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統、心法與三期末劫

在一貫道所記載的傳道歷史中,道統與心法是很重要的觀念,一方面代表著「道」之傳承的印證,另一方面結合「末劫思想」,宣揚救劫渡眾的理念。

早在孟子之時,就有「道統」的想法,韓愈更以聖人相傳之道,說明儒家的道統。迄至禪宗,結合「道統」與「心法」的觀念,記載佛教代代相傳的祖師。程頤、朱熹則在此影響下,大大發揚儒家的「道統」觀念,並且接受韓愈的說法,認為孔子之道至孟子沒世已不傳,而朱熹更以「孔門傳授心法」的觀念,使得四書的道統體系得以連貫,並且認為二程兄弟乃遙契孔門心法,故承續孟子以後之道統。朱子結合「道統」與「心法」的做法,確立了儒家道統,使得儒家聖人之道上有源頭,下有承傳,可與當時佛教相抗衡。

朱子闡揚儒家道統的做法,對民間宗教產生極大的影響,明清以來的民間宗教亦依此模式記錄其祖師之名,所不同者,在孟子之前所列的傳道之祖與朱熹所列差別不大,孟子以後,則是分道揚鑣,記錄屬於民間宗教的祖師,並且配合其「末劫思想」以闡釋之。再者,他們採取了孔子問禮於老子之說,說明孔子的心法乃得之於老子,如王覺一在《三易探原》即說:「老子乃傳道之祖,故東度孔子成至聖,闕里傳猶龍之嘆。西化胡王悟真經,函關現紫氣之祥,青牛西去,道傳天竺。」(註35)根據這個說法,一貫道認為孔子之道得之於老子,故在道統表上,老子列於孔子之前,老子西出函谷關,並且將道傳予釋迦牟尼,為往後釋門承接道統作伏筆。最後,道統之傳又降在儒門,形成了道、釋、儒三教融合,最後又以儒為宗的道統系統。

就先天道與一貫道的系統而言(林萬傳,1986:1-129∼148),心法傳承的道統中,都有一「單傳獨授」時期,在一貫道道場所流傳的《認理歸真》即言:

道統者,單傳獨授,一代傳一代,繼往開來的真道不二法門也。……代代相傳,單傳獨授之真天命道統祖師也。孟子以後,道脈西遷,心法失傳,儒脈泯滅,業經盤轉西域,釋門接衍,釋迦牟尼為西域領天命為第一代祖,真法又單傳……單傳摩指心法至二十八代,達摩祖師。梁武帝時,達摩奉天命來東土,真機妙法,復還於中國,諺所謂「老水還潮」也。自達摩入中國,真道乃一脈相傳,達摩為初祖,單傳給神光二祖,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單傳至六祖,衣缽又失傳,有南頓北漸之稱,其實道統暗轉儒家。六祖曰:釋家從我絕宗風,儒家得我正法通,三期末劫收圓事,正心誠意合中庸。(註36)

朱子認為孟子之後道統失傳,宋儒可以承續孔孟心法乃在於千聖相傳,以心印心。朱子堅信千聖相傳之心才是道統的根源,故其對道統成立的基礎在於此心此理的體認,藉此體認,直契孔孟之學(劉述先,1984: 395∼484),故孟子之後雖心法失傳,然宋儒仍能遙契孔門心法。而一貫道系統則以「道脈轉移」來說明孔門心法失傳,故此一道統並非不存在,而是心法西傳釋迦牟尼,直至達摩東來,心法復傳中土,此時仍以釋門修行方式為主,直至六祖惠能。在《六祖壇經》中,五祖弘忍囑咐惠能「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行由品第一)說明衣缽不傳之原因。然在一貫道系統的詮釋中,此乃心法轉移的密語,象徵著儒家又將再次掌理道統的天機。其中所說六祖所作的偈語雖是可疑,但是卻可作為心法道脈轉移及儒家接掌道統的證明。

一貫道紹承了明清民間教派所宣揚的「三期末劫」,說明了修道「以儒為宗」的證明:

第一期曰青陽劫……道君掌教,燃燈主持,道降於君王將相…第二期曰紅陽劫……釋迦掌教,佛陀主持,道降於師儒……及至本會為第三期,曰白陽劫……道降儒門,彌勒掌教,儒童主持,道降於庶民火宅,大開普渡。

