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新教《大學證釋》之《大學》改本研究

(接上期)

三、就綱目標題與其內容談論

《大學證釋》對《大學》的詮釋,雖然維持三綱八目的形式,但是對於綱目
內容與《禮記.大學》、朱子的編排有很大的差異。問題最多的應該上述「全書
綱領」以至「總結綱領」的部分。而從「誠意」到「治國平天下」的變動雖然
不大,但與《禮記》以及朱子的編排亦相差甚遠,尤其是「修身齊家」一章,
《大學證釋》刪除朱熹〈大學章句〉傳八章「釋修身齊家」中「人之所親愛而辟
焉……天下鮮矣。」的文字,作為詮釋「格物致知」的內容,並且移動第九章
中「堯舜帥天下以仁……未之有也。」的文句,作為「修身齊家」的文字。從
這當中的異動觀察,雖說從「格物致知」以降,各章的標目與朱熹所說一致,
但內容卻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可以從綱目標題與其內容的關連性,探討《大學
證釋》改動《大學》文字的因由。而在這十一綱目標題中,「全書綱領」、「畏
天愛民」、「總結綱領」等,上文已述及,故不贅述;「格物致知」將於下文詳
述,因之在此不談;「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章的文字變動
不大,故亦不論。這個章節所要談論的,乃與朱本差異較大的「明明德」、「止
於至善」與「修身齊家」等。

《大學證釋》認為「明明德」一章的內容應是注重在「明德」的首尾相連,
因之以「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為首,末接原本朱子所說的「釋明德」一
章,在「述明明德」這一章的「宣聖講義」言:

此節緊接綱領在明明德一語,而分舉其目,原列綱領之後,後世錯於則近
道矣下,誤也。分述各目,仍按綱領先後,文意始順,且明明德各目,本為大
學下手工夫,必先及之。……自康誥曰皆自明也一節,係引證明德之見於經
者,而釋明明德教義之所自出,蓋明明德節目既述如前,而明明德之所以定為
綱領,及古聖關於明明德之行,人或未審,無徵不信,故必引書以明之,以下
引經皆此例也。(上冊,頁3)

我們從這段說明可知,《大學證釋》認為,早期的〈大學〉在編排上本就
有錯,他們認為,在講述「綱領」之後,應緊接各目,不應旁涉其他。而綱領
之首目乃是「明明德」,因此所談應重在「明明德」之功。《大學證釋》認為,
「明明德」是所有德目之首,因之在「全書綱領」之後,緊接著討論「明明德」
的內容,這樣的安排才是最符合《大學》原本的精神。而在「古之欲明明德於
天下者」這段文字之後,緊接「康誥曰」一節,則是引古人之言以證明「明明
德」的重要性。而在《大學證適》引經說明的重點在於「無徵不信」,說明了他
們引古經之說,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藉古證今,也說明了往後《大學證釋》對於
經典引用的用意與目的。

以「明明德」始,以「明明德」終,這是《大學證釋》詮釋「明明德」的
方式,由這個條例就可以大致理解他們改動《大學》理念:那就是本文內容須
與綱目標題一致,如此才能彰顯綱目的意義。

我們再看看《大學證釋》移動「止至善」與「修身齊家」本文的方式,就
可以了解,綱目標題與內容相符是《大學證釋》改動《大學》本文最主要的原
則。《大學證釋》的「宣聖獎義」說明更動「止至善」文字之因:

止至善則純乎道境也,故止後尚有定靜安慮得諸層。非止即足也。但大道
恍惚,心意迷茫,不先止,無下手處,故必示之以止,而後可從而入道。引詩
三首,皆明止字之可貴。而恐誤止為寂,徒廢精進,或以為事外別有止境,將
鶩於奇巧,乃明告止之法,以見隨時隨事,無不可止,而所止又正在其事之分
內,不必求之他途。故有止敬止慈諸訓,學者能明乎此,則可知聖賢仙佛致力
皆同,而大道不外乎倫常綱紀之事,內外本末,無非是道,而學之,即無不可
盡力也。儒者為教,內聖外王,無非始於己而推於人,誠於內而致之外也,學
者識之。(頁8.9)

又「宗主附注」言:

無所不用其極一語,係在慮而後能得下。蓋言君子莫不以止至善為歸也。
極,即至善;用極,即止至善。(頁9)

