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與道2

(續上期)
下面再說動脈硬化、腫瘤、糖尿病究竟是怎麼來的呢?得這些病有二個原因,一個叫內因,一個叫外因。內因就是遺傳基因,外因就是環境因素,得病一定是內因加上外因互相作用。內因是一種遺傳、一種傾向。比如說爸爸高血壓、奶奶高血壓,生出來的孩子長大以後得高血壓機率就比較大;如果爸爸奶奶一個有高血壓,生出來的小孩得高血壓機率就小一些;如果爸爸奶奶血壓都正常,孩子以後會不會得高血壓?當然也會。因為遺傳只是一種傾向,為什麼有些嬰兒生出來就糖尿病,也有剛剛生出就高血壓的,這才是真正的遺傳。其他都只是一種傾向而已。遺傳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絕對可以簡簡單單的避過。

人和人表面看起來,高矮差不多,胖瘦也差不多,長相都是人,好像也差不多;其實人和人有天壤之別,而且是千差萬別,比如說人生在世,風風雨雨,每個人都會遇到生氣、著急、或是壓力的事,遇到生氣著急、不痛快的事:張三心跳快、血壓高、臉紅、氣得發抖;李四心跳不快、血壓不高,可是胃疼、胃潰瘍、胃出血;王二得糖尿病了;第四個人生氣著急,既不得心臟病、胃病,也不得糖尿病,但卻得了癌症。第五個人是遇到壓力,變成精神分裂症了。第六個生氣著急,但卻什麼病也沒有。

都是人、都是生氣著急、遇到壓力,差別卻這麼大!這就是人和人不同。人和人心理耐受能力、精神、性格和意志各方面都不一樣,所以表面看來人和人都差不多,其實人和人千差萬別,這就是內因不同。為什麼現在小孩子、青少年就開始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呢?因為有遺傳傾向,加上小學生從小就亂吃,自然血壓就偏高,如果再加上肥胖,那個個將來都是冠心病的候選人。為人父母的除了教導小孩做人處事的道理,更要教導小孩養成終身受用的良好飲食習慣。

其實內因並不是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因素,可能只佔20%以下,80%以上是外因造成的。所謂外因是內因以外的因素包括飲食、運動、生活、心情。因此可以說好好的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自然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所以說健康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如何避免外因影響我們的身體,這裡有四句話,第一健康飲食;第二適量運動,第三正常作息,第四心理平衡。

一、健康飲食:

現代資訊發達相信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飲食養生哲學;在此提出五個字:

綠、紅、黃、白、黑

「綠」是什麼?在中醫綠是肝屬木,除綠色蔬果外,在飲料當中茶最好,尤其是綠茶。綠茶含有抗氧化劑可以去除我們身上的自由基,減緩衰老,越喝綠茶越年輕,這是科學研究所公認的。喝茶能夠延年益壽,減少腫瘤,減少動脈硬化;但是有些人不能喝茶,喝了茶就失眠,因為茶裡含咖啡因可以提神,這樣的體質只要不在下午喝茶即可;還有些人喝了茶胃不舒服,因為綠茶偏寒,越生的茶越寒,你的胃屬寒自然喝了就不舒服。這種情況就暫時不要喝茶,先把胃調好再說,或者可以喝較熟的茶。

「紅」是心屬火,紅色的食物對心臟有益,另外男性朋友二天一個紅蕃茄,前列腺癌減少45%,女性可以預防更年期綜合症,要成熟的蕃茄最好,第二個就如果是健康的人少量喝點紅葡萄酒,也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多量酒就是健康的殺手。還有如果情緒低落,吃一些紅辣椒可以改善情緒、改善睡眠、減輕焦慮。

「黃」是脾屬土,紅黃色的蔬果維生素A多,中國人飲食常常缺鈣和缺少維生素A,有什麼表現呢?小孩感冒發燒,扁桃腺炎,中年人動脈硬化,老年人眼花,視力模糊。補充維生素A,可以使兒童抵抗力增強,老人眼睛不花,視網膜好。維生素A什麼食物含量最多呢?胡蘿蔔、紅薯、黃玉米、南瓜、紅辣椒、黃辣椒等紅黃色的疏菜水果。

