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NO.380 2020.8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 毋我。 」出自《論語 子罕第九》, 可說是學生對孔子日常待人處事、為 學行道的觀察與讚嘆。賢者顏淵曾喟 然歎曰:「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 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 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 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 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論語•子 罕》 而孔門十哲中擅於言語的子貢夫 子也曾說:「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 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 聞也。 《論語•公冶長》 因此,學生在「子絕四」章所傳 達的,必定不會僅只是一般善人所說 的無私無我,而應是更深一層,對聖 人境界及心性見地的仰望。 「子」當然是指孔聖人。「絕」 有絕對戒除、無之盡者之意。我們常 說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復聖顏淵之 過在於尚會起心動念,而至聖孔子則 連起心動念都不會犯過,如此,方可 謂「 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 政》 ,到此境地才叫做「無之盡者」, 也就是「絕」的真義。 那麼孔子所絕難道就只是這四件 看似字意相似的「意、必、固、我」 嗎?想必不只。因此,對於這段經文 我們應從聖賢的高度及視野來加以體 悟其內含的性理心法。 許筱君 子絕四的修持與體悟 (上)
45 基礎 e 誌 「毋」: (1) 無、沒有; (2) 勿、 不要、表禁止。而後學的體悟即是 「絕」的意思,因為很重要,所以重 覆說了五遍。在一般學者的注釋裡, 大都主張孔子絕其「意、必、固、我」, 但賢人顏回亦能絕其意必固我。惟宋 朝鄭汝諧的《論語意原》主張:「子 之所絕者,非意必固我也,絕其毋也, 禁止之心絕則化矣。」 「絕則化矣」,就是所謂的真空 能生妙有;惟有無之盡後方能生萬法 謂之化,就好似大捨方能大得的境界, 而到此境界惟聖人能之,故惟有聖人 能在絕其「意、必、固、我」的同時 並絕其「毋」。 「毋意」,性──本體。如如不動: 無思無慮,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明 心見性;以無念為其工夫。 「意」,指意念、動機、思慮、 心意,也就是心所起的念頭。 「毋意」,即是心念不妄動;也 就是不妄加臆度、揣測事情,更不會 讓思慮紛飛、心性動搖。能守住如如 不動的本體,是孔子修養的關鍵所在。 聖賢明白心的本體是《中庸》所 說的「性」,所謂「 天命之謂性,率 性之謂道 《中庸》 ;但一般人常起 念而不能率性,故有喜怒哀樂等各種 惱人情緒的纏擾。 有志於修行者,則能明白「 心物 自蔽,身物自染 《大學•呂祖補述》 所以,即使在燕居獨處時仍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在每一個起心 動念上,自律甚嚴地狠下工夫,以達 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大 學•呂祖補述》 的內聖外王之功。 但孔夫子已達聖人之心性見地, 能「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 《六祖 壇經•般若品》 ,達到無念的工夫,也 惟有讓心無思無慮、寂然不動,才能 感而遂通,從而明心見性,而不為意 念所轉,謂之「毋意」。 《老前人心性嘉語》也說過:「在 學、修、辦道的過程中,凡不關心性 的身外事,應儘量放開,時時刻刻不 離先天本心,後天因緣也只是酬酢應 變而已啊!」不也證明了聖人所守住 的乃是那如如不動的自性本體。 「毋必」,心──執中。允執厥中: 來應去靜,隨緣放下,隨順自在,隨 方解縛;以不偏為其工夫。 「必」,在後學的體悟即是「辟」