以「止」起首,以「止」結束,這是《大學證釋》詮釋《大學》的方式。
值得一提者,「止於至善」在民間教派中有修煉意義,所象徵者具有神秘的宗
教意涵,是修道過程中必須經驗的過程與體驗(註2 1),因此才說「止至善,則
純乎道境也。」因此,定、靜、安、慮、得乃是「止至善」在修煉過程中的宗
教體驗。然而,我們不要忘了,講求「實用」是《大學證釋》詮釋《大學》的
基本原則,因此,雖身為宗教人,然而仁、敬、孝、慈、信卻是須終身奉行
的。因之,他們才將「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詮釋為「止於至善」的境界,並且
說明,大道所言,無非倫常綱紀,始於己而推於人,這是儒教內聖外王之道永
遠不變的道理。因此他們對於「止至善」的詮釋雖說存在宗教密契(themystical experience)的解說,但重點仍在如何達成人道的生命理想,力行道德實踐,從這個角度觀察,即可以了解《大學證釋》詮釋「止至善」的思想核心。

【註釋】

(註2 1)「止於至善」在民間宗教的詮釋中,有其神秘義與超越義,我們以
《大學證釋》之詮釋作一論述,其言:「至善即中,道之本體。止即守也執也,
係守之勿失之義。止至善即允執厥中也,能精一,始能執中而止至善。……聖
人之教,必兼斯數者,其初明明德,其終止至善。上下內外,一以貫之,一
者,極也、中也、至也,皆指此也。道在是,教亦在是矣。故曰止至善是徹上
徹下、徹始徹終工夫。……佛家止定亦即此,道家抱一亦即此,為道體自然現
象,必如是始能明道。」(上冊,頁7.8)又云:「至善為道之本體,性之先
天,不可以善惡名。而曰至善者,蓋已泯善惡之德,而但見至真之真,即如佛
教所謂真如也。止於至善,如如不動也。即道教先天之真,寂然不動之境也,
故止至善為儒教至境。」(下冊,頁4 4)就其所言, 至善是「中」,也就是道
體,亦即宇宙萬物的本源,生命個體的原動力,儒教心法密傳之所在地,也是
本性居處的地方。因此「止於至善」乃是指本性應止於此而不遷,修道傳教,
最終目的地即在此至善之處。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貫之」所談之「一」即是此
至善地, 此「一」即道之本體,貫徹宇宙時空。故至善即堯舜密傳之「中」,亦
即「惟精惟一」,孔門心法所授之極,其乃道之本體、性之先天,無法以人間文
字描述,勉強稱之「至善」,以明其超越善惡,至極之所。三教聖人所要修煉
者, 即在此處修煉,仙佛傳授了脫輪迴之「道」, 所要點明者亦在此處。此至善
之所,乃明德所在地, 此一境界即佛之真如、道之先天,儒則稱為至善,名稱
雖異,所說實指一處。孔子說「於止,知其所止」, 所隱藏的真諦即是此至善
處,也就是朱子所說「言人當知所當止之處也」,王陽明所說的心與明德的本
體。因此應該探索本然天性究竟「止」於何處,知其所止,求得明德之居所,
以止於至善,方可謂得聖人之道。再者,民間教派認為「至善」處須經明人指
點,口傳心授,據此可知,求得「至善」地可能須要經過宗教儀式,故其對
「至善」的釋解已是屬於宗教傳授中較為神秘的部分了,也就是所謂的「密契體
驗」(the mystical experience)。通常宗教上對於密傳的神秘處,他們所使用
的語言是屬於隱喻式的, 而且認為其觀點是言之有據的。因此民間教派雖引經
據典,極力形容「至善」之境界,然若非經過各教派密傳的儀式,仍然無法得
知明德之所在處。若欲得其所言「至善地」,必須成為「密契者」意指獲得
啟蒙而加入神秘儀式的人,如此才可以得知本性所在何處,也可以了解為什麼
三教聖人極盡一切形容此一本體,而後輩眾生依然無法體悟此一自性根源。因
此,民間教派的註經者才會感慨學子皆不知從「至善」處下工夫,得道所得即
在此處,修道修煉亦在此處,故「至善」為儒教之至境、天理之正位,也是儒
家心法所傳之密。雖言密傳, 然其就在己身,若能經明師指點, 依此而修,亦
可同邁聖賢仙佛之列。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