「白」是肺屬金,像白木耳、百合、蓮子、曇花都是對肺很好的食物。另外燕麥片,英國前首相柴切爾夫人膽固醇很高,不吃藥,她就是每天早晨吃燕麥麵包。陳立夫先生活到超過101歲,每天早上燕麥粥,真是又便宜又健康。特別是有糖尿病的人,燕麥粥不但降膽固醇、降三酸甘油脂,還對糖尿病、和想減肥的人特別好。還有燕麥粥通大便,很多老年人有便秘的問題,小心如廁時造成腦中風,燕麥的纖維多能幫助清理腸子裡的髒東西。

「黑」是腎屬水,黑色食物大家都知道補腎。黑木耳很特別,它不補腎,但它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吃了黑木耳,血液變稀釋,就不容易腦血管阻塞,也不容易心血管阻塞。現在很多年紀老就開始癡呆,其實癡呆症與半身不遂有什麼不一樣呢?半身不遂是突然一根大血管堵了;癡呆是很多細小的毛細血管堵塞了。突然堵塞的血管,血液無法通過,腦缺氧就中風半身不遂,如果是腦血管破了就腦出血;細小的毛細管慢慢地堵塞,最後腦子一區一區缺氧壞死了,就變癡呆了,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因為血粘度太高造成的,平常吃些黑木耳可以預防這些問題,一天5克至10克,相當於一斤黑木耳吃50天至100天,一天一次吃一點,做湯做菜吃都可以。我看過一篇大陸發表的醫學研究,北京心肺中心專門研究了黑木耳,兔子、老鼠用5克到10克就能降低血粘度。

二、適量運動:

運動也是健康非常重要的要素。醫學之父西克拉底講了一句話,傳了二千四百年,他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要想得到生命和健康就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和運動,這說明運動和陽光是一樣的重要。

什麼運動最好?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絕不是高爾夫球、保齡球、游泳。因為人類花了一百萬年,從猿猴進化到人,整個人的身體結構就是為步行而設計的,所以步行運動是世界上最好也最簡單的運動。

還要強調,動脈硬化是可預防的,動脈硬化可以由重到輕,從輕到重,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是可逆性的。1960年以前的醫學認為動脈一旦硬化,就不能轉化了,但是近幾年科學家已經證實,動脈硬化是可逆的,動脈硬化由輕到重,也可以由重到輕,從無到有,也可以從有到無,雖不能徹底消退,但可以部分消退。走路就是使動脈從硬化變軟化的一個最有效的方法。研究證明只要有恆心的步行一年以上,對血壓、對膽固醇、對體重的控制都有很好的結果;

如何步行最好呢?三個字: 三、五、七。

「三」:最好一次三公里(五英里多)、至少三十分鐘以上。

「五」:一個禮拜最少運動 5次。

「七」:是運動的量,過分運動反而有害,那怎麼叫適量呢?就是運動到讓你的年齡心律等於170,也就是年齡加心跳等於170,比如說50歲的人,運動到心跳l20;60歲的人,運動到心跳速度達110;70歲運動到心跳l00。如果身體狀況較好的人,可以多走一些;身體差一點就可以少走一些,步行運動量力而為。

除了步行,還有項運動,值得提倡,就是太極拳。太極拳是柔中有剛,陰陽結合;練太極拳,可以改善老年人整個身體狀況,更大的用途是改善小腦的平衡能力,練拳三年到十年之後,平衡能力改善,走路絆一下不會摔跤,美國老年體育協會作了一個研究,老年人分兩組,一組練健身房的器材,天天練肌肉,另外一組人天天練太極拳。一年後分析結果對比,練拳的這組,小腦的平衡功能好,走路比較不摔跤,三年後兩組人的平衡感差別更是明顯,摔跤骨折減少50%。科學已經證實,太極拳非常好,所以想要健康,要麼走路,要麼練太極拳,更好的是兩種都來。

(續下期)
(轉載自美國全真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