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直道》(9)‰/忠恕學院經典小組 整編

在修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諸多的考驗,其中有一種叫作「順考」,就是愈修命運愈好,又是升官,又是發財,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處在這環境下可能有些修道人會忘了修道的目的,而追逐更多的名利去了,享受富裕的生活,甚至「開齋破戒」,又墮入滾滾的紅塵之中,這樣的變節正好與「不變塞焉」相反,如此非但不是強者,更是修行的失敗者,上不了「天堂」,恐怕還會下「地獄」呢!

四、國無道至死不變:當國家變亂時,能夠堅守志節甚至犧牲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這樣的人可以稱得上「強者」,在文天祥的正氣歌中列舉了諸多表率,我們還可以另外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

商紂王無道,比干冒死勸諫,不但沒有喚醒昏庸的紂王,還引來殺身大禍,比干至死不變,名垂千古。類似比干的先聖先賢,他們的事跡早已傳頌千百年,大家也都耳熟能詳。讓我們舉一個大家較不熟悉的例子:

明朝李自成作亂,從陝北一路攻到河北,當時河北的第一重鎮寧武關,守關總兵是周遇吉,手下只有幾千人,但大家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將寧武關把守得滴水不漏。李自成號稱有八十萬大軍,第一戰即敗下陣來,折傷二萬多人。李自成在想繞道他去,但手下建議他:「周遇吉的人數不多又沒有援兵,防守的兵器石頭等遲早會用完,只要多攻個幾天,一定可以攻破的。」李自成接受這個建議,連續攻了七天,果然關上守不住了,周遇吉一看形勢危急,抽空趕回衙門探望老母親和妻兒,老太太問他為何不在前方領軍作戰?他說:「今天形勢很危險,兒子什麼都放心得下,就是放心不下您老人家。」老太太說:「事情已到了危急,還可以一死謝恩,你為國家、為君王戰死就是盡忠,你為我而戰死就是盡孝,媳婦為你而死就是守節,家丁們為我們而死就是守義,如此忠孝節義都有了,我沒什麼不放心的了,你趕快回前方作戰去吧!」周遇吉辭別了老母親和家人,才跨過門檻就聽到老太太吩咐左右,將木材堆在樓下,自己帶著媳婦孫兒全上樓去了,周遇吉還沒出大門,後樓的火光已熊熊升起。他自然下定決心拼戰到底,終於壯烈成仁,真是一門忠烈,這就是「至死不變」的最佳寫照。

修行的過程中,上天為了考驗大家,也會發下不同的「考試卷」讓大家個別作答,愈是想真修實煉的考驗愈多也愈大。例如耶蘇基督曾在曠野被考驗了四十天,但他卻始終如一,沒有改變修道的志向。佛陀在修行的過程中,也曾受到諸多魔考,憑著堅強的信念和無比的勇氣,終於突破重重的難關。他們都是修行人的典範,遇到魔考時,大家一定要先定下心來,信心不可動搖,拿出無比的毅力和勇氣,運用智慧去突破,只要真誠能感動上天,任何考驗定可化解。萬一不能解,也要有視死如歸的殉道精神和準備。

民國三十三、四年間,共產黨已在大陸赤化,一貫道的道親們就像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被抓入獄者很多,據前輩們提及,在天津,一天就槍殺了二三○個點傳師,這真是太恐怖的史實。共產黨威脅利誘,甚至逼他們開齋破戒,願意配合的就放人,不然就用「反動份子」的大帽子扣他們,判決死刑。孟子曾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那些點傳師們就抱者「捨身取義」的精神,「從容就義」。「至死不變」的修道辦道心志正是我們敬重和效法的典範,他們才是真正的「強哉矯」。


第十一章-素隱行怪

【經文】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註解】

Œ1素隱行怪-追求隱僻生活、超乎常理之事。2弗-不。Ž3途-道路也。 4已-止也。5遯-同遁、隱避之意。

【語譯】

孔子說:平時追求隱僻的生活,行為又有些怪僻,如此來欺世盜名,後世也會有人稱道他,把他記載下來,但我是不會這樣作的。有些君子遵循中庸的道理去作,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我是不能中止的,君子依照中庸的道理而行,即使隱居山林而不為人知也不會懊悔,這只有聖人才做得到。

朱熹認為「素」應當作「索」字解,素隱就是索隱,也就是「找出隱蔽的事情」,直到清朝有位學者倪思提出另一個意見,他認為「素」與第十四章的「素其位而行」的「素」相同,指的是「平時生活的習慣」,這個解釋更為貼切,且與上章「子路問強」正好可以銜接。

【記要】

有些離群獨居的隱士,雖然德性操守很好,可是行為卻有些怪僻,對政事有諸多批評,卻不願挺身而出,為國家、為社會積極作點事,只願「獨善其身」,不願「兼善天下」,在論語中出現過好幾位。譬如「微子篇」中所記載: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這段話是說楚國有個隱士叫「接輿」,另一說是楚國有個狂人接近孔子的座車。他唱著歌經過。歌詞的內容是:「鳳鳥啊!鳳鳥啊!你的德性怎麼這麼衰敗呢?過去的已無法挽回,未來的還有機會追尋,算了吧!算了吧!現在從政的人是沒什麼希望的了。」孔子聽到就趕快下車想請教他,那人卻快速的避開遠去,無法和他交談。

這就是隱士的表現,他們的德性和學問或許還可敬重,對國事也還能關心注意,但卻不願積極參與,甚至只會說一些風涼話,放放馬後炮,然後隱居在窮鄉僻壤或山林海隅,對國家社會毫無建樹可言。後世的人也把他們記載下來。另有一些言論行為怪僻的人,如「楊朱」等,他們的立論真是驚世駭俗,但後世也會有人認同,並將他們的言論記載下來。怎麼會這樣呢?讓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孔子出生在「春秋時代」,孟子出生在「戰國時代」,都屬於周朝,周朝是我國立朝最久的朝代,因為有周文王、周武文、周公等父子兄弟三人打下天下,明君在位,國家太平安樂,人文昌盛,學術思想十分自由。只要敢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又有人願意相信,就可以成立一家之言,姓張的創造出的理論就被尊為「張說」,姓李的創造出的理論就被尊為「李說」,那姓「胡」的就是「胡說」了,就是這樣太自由,讓大家大鳴大放,可謂「百家爭鳴」,不管理論也好謬論也罷,全都浮上台面,最後經得起考驗的就剩下「九流十家」,這當中真正代表道統傳承的就剩下儒道二家,其餘的幾乎被孟子批判得體無完膚。

這些「行怪」的人士,後世的人雖然也會將他們的事跡記載下來,但孔夫子卻不願意像他們一樣,因為夫子的心願是要積極入世,講道德說仁義,和勸化人心向善向上。「素隱行怪」的人,就好比第四章所說的「賢者過之」。

一個有心向道的君子雖然依據「中庸」的道理去實行,但做到半途卻放棄不作了,這是因為他的信心不夠,毅力不堅,智慧不足,而無法始終如一,這也就是「不肖者不及」,孔子說他是不會放棄,一定堅持到底。

一般人做了什麼好事,大都喜歡讓別人讚嘆和鼓勵,如果沒有人知道他的優良事跡,大概都會很失望,但偏偏有一些人,他的行為都能依循「中庸」之道去做,雖然世上的人都不知道,不被瞭解,好像他已與世隔離一般,但是他仍不恢心,不氣餒,更不後悔。這種表現也只有聖人才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