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白話淺釋》(150)

 陳德陽前人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整理


(接上期)

德為超天人之價值標準,故天亦只能「唯德是輔」(常與善人),換言之,天意或天律亦須服從此為共同之準則。是以修行人明白此道理後,更應加速作「敬德」與「修德」之努力,以長保天恩。人對於天命,並非處於完全被動承受或僅出於上天之安排;因天命賦予大德之人,天意唯德是輔,天道常與善人,所以人事就有努力和改善的空間。行為舉止能否修德?能否積德?是人可以自行完全作主宰的。因此,修行人的功課,便是力求將天命置於人之自覺意志之決定下,通過「積功累德」,以預知或決定天命之歸向。這也就是《孟子》所云:「盡心知性以知天」()之涵意。

上天造萬物本來就平等,對於萬物沒有親、疏、好、惡之分。如果能把自己調適好、塑造得很好,跟神、佛、天,達到同體、同氣、同靈的境界,那你跟祂是一樣的,你就是不求祂,祂也隨時會在你身上。如果修到不生任何邪念、一點點的陰影都沒有,仙佛當然跟你在一起,所以耶教最大的渴望,就是跟上帝同在。哦!上帝跟我同在,你把你自己成為跟上帝的靈相同,頻率都相同,則來去自如。所以「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五祖弘忍大師在闡釋《金剛經》給六祖聽時,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人在發露佛心時,就無所住,沒有任何的執著,這就是達到無為的心。達到無為,沒有我相、沒有私欲、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六祖即悟出「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六祖壇經》。自性,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我們的佛性。

萬法,具體來講,就是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事事物物。我們看東西、講話、我們聽話等等時候,我們的六根對六塵而有六識,萬法在食、衣、住、行中,看一件事情、聽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要不離自性,所以做任何事情,不能離開佛。當你在看人的時候,要想一想,眼睛是不是佛眼?你要講的話,是不是佛語?因為我們的自性是佛,所以叫做「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六祖壇經》

不徙章第八十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本章是老子理想國的說明,也是老子學說必至的結論。這個國家不大,人民不多,可是人才自己足以安身立命,不必外流遷徙他方;有舟車、有甲兵,因為沒有戰爭,所以備而不用。它是世外桃源,沒有汙染、沒有災難,大地一片花紅草綠,鮮果纍纍;人民豐衣足食,生活樸素,精神充實,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雞犬相聞;國與國之間相安無事,自然無為。整個天下一片清靜、一片純樸,是一個理想的社會,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它是老子的理想,也是我們的未來。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理想的國家是:國家小,人民少。這樣的國家,縱使有十倍、百倍於人的各種複雜器具而不用,因民純樸而無事,故不用也。

「小國寡民」為什麼是理想的國家?由於「小國寡民」較「大國眾民」容易為治。因為國大則事繁,民眾則生活不單純,自然就不容易治理,所以老子認為「小國寡民」較理想。

然而老子曾經在周朝為官,那是「大國眾民」的國家,而依歷史的發展來看,國是愈來愈大,人民是愈來愈多,又如何能變成「小國寡民」呢?其實老子所謂的「小國寡民」,只是在表達他「道合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而已。所以無論是「小國寡民」或者是「大國眾民」,只要能夠道合自然,無為而治,同樣能達到老子的理想國度。

聖人是小國可以,大國也行,從河上公的注釋裡便可瞭解。河上公注說:「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儉約不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這也符合《道德經》第60章所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意思。

註:原文為《孟子•盡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