按此道降世,均係應運而傳,三代以上傳君相,一人而化天下,為青陽劫。三代以下,傳之師儒,三教繼續而出,各傳一方,為紅陽劫。現值三期末劫,世風頹壞,浩劫流行,不有天道挽救普化世人,不能轉為堯天舜日,於是道降庶民,真法普授,得之者人人成道,個個成佛,為白陽劫也。(註37)

其中所謂「三期末劫」心法的掌教者與主持者或許無法考證,然而可以將此一道統所分三期的時間與歷史上的宗教信仰作一對照。所謂第一期道降君相的「青陽期」,與朱子所列的人物相差無幾。而道降師儒的「紅陽期」,即是所謂孟子以後心法失傳,故此期掌教者乃佛教之創始者釋迦牟尼佛。自漢朝佛教進入中國以至魏晉南北朝時佛教中國化,尤其達摩東來,對佛教產生很大的影響,直至唐代禪宗盛行,故其所謂「老水還潮」承接道統心法者皆為禪宗人物。或許會有人質疑,漢至唐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在此時亦屬蓬勃發展的時期,為什麼沒有進入此一道統表,我們不要忘了,在民間教派中,老子乃傳道之祖,在東方他傳心法給孔子,在西方他傳心法給釋迦,因此老子在整個道統中所象徵的地位可以涵蓋整體的道教。

上述所言乃將一貫道之道統、心法與末劫觀念做一簡介,重點在於一貫道認為早期之修道乃「單傳獨授」,故而「心法」之傳非人人可得,而其中所謂的「心法」,也就是一貫道所說的「得道」、「得三寶」,特別是了解「玄關」之所在。而因現今乃屬於「三期」中的「白陽期」,也就是末劫時期,故而上天大開普渡,使得人人可以求道得三寶,先得後修。特別是在「白陽期」時,儒家應時應運,因此只要體悟儒家經典所蘊含的聖人之意,則可以回歸理天。

由道統、心法、與三期末劫之說,可以知道一貫道認為他們是孔門心法之傳的嫡系,故而對於經典的解釋,時常可見這些觀念出現在經典的詮釋之中,如註解《中庸》之「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時,一貫道如是說:

溯自青陽時代,萬民迷性未深,其心渾渾,其身樸樸,自性靈明,邪慾遁跡,斯時也,人心猶存無極之真理焉。降及紅陽,人心漸放,殺機頻動,故聖賢奉天承運,創始文化,提倡道德,治人倫理禮樂,人道遂稱大備。故將乾坤萬物之中庸,載諸於書,以啟人人自性之中庸也。在斯時,人人雖不能盡其中庸全道,而悖乎中庸之大體者尚鮮。降及白陽,人心奸詐,利慾薰蒙,頹風厲氣,彌漫乾坤,雖人人各具無上之靈性,密藏至尊之中庸,而鮮有探討者。故聖人此言,預知白陽時代,人心無恆,鮮有遵乎自性之中庸,而實踐於外者,是以聖人預知白陽氣象,因而感慨焉。(註38)

青陽時代,人性迷蒙未深,靈明未昧,人人性中猶存一部《中庸》;降至紅陽時代,人心益顯,道心漸微,機智益達,殺機漸動矣!斯時也,三教聖人,奉天承命,設教化人,倡揚道德,修正彝倫,提倡綱常,文化盛行,人道大備,乃將人人性中之中庸至道,筆載於書,以啟人人自性之中庸也。……即至現今白陽,人心奸詐,利慾薰心,瘴氛厲氣,彌漫乾坤,人人身中雖具一部《中庸》,顯有能探討之者,故當時聖人,興此「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之浩嘆者,其預知白陽時代,人心無恆,鮮有人知自性之中庸。(註39)

註釋

(註35)《三易探原》,頁62。
(註36)《認理歸真》(臺北:萬有善書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四月),頁 
     19∼21。
(註37)《認理歸真》,頁18、21。
(註38)《學庸淺言新註》,頁61∼62。
(註39)《文外求玄----學庸註解》,頁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