是那
麼重要,你會在那種似有非無的境界
去體會。
老子很俏皮,接下去他說:「
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其實,他要
說:「道」,是大家的老爸,因為老
子不知「道」是誰的兒子(不是任何
人的兒子,那他就是大家的老爸了)。
他說如果你說「道」是上帝,那我告
訴你,不是,「道」是上帝前面那一
Writing Gathering Field
文 薈 篇
pg_0006
2014 年 10 月
23
個(帝之先)。但辯論時,有時也會
問:「道」生萬物,那「誰」生「道」?
這是標準的耍嘴皮子。所以老子說「象
帝之先」,是好像是上帝之先,又好
像不是。老子其實想要跟我們講,不
要在這邊耍嘴皮子,道貴「實踐」,
只有不斷修道,不斷體悟「道」,你
才知道祂不是誰的兒子,祂就是老爸,
你才知道祂是一切萬物之本,如果你
一直研究「道」究竟是誰生的,這就
落入思維對待。所以《六祖壇經 • 機
緣品》中有段:「
經云:『諸大聲聞
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
智。』……
」六祖的弟子問說:為什
麼證到阿羅漢的聲聞乘,乃至諸大菩
薩都無法了解佛的智慧?六祖回答:
因為「思量」,患在思量。六祖還說:
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
也。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六
祖壇經 • 機緣品》
意思是說,就算諸
三乘之人(聲聞、緣覺、菩薩),用
盡他們的聰明才智去推敲、去思考、
去推理,「轉加懸遠」,會離佛智越
來越遠。道不是要我們把《道德經》
念得滾瓜爛熟,然後我們就知道了,
這樣知道的,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
道是你真的去修,真的去實踐,那個
東西在你生命當中出現了,你要講也
講不出來,但是你就活在道裡面。所
以,老子後面講這兩句話是很俏皮的,
其實老子就是要我們放下在語言文字
中去追尋「道」。
註:《莊子 • 內篇 • 養生主第三》:庖
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
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
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
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
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
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
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
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
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
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
厚,以.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
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
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
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
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
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
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
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海│外│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