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白話淺釋(145)

陳德陽前人講述  陳樹旺點傳師整理

(接上期)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有誰能夠體天之道,將自己有餘的精神與財力,用來為天下、人類服務,奉獻給天下貧困的人民呢?只有那「有道」的人,才願意去做吧!有道者,達性分之至足,一身之外皆餘物也。故「舜、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論衡》,即以所養而養民,乃能以有餘而奉不足也。

「有餘以奉天下」,初看起來好像很簡單,我有「有餘」的錢,用它來救濟別人。然而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問題不在這個道理簡不簡單,而是因為人人有著「不知足」的「欲」,所以不會有人感覺「有餘」,即使有「有餘」的錢,他們還是感覺「不足」,而且是永遠感覺「不足」。

只有「知足」,才能使人感覺「有餘」,即使沒有太多的錢,也能因「知足」,而願意把僅有的一點餘錢,以奉天下。

當然以上用錢為喻,只是一個例子,老子的「有餘」,不只限於財貨,而另有較深、較廣的意義;舉凡個人的才智、學問、技能、成就,都可算是「有餘」的,這些東西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但我們用來奉天下時,非但不會使自己不足,相反的,會使自己更有餘,所以是愈「奉天下」,而自己也愈「有餘」。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❶不欲見賢:不願意來表現自己的賢德。

所以說,只有聖人,雖將自己的有餘,盡了心力奉給天下人,為天下而為,卻不恃己能;參贊天地,化育萬物,大功告成,卻不自居其功。為天下、為世人盡了心力,卻不會彰顯或表現自己的賢德。惟有這樣的聖人,才能體天之道,將有餘以奉天下。

本章從「天之道」來反省「人之道」,最後再歸結到「聖人之道」。此處「為」、「功成」、「賢」,是有餘,而「不恃」、「不處」、「不欲見」,是不佔為己有,不為了自己而求,這就是「奉天下」。

歷史上許多英雄豪傑在開始建功立業時,總是戰戰兢兢、謙虛低下的;可是一旦功成之後,常恃功而驕,最後卻因受妒忌而亡身(韓信是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因自大而失德。

所以老子最後說「不欲見賢」,「見賢」的「見」即「現」的意思,也就是表現自己的意思。「不欲見賢」是要使我們知道:在外面愈「有餘」,往往內在愈「不足」;這時就應該消解外面「有餘」的,來充實內在「不足」的,這便是邁向聖域的途徑。

水德章第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本章是拿水的柔弱比喻道體的柔弱,來說明柔弱勝剛強的道理,這種道理,眾人知之而不能行;惟聖人與道同體,即知即行。

「正言若反」這一句,可以從老子所說的話當中去研究:表面看來,多是與俗情相反;惟其如此,才可稱為「正言」,也就是合於真理的話。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天下的東西沒有一樣柔弱能超過水的,但是若要攻破堅強的東西,卻沒有一件東西能勝過水的。水在萬物中保有獨立之特質,既柔弱又能攻堅制強,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替換或取代它。而且由於水的特性,無論在什麼地方,它那「柔弱低下」的本性,絕對不會更改。

在五行之中,火、木、金、土之性質看似都比水堅強,水在五行中顯得最柔弱,可是發揮威力時,卻沒有一樣能勝過水。如火雖烈,遇到水,就會被撲滅,為什麼?因為水不能和氧氣反應,不會燃燒,且水變為水蒸氣時會吸收熱能,迅速降低火焰溫度,並籠罩在火源四周,隔絕氧氣,使火熄滅。如土雖厚,遇到水,就會被分散,為什麼?因為它有「溶解性」。如木材雖硬,浸在水裡,就會腐爛,為什麼?因為它有「滲透性」,水分滲入木頭內部組織,會破壞木頭的密度而造成發霉甚至是腐爛。如銅鐵等某些金屬雖重,然而鐵在有氧、有水分的環境中,就會產生化學反應而生鐵鏽了。水之力可使山河移位,可使磚石滴穿,堅硬或強烈之金、木、火、土不能攻水,反為柔弱之水所攻;水之無比強力,就是這樣藏於柔弱之體態中,這正說明「天下之至柔,馳聘於天下之至堅《道德經•至柔章第43》的意思。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