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基礎雜誌277期
8
Sutra Field
經 典 篇
壇經心泉
.
(接上期)
【心法記要】
一、廣度有情 流布將來
五祖雖然是在禪室中,秘密傳授祖位;但對眾生慧命的關懷卻絲毫不減。
五祖很慎重地告誡惠能祖師成為第六代祖師之後,必須承擔天命,廣度天下有情
眾生,讓其慧命延續;同時也親自對有情眾生加以定義及闡述,只要是有情識的
眾生都具有佛性,都是佛法所要度化的眾生。這也預言了大道普度的時代已經來
臨,從六祖以後的傳人眾多,且不分出家與在家。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有情來下種
:
「有情」可有兩種解釋:一是有緣之有情識的眾生。一是有覺性,能分辨是
非善惡者。
「下種」:種下成佛之因。
解為:.一切有緣的情識眾生來此種下成佛的種因。
.一切具有覺性的眾生,在此種下成佛的種因。
因地果還生:
「因地」:一指情識,八識田中;一指覺性。
「果」:成佛果。
解為:. 因為有情識,所以在八識田中種下菩提種子,佛果還從此而生。
.
因為眾生有覺性,所以才有成佛的可能。
「無情亦無種」有兩種解釋:
.
「無情」:無情識與覺性。「無種」:無成佛的種因。
解為:「無情識覺性者如石頭、草木,是無法下種菩提種子的。」
.
「無情」:佛已經了脫情識的束縛。「無種」:不需下佛種。
解為:「佛既已無情識的束縛,也就不需要再下種了。」
pg_0002
9
2012年1月
「無性亦無生」有兩種解釋:
.
「無性」:無佛性。「無生」:無法生出佛果。
解為:「因不具佛性,也就無法生成佛果,脫離生死輪迴。」
.
「無性」:佛已經了悟空無的本性。「無生」:無生滅。
解為:「佛既已了悟空無的本性,也就不會再有生滅輪迴了。」
二、祖師心法 口傳心印
五祖清楚地告訴惠能祖師說:「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
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
《血脈論云》:「佛前佛後,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黃檗禪師說:「不得一法,名為傳心。如果真的徹底了悟真心,就是無心無
法。既然是說無心無法,怎麼能傳?怎麼叫做傳?你聽說以心傳心這句話,就以
為真有可得,可以得到嗎?」所以祖師說:「認得心性時,可說不思議;了了無
所得,得時不說知,如我解佛亦無神通,但能以無心通達一切法耳。」是以悟須
自悟,解要自解。要知道本體是指宇宙人生萬有的本體。祖師代代承傳,唯傳一
心,別無二法。一心就是本體、真心。指心是佛,超越一切語言文字。不流至第
二義,才是禪門的宗旨。
心法就是講道的本體,得了心法,就可以自解自悟。但這個心法的傳承就必
須是當代祖師或是代表師,領有天命的明師才能印可傳法。這也是為什麼一貫弟
子在得到天命明師點道之時,傳下無字真言「口訣」時,特別要慎重交代大家,
此乃上天祕寶,不可洩漏。因為祖師的心法,必須與當代明師心口相應,而不能
私相傳授,如若私相傳授,即是洩露天機。試問自己何德何能,能自稱祖師,傳
道授法?
三、德行崇高的祖師,怎會「命若懸絲」?
五祖又再次憂心祖位傳承可能帶來的災難,其實是五祖已經了解家大業大,
pg_0003
基礎雜誌277期
10
寺眾早已龍蛇雜處,並非人人真心向佛,想在佛寺中爭名奪利的大有人在。這樣
的憂心,自非空穴來風,在下段經文中就會發現。
絕對的權利,造成絕對的腐化。這句話用在一般人的身上,非常容易兌現,
人性雖本善良,但權勢的威風和奉承的掌聲,轉瞬間就令人迷失;為了保有地位
或追求更進一步的權勢,手段就會出現,良知就會迷失,時間一久,次數一多,
終究麻木不仁,失去反省、改過的覺醒能力,不斷地沉淪再沉淪。修行人碰到權
力時,千萬小心謹慎,別以為天命如此,理所當然!天命建立在理上、在道上!
四、懷止會藏 祖師的「神通力」
惠能請示五祖言:「我該向什麼地方去呢?」五祖說:「逢懷則止,遇會則
藏」。這臨別錦囊,「懷」是指點惠能祖師到達廣西懷集縣時就應該暫停行腳;
「會」是指到達廣東四會縣時,應該隱藏身分,潛修養道,等待時機因緣。
我們不禁要讚嘆,祖師能有如此神通力!一個真修實煉的修行人,可以得到
人天護法。而一代祖師德行修為,心靈的清靜與佛、菩薩相差無幾;天地宇宙對
佛而言,只是一瞬間,過去、現在、未來,了然於心。
其實不必太羨慕神通力,神通力人人可具足。只要我們靜下心來,跟自己
的自性溝通,其實自性會很大聲地告訴我們答案;只不過我們經常不重視這個聲
音,甚至忽略這個聲音,時間一久,也不問了。我們的自性良知就是神通力,發
揮天理良心,就是發揮自性的力量,也就是自性現;就是自己源源不斷的神通
力。雖然不一定如祖師般可以指點錦囊妙計,但引導自己逢凶化吉絕對是不成問
題的。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