46 NO.380 2020.8 的意思,辟是偏頗不正、私心偏見, 專橫武斷而不合中庸之道。 呂祖孚佑帝君於民國 36 年( 1947 在乾元堂補述《大學》格致章中提到: 所謂致其知在格其物者,心有所貪 慾而性辟焉。 」此「辟」字即是思想 偏頗,言行不端之意。指的是一旦貪 求的慾望生起,心就偏頗不正,本性 也無法止於至善寶地。 而在《大學》修齊章也提到:「 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 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 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此「辟」字同樣是指心有所偏,故不 得其正之意。 「毋必」,即絕其偏頗不正;復 歸於中道,能允執厥中。 聖賢仙佛有了無念的修持工夫 後,面對一切外境的紛擾,就能守住 中道,事來則應,事去則靜;隨緣放 下,隨順自在;而在明心見性後,更 如同不識字的六祖一般能隨緣方便, 隨方解縛;絕不會有必定要如此的執 念和作法,而能心如明鏡般了無罣礙。 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旅人的故事: 連個「謝」字也沒有。 一個旅人在一條雨後暴漲的溪水 旁看到一位老婆婆正為渡水而發愁。 他好心地問婆婆:「要我背您過 河嗎?」 婆婆訝異地看著他,但一句話也 沒說,只點點頭表示同意。 旅人用盡渾身氣力,終於背著婆 婆渡過了溪水,結果婆婆居然連一個 「謝」字也沒說就匆匆走了。累得要 死的旅人有些懊悔,他覺得人與人之 間出手相助雖不求回報,但也該有些 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感動啊!而他連個 「謝」字也沒得到。 哪知幾小時後,就在他於山區中 寸步難行,還被蚊子、螞蟻咬得快變 成豬頭時,一個年輕人追上了他。跟 他說:「謝謝您幫了我的祖母,她要 我帶些乾糧和藥物來,說您應該用得 著。」說完並連同騎來的驢子也送給 了旅人。 正當旅人千恩萬謝時,年輕人又 說:「還有,我祖母是啞巴,她要我 替她謝謝您!」(取自網路分享) 為什麼我們的心要守中而無念 呢?因為當我們的心有所期待與執念 時,不論是善念、惡念,事實上都已
47 基礎 e 誌 非三輪體空,也都已偏頗不正了。武 漢市《歸元禪寺》藏經閣的對聯提到: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 不了。」就是要我們修道了無罣礙, 讓我們的良知做主,守住中庸之道, 可以做的就去做,做完了就放下, 「無啥米代誌(台語,沒什麼事情之 意)」,叫做「了了有何不了」,這 才是真功實善。 「毋固」,身──無待。逍遙自在: 心性通達,權衡變通,君子不器,無 住無待;以無住為其工夫。 「固」有二意。 (1) 拘泥不通; (2) 桎梏束縛。 拘泥不通:即固執成見,不能變 通。如同《中庸》所說:「 愚而好自用, 賤而好自專 」之意。也就是說本性被 蒙蔽的愚昧人常喜歡自作聰明,而卑 賤不得其位者又偏好自作主張,這都 是因為固執自己既有的成見,而不能 變通的原故。 桎梏束縛:因為有所依賴、束縛 與執著,所以被設限、固定而無法開 展,也就是有所待。「待」,有依靠 外在的力量而不能自主逍遙的意涵。 故「有待」是修道的絆腳石,猶如《莊 子•內篇•逍遙遊》所說:「 夫列子 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 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也就 是對於一個境界已達「清心寡欲,身 輕無累」的有道之士來說,雖能御風 而行,卻仍有待於風的力量。 「毋固」意指: (1) 不會固執成見, 拘泥不通; (2) 沒有依賴、束縛與設限。 不會固執成見,拘泥不通:能權 衡變通,心性通達。道場的前賢輩們 常教導我們要聽命辦事,所謂「無命 不自專,有命不違背」,這不僅是聽 從天命、尊師重道的體現,亦是在訓 練我們應有心性通達,權衡變通的修 養工夫。 沒有依賴、束縛與設限:能無所 住;也就是將「有待」化為修道的墊 腳石後,能無所求於外在的力量與依 靠,亦稱之為「無待」,也就是能得 逍遙自在,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重點。 曾聽一位點傳師說過:「一貫道 弟子不求外力的提拔來脫苦,但求自 德,自性自度。」不求外力的提拔來 脫苦,而是自性自度,就是「無待」 的真意,是基礎忠恕道場不斷強調的 「認理實修」,也是我們一貫道弟子 的正確修辦理念。
