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7
2007 6月
2 0 0 7 年 7 月
經 典 篇
Sutra Field
忠恕學院經典小組 整編
21
(接上期)
第廿三章 其次致曲
章旨:自明誠者之事,人道也。是言盡人合天之功夫。
【經文】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
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注解】
.致-是推致(展)即達到最深遠之處;即聖人境界。.曲-是曲折
(指人心)。心曲-不正不完美處,須修改調整。.形-是形象。自
性中流露出來之美德。.著-即正心之顯著。由至尊本性中流露出來
行為表現。.明-是潔淨光明或正大光明。.動-感動(誠能感動,
以我動彼也。).變-變化。物從而變,彼以我化也。.化-有不知
其所以然,了無痕跡。誠之體用皆全,已到盡頭處也。
【語譯】
那次於聖人一等的賢人,不能如聖人完全盡其本性,而致力去推轉偏於一面的
物理,如此亦能推展到誠的地步,誠於中就可以立刻表現於外,形於外就可以迭加
顯著,既能顯著就會更加光輝發越,光輝發越就可以感動人心,感動人心就能轉移習
俗,轉移習俗就能化育萬物,只有天下最誠的人能做到化育萬物的地步。
【記要】
因自性不能光明,須從明理入手,專心推求克制貪執邪迷之心;使自身內外
德行完美俱足。若能一次次千錘百煉擴充其德,加緊培功養德,體用以德;便能
恢復本來至誠之心。由此可見,曲不只可保全生命,委曲求全;更是克己復禮之
好功夫。
「誠」
有真誠、明誠、精誠、至誠、愚誠、邪誠、偽誠、巧誠等八誠;
其中唯獨
「至誠」
最難得,也最高極致。誠必須做到一心無二;無人我、物我兩
忘,才能算是至誠。修道目的在於歸根,而歸根復命必須
「存誠盡性」
。此即
7
2011年5月
pg_0002
是孟子曰: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盡心篇第一章)
人修身必須
保存靈明本心,順養本性;保質完整,渡人化眾即是事天之道
這保誠功夫即是
聖人云:
「存而不敢失,養而不敢害。」
《中庸》云:
「誠於中,形於外。」
荀子曰:
「誠心守仁則形,形則
神,神則能化矣。」
人能常守住慈悲心即已到了菩薩境界,近佛心相皆變。所
謂:心念是佛則是佛,心念在賢則是賢,佛言佛相出,德能化人。
即是孟子曰:
「充實之謂美。」
(盡心篇第七十一章)
佛曰圓滿覺行,
亦曰內外一致。內不美,外亦不美。足見修行必須
「學行合一並重」
因為一個
人內涵如何,可從言談中知深度。言外在德行完美顯著;內在自性一定圓明。故
「明」與「智」間略有差別:
一、明與智之區分甚微,明是內照理路清楚。智是外射;明是以省己,智只能
觀人。
二、省己必須有克己恕人之功夫,才能真正成為明理之人。所以自知遠比知人難。
其實修行在於能克己,去惡遷善;善待本心才是真知,恕人不起瞋心、妄
念,才是真行。由此可知,人要學的地方很多;子貢曾問孔子曰:「
有一言可以
修身而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有鑑於此這兩者之間其界線,只在於
一「誠」字之深淺而已。「
明則動
」是由自性圓明所流露之至誠真意,對人關愛
扶持,必能令人感動佩服。一般令人感動情形大都錢財濟助、人力支援或口頭關
懷;但能真正做到「五德俱全」無私無我境界的人,才算是至誠的極致表現。動
則變是指當受人至情真意感動後,便能改變過去惡俗氣質;由至誠導引生發慈悲
智,以修行而言,即是同化。所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因而由惡轉善,
而這股帶動力量必須由己身做起方能化人。
變則化
-能使眾生改變氣質,最後必定能引渡復性,進而化育萬物,復歸
自然之性。化是化之不知覺,自化不覺,即所有不善氣質盡變。一種不可莫測神
力,有如人之道德,千變萬化,令人自知自覺。如水、空氣、陽光之利人。
以上此三者「
動、變、化
」,施展其同化之功,時化人物。它皆屬外在同化之
基礎雜誌269期
8
Sutra Field
經 典 篇
pg_0003
9
2011年5月
功,所以能盡人性、物性,將它發揮外面即能渡人成全,感動於人,此復性心法。
所以天下只有「
至誠
」者才有化外物之功。從前面之「
致曲到能化
」-是
聖人以下人,修養以復性次第工夫。能達到神化,便與自誠明、至誠者一般相同
無差別。
可見「
誠體
」-自有其不可思議創造力;它屬於個體生命表現,一方面潤澤
個體﹝自性﹞之生命,使其光明無礙,一方面又通過具體生命,感通於外,一步
步的成仁成物。
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
章旨:上章言「曲能致誠」,本章夫子再次申明「至誠則明,能知禍福
天機。」「
至誠
」 此不可思議力,一般稱之為「
內在潛能。
」當發揮
至最高極致時,即可通天命,知生死門戶,能推斷理數,知盡人世一切
事物,盡知萬物性與情。能達此境界必須心地清靜無欲,才能明理世間
事物,通達無礙,洞悉精微細末事物。故夫子說:
【經文】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註解】
u「前知」-預知未到之事,俗稱「未卜先知或預言家。」
【語譯】
誠到極點,可以預知未來的事情。
【記要】
古之能人,能屈指而算,知未來事,觀星斗、知天文地理、陰陽、風雨、木
氣昇華。如老子小時見烏鴉在枝上鳴叫,即知火災之來。孔子見子路「
急公好
義,好直言
」知不得其死。祖師知圓寂而交待後事,道親知歸空先清淨己身。動
物見地靈動之,知避災難等等,這皆是先天預知能力。(然較愚鈍人,則須由人
教之方知)。其實,雖然在事前不知會發生何事?仍有莫明感覺。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