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期)

民國初年,中華民族正處於內憂外患之時,戰亂頻頻,民不潦生。就宗教的角度,實乃「末世」來臨(註8), 是以扶鸞作品的出現,乃象徵著民間教派實踐「末世救劫」的具體作法,藉著闡述聖人之言,以達其渡人濟世的 本心。而因這些著作乃天上仙佛神靈之言,故具有宗教的神聖性,是故信仰者以恭敬不違之心看待,更突顯其宗 教經典的神聖地位(註9)。

以宗教的角度詮釋《大學》、《中庸》,這是民國以來時有的現象(註10),並視此二書為修道必備的宗教聖典, 故而許多詮釋學庸之作紛紛興起;再者,根據救世新教「訓條」第十三條言:「凡大學、中庸所揭櫫之學說,須 深究其要旨」(註11),可見他們對《大學》、《中庸》的重視,故而以扶鸞儀式為二書作註。但是,這些由民 間社會所註解的作品,在目前學術界研究儒家經典注疏之學時較被忽視,而本文則是藉由《大學證釋》所闡述的 思想意蘊,探討民間教派如何解讀《大學》,也可藉此了解民間社會對於《大學》的認識。在此必須說明者,本 文的重心在於探討民間教派如何詮釋《大學》,故較著重於其所闡釋的義理思想,至於救世新教的歷史背景,則 將不是本文的撰述重心。

就目前所見這本書的出版處有:臺灣紅卍字會臺灣分會、江海善書流通處、嘉義玉珍書局,這三處所出版的,都 屬於同一版的影印版出書,較接近原版;近有陳吉明將此書重新整理編輯,於民國八十二年付梓臺北三德出版社 ,而本文所採用的則是嘉義玉珍書局的版本。

貳、《大學證釋》對《大學》的段落安排

以扶鸞的宗教形式著書,可說是《大學證釋》最主要的特色,在其書目中詳列臨壇的聖賢仙佛,計有:宗主(孚聖 )呂喦即呂純陽、至聖孔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文中子王通等。

在本文之〈序列〉說明了本書著作的用意,其言:

夫子此次證釋大學,其誤處自當改正,然相沿已久,世人不明其故。夫子慮或有疑,命於正誤處詳加述明,並將原本 對列互勘,使人易明。至其章節本末分,後人雖別為各章,於聖人原旨未合,但敘其次第,無庸分作幾章,使人知一 貫之義。(復聖序列,頁1)

以孔子降靈臨壇校正《大學》版本,以及講明《大學》經義,可說是救世新教重新詮釋《大學》的主因。我們由上述 文字可知,他們認為《禮記》中《大學》的原文本來就有問題,再加上朱子將大學分段,破壞了大學的經義,因此他 們的主要用意,乃在呈現原始大學的真貌與精神。

由於他們認為世傳的《大學》問題重重,因此,《大學證釋》對於《大學》的文字以及段落安排,作了極大的改變。 就全書段落大意而言,《大學證釋》分為:全書綱領、明明德、親親新民、止至善、總結綱領、格物致知、誠意、 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在原文解說之末又附講述全書大旨,共計十一大段落。 《大學證釋》修訂後的《大學》經文如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親,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以上述全書綱領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以上述明明德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親親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 維新。」是故,君子畏天愛民。

以上述親親新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詩云:「邦畿千里, 維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 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以上述止至善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以上總結綱領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子曰:「聽訟,吾猶人也; 必也,使無訟乎!」無物不得盡其情也。此謂物格,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以上述格物致知

註釋

(註8)「三期末劫」明清至今的民間教派所宣揚的重要理念。末劫的觀念雖承傳道教「開劫度人」末劫思想與佛教末法 的觀念,然在此傳承中,又新創「三期末劫」之說,並結合佛教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期之說其實應與河圖相配合 而論,「青」在東屬春,代表一切剛開始;「紅」則為南屬夏,一切都在蓬勃發展的狀態;「白」在西屬秋,則是萬物凋 零的肅殺時期。因此「三期末劫」說明了在肅殺降劫的時期,天地即將毀滅之,天不忍玉石俱焚,故降道以救世人。此乃 民間教派融合道、佛之說而開衍的末劫理念。參拙撰《民國以來民間教派大學中庸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 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五月)。

(註9)西方學者史密斯(Wifred Cantwell Smith)強調「聖典」不能等同於「文本」,不能單純將其抽離出宗教社群。因此 研究宗教聖典是要探討某一宗教聖典在一特定傳統中,扮演何種角色?發揮了什麼功能?起了多大程度的影響?因此若問 什麼是「聖典」,就得考究此一聖典在歷史上「做」了什麼,以及信仰者如何看待祂。具體而言,聖典研究的重心不在 聖典本身,而在於使用者,「人」才是宗教的主體,有了「人」才會產生宗教意義,脫離了賦予聖典意義的主體–人, 聖典將會失去其神聖的義涵,而淪為物化的「文本」。因此,信仰者如何看待經典的神聖性,方能呈現經典在教派中的意義。 而《大學證釋》在民間教派中之所以被重視,亦端賴於信仰者將之置於神聖之列。史密斯(Wifred Cantwell Smith)對於聖典 研究的看法,參蔡彥仁先生〈What Is Scripture? A Comparative Approach(何謂聖典?一個比較觀點)〉(《新史學》八卷二期)。

(註10)關於民國以來民間教派註解大學、中庸之作,可參拙撰〈當今臺灣民間教派流通之大學中庸注釋本介紹:以民國 以來為主〉(《臺北文獻》直字135期)。

(註11)引自同註1,頁209。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