48 NO.380 2020.8 對於孔聖人心性通達,能權衡變 通的實例,在《論語•子罕》子絕四 的前一章中即可一窺究竟。文中提到,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 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 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意思也就 是孔子說:「用麻布做禮冠是合於禮 制的;但現在都改用絲綢,較為儉約, 我跟從大眾。在堂下拜見君主是合於 禮制的規定;但現在都拜於堂上,顯 得不恭而驕慢。雖然違逆大眾,我仍 然拜於堂下。」 在孔門十哲中,優於文學的子夏 夫子曾說:「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 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論 語•子張》 何謂小道?一般解為小技小 能;或囿於一端之說,如鄭玄曰:「如 今諸子書者。」但就後學的體悟,小 道亦指小成,即一時或局部的成就。 在《莊子•內篇•齊物論》中提到:「 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意指大道 被片面的效果、成就所隱蔽,言論被 浮華的詞藻所遮掩。 所以,對於那些術流動靜、神通 法術及異端邪說,亦可指稱為小道, 這些小道一旦精熟,實有其吸引眾人 的可觀之處,但對於超生了死的解脫 之道,卻是滯泥不通;倘若溺而不返, 以致執末忘本,則小道妨大道,故修 真行正的君子是有所不為的。 師母老大人曾慈示:「修道要認 理歸真,不修人情道、沙盤道、顯化 道、好奇道。」而香港寶光總壇陳宗 蘭老前人亦說:「我們要修真理。對 天機、顯化、沙盤、人情道等,不要 修。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 事而生事,是謂薄福。」都在在證明 小道雖有可觀,卻不得究竟。 因此,在基礎忠恕大德張老前人 的高瞻遠矚下,才有了忠恕學院的創 立,引領無數的道親們從三教經典中 來認理實修,落實著真修實辦的精神。 由以上例證,足以證明儒家思想 在進德修業上,能以大體為重、以大 局為先,把格局放大、放遠,依著良 心本性、仁義道德來活潑應事、權衡 變通,而此「毋固」工夫的展現,就 是其心性通達、圓融無礙的最好證明。 要知道,性、心、身是一個相互 影響的整體,惟有心性通達的人,不 會拘於小節,僵化不通。也惟有善用 「毋固」的工夫來權衡變通,方能將 福德轉為功德,以達到三輪體空的真 功實善,而這正是「事不凝滯,理貴 變通」 《宋史》 的最佳展現。
49 基礎 e 誌 所謂法無定法,暮鼓晨鐘是法, 當頭棒喝亦是法;在處理事情時,若 有了必定要這樣、必定要那樣的自我 設限,生命就充滿了桎梏與束縛,也 就是有所待,有所依賴。 所以,「毋固」也是一種柔軟、 獨立、有彈性的態度,為的是讓我們 最終能無住、無待,以得其逍遙自在。 如同後學在忠恕學院高級部法施 系的修學過程中,江永德點傳師常會 提醒慣於背稿上台的講師們,應盡力 脫離背稿的桎梏與束縛,讓這個「習 以為常,成為慣性」的依賴,能在 自我不斷努力與精進的過程中脫胎換 骨,最終得以「心裡明白法自己生」, 這也是所謂的「 君子不器 《論語• 為政篇》 換句話說,我們的修學千萬不要 像固定的容器般被限制束縛住了,一 定要將這個有所待的絆腳石,努力化 為墊腳石,以達到無待。 唐朝黃檗禪師說過:「不經一番 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可見要 想達到逍遙無待、無所依恃、無所住 的境界,的確是須要真修實煉的工夫 來不斷地淨化、昇華後,方能無限開 展。 「毋我」──為公。公心一片:忠恕 一貫,濟世度眾,捨己為人,天人合 一;以大愛為其工夫。 「我」,是私己、我執,也就是 自私自利、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民 初學者王國維寫過一本很有名的文學 理論叫《人間詞話》,當中提到:「以 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說明 了當吾人以有我的立場來觀看所有的 事物時,就像戴上有色眼鏡看世界, 所有事物都染上了主觀的顏色。因此, 當我們起心動念偏頗不正、固執不通 且自私自利時,六道輪迴之門由此而 開,故六祖說過:「 有我罪即生。 《六 祖壇經•機緣品》 「毋我」是不為私己,放下我執。 要知「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道德經•德善章》 ,說明聖人順應天 道自然,純然一片公心,為眾生著想, 且進一步與天地萬物合而為一。再進 一步來說,也惟有達到「毋我」智慧 的最高境界,才能使我們不為生死迷 茫,能將生死拉平,並勇於慈悲濟世, 捨己為人。而此理,各教聖人的作法 是「一」同的,一貫道道場的諸多前 人輩們更是如此示現。 (續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