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16
基礎雜誌270期
16
◎
蘇俊源講師
易
經
簡單的生活
(三)
(接上期)
Sutra Field
經 典 篇
03兩儀
兄弟姊妹雖分居四方,卻是同出一對父母;
左右兩手雖各司其能,卻是同出一個身體;
讚人罵人雖感受不同,卻是同出一個嘴巴;
成功失敗雖境遇有別,卻是同出一個人生。
兩儀指陰陽的對待,也指人生幸福與悲慘生活的不同感受。雖然我們都想
過著幸福圓滿的生活,但自私與分別讓我們與此境地無緣,爭鬥殘害由此而起,
能以包容與感恩的心境,認同我們所共同依存的同一世界,雖各有不同見解,如
能大家相處,能夠相互尊重、包容,並付出愛心,將獲得更美滿的人生。「兩
儀」是來自同一個太極,讓我們意會到,罵人與讚人同出一口,推人與拉人同出
一手,成功與失敗同出一人,雖然起點一樣,但是結果不同,如此天淵之別的現
象,能不小心嗎?
有詩曰:
陰陽兩儀太極來 對立名相從此開
同出一源莫疑猜 四象八卦所倚賴
據說從前在某一個鄉下,住著一位慈祥的母親,生了兩個兒子,丈夫在孩
子很小時就去世了,整個生活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的肩上,雖然辛苦,但家庭
也過得很平順。等到小孩長大成人,母親輔導他們做生意,大哥孝祥在街頭賣雨
pg_0002
醍
∣
醐
∣
法
∣
水
17
2 0 1 1 年 6 月
傘,小弟孝順推車到各地叫賣冰品。平時母親很關心兩個兒子的生意,心中總是
牽掛不已。久而久之,臉上蒙上一層憂愁,天天哀聲嘆氣。每逢下雨天,賣冰品
的小兒子生意較差,母親很為他擔心;等到陽光普照的大熱天,賣雨傘的兒子生
意不好,母親又為賣雨傘的大兒子操心,難怪天天愁眉苦臉。這件事情看在隔壁
王太太的眼裡,很怕老太太煩出病來。有一天,剛好在一起聊天,平時王太太也
知道這位母親對兒子的煩憂,於是趁此聊天的機會,向她勸說:「伯母,妳的兩
個兒子都長大了,也很孝順,應該可以好好過日子。不必要再為他們擔心。如
今,妳是否能轉換個心情,在天氣好時,為賣冰品的小兒子生意好高興一下;在
下雨天時,為賣雨傘的大兒子生意好高興一下呢?」老母親經這樣一提醒,覺得
很有道理,從此改變心情,天天笑容滿面,精神也好多了,一家過著非常幸福的
日子。
在平時的日子裡,無論是晴天或雨天,我們都必須面對,雖然天氣的好壞會
影響工作的情緒或生意的好壞,然而在這種無從選擇天氣的狀況下,要以何種心
情面對,正在考驗著我們,面對生活的智慧。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人生觀和經
營生命的方法,問題在於能否讓自己活出幸福、活得陽光?心情的好壞,雖然是
出自於自己的內心,但大多是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因而人類的心情就在這種情
況之下,被牽著鼻子走,雖不願意,但也無可奈何。我們都想過著自由自在的生
活,但自己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束縛了,這到底是我們對煩惱痛苦的來臨,沒有先
見之明或失去察覺的功能呢?還是甘願以苦行僧的想法來承受呢?其實從平靜的
心情,到產生喜怒哀樂的過程,似乎每個人都應該深入探討,從中理出頭緒,讓
自己活得瀟灑自在,才能在黑暗中走出一條光明大道,才不致於虐待自己,也是
對自己負責任的行為,這正是「兩儀」所提示的道理,值得我們參考與應用。
成功是每一個人都想得到的,失敗是每一個人所不願意的,但無論你是喜歡
或是厭惡,人的一生,成功和失敗經常在左右伴隨著,有時想要卻要不到,有時
想甩卻也甩不掉,於是痛苦、煩惱、憂鬱從此和我們結下不解之緣,讓人嚐受到
pg_0003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苦味。然而成功與失敗,它們的分野又在哪裡呢?
如果不仔細觀察其中的變化,事實上也很難說得清楚,有些人帶著憂愁的心情接
受別人高聲歡呼,這是否算成功呢?有些人帶著感恩的心情接受他人無情的指
責,這是否又算失敗呢?當成功的背後,有著太多的包袱,蘊藏許多不為人知的
辛酸或危機時,雖然可以風光一時,不能持久的成功,總會給自己帶來沒落與失
望。倒不如看清人情事故,為自己而活,無論是成功或是失敗,都是自己要學習
面對的功課。多給自己一些掌聲,成功時給讚歎的掌聲,失敗時給鼓勵的掌聲,
讓自己永遠活在快樂、幸福、美滿的氣氛中。這是「兩儀」提醒我們,不要忘了
來自「無極」與「太極」,沒有分別的圓滿。
當我們放眼看天下,細心觀人生時,可以發現圍繞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好
人或者是壞人。當你遇到好人時,心情油然舒爽;當你遇到壞人時,心情驟然惡
劣,這種感覺,你是否察覺到了呢?然而你認定好人與壞人的標準又在哪裡呢?
你是否發現自己所認定的壞人,他也有朋友說他是好人;而自己所謂的好人,也
有人說他是壞人呢?拋開自我的想法,可以發覺自己的評定標準,是多麼的自私
自利而愚蠢,總以為對自己好的是好人,對自己不好的是壞人。如果我們能在此
地放大自己觀察事情的格局,將有利於敞開自己的胸懷,讓自己活得更為自在。
不要只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如此孤高自傲的心態,會讓自己活得
更孤獨、寂寞、無奈,心情更是狹隘。活出自己,並尊重別人,健康的人生從此
復活。不要忘了當下是以前的結束,同時也是未來的開始,這是「兩儀」的兩極
理論給我們的提示,讓我們永遠擁有美好的生機。
自然
宇宙萬物其所生 世界萬法其所成
多重存在互相容 本體本相本是空
萬象所居根源同 並行不悖天巧工
道法自然處處榮 人學自然樣樣通
(續下期)
基礎雜誌270期
18
Sutra Field
經 典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