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_0001

「本」與「非本」
論一貫道解讀儒家經典的思考模式
(6)
鍾雲鶯
(接上期)
2009年11月
15
建構在本體論與宇宙生成論上的心性 論,一貫道絕不是「性三品」論的主
張者。因為他們認為,人的本源來自理天,人之心性本是純善無惡,只是降生而
後,受到「非本」之氣天與象天的影響,導致世人忘「本」,遂而迷真逐妄,不
識本來。一貫道乃以修行的層面論述心性的差別,故而了解「本」與「非本」的
差異性,成為他們解讀經典的重要觀念,我們試以《學庸淺言新註》解釋《中
庸》之「人皆曰:『予知』」為例:
痛哉聖人之言也!人人各具圓明之性,落與氣象,被世俗一切薰陶冶
染,遂認逆旅為家鄉,執血心為吾主矣!……將具體之性,驅於罟獲
陷阱之中,而己猶未知也!(註61)
此中所言,即是說明了人人之「本」相同,降生而後,受到「非本」之氣、
象的影響與誘惑而迷途忘返。因之,強 調「本」之性與「非本」之性的差異,乃
是一貫道經典解釋的重要觀念。
五、「本」與「非本」的宗教解釋意義:
明師真道的「天命」觀
在一貫道中,非常強調「道」與「教」的不同。(註62)「教」是指三教的
教化,教導庶民百姓道德倫常之事,所說雖可導正人心,勸人為善,但卻無法洞
pg_0002
特 ½
Particular Draft Field
16
基礎雜誌251期
本溯源,回歸本體,是屬於世俗的「非本」。「道」則是性、理的代稱,是
返本歸根的唯一途徑,是神聖之「本」。因之,「修道」與「修教」極不相
同,「教」是「道」之一環,「教」是現象,「道」是本源。是以一貫道強
調「求道」的重要性,即在區別與「教」的差異。當然,在「求道」的過程
中,存在著屬於較內部信仰者才熟悉的儀式意義。
由於「傳道」與「傳教」有著不同的意義,因此也出現了應由何人「傳
道」的問題了,這也是一貫道所強 調須由具有「天命」的真師、明師(稱為
點傳師)傳授「本」的理天之道,以信仰的角度而言,明師的神聖意義是不
容置疑的,但以宗教現象而言,這是明清以來民間教派將自己所屬的教派神
聖化,並且認為自己所屬的教派才具有拯救世人免於末世劫難的神聖使命,
此一神聖使命乃由「天」所命,非一般的宗教所能替代。
一貫道系統非常重視「天命」思想,雖說這個觀念承傳自先天道的思想
體系。(註63)「天命」思想與其他新興宗教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所傳承的
祖師,無不宣稱是由某仙佛降世化身的「天命之師」,因之,這些歷代祖師
的神聖性是不容懷疑的,故而其所傳之「道」,乃由「理天」而降,因之,
尋訪明師真道,成了一貫道系統在宗教解釋上的特色,(註64)王覺一在其
著作中就極為強調這樣的觀念:
大學之道,必須真師指點理天、氣天、象天之源……然後知得之
理天者,乃惟微之道心。道心即明德,明德即至善。得之氣天
者,為惟危之人心;得之象天者,為血肉之心。(註65)
這段文字雖結合心性½而言,但主要也在於說明理天之道必須真師指
明,方可得到歸本溯源的修道之方,一般非「天命」所傳的修行之方,都只
是片面的,無法解決人之性命之本的問題。王覺一在解釋「格物致知」時,
甚至認為,修持「格物致知」之方,須由明師指點「格物致知」之「本」,
直探大學之道之真與理天之「本」。(註66)
明師真道的天命觀,影響了一貫道對經典的解釋,《學庸簡解》解讀
pg_0003
2009年11月
17
《中庸》「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
。」說:
這節是言道脈淵源,有費有隱,費者普傳眾生,隱者單傳獨受。……
時屆三期,皇天開恩大赦,道降庶民,婦人孺子皆能得到古之千里訪
明師,萬里求口訣寶貴之先天大道,道在庶民謂之普傳,就是道之顯
也。如鳶飛戾天,顯明昭著也。(註67)
《文外求玄—學庸註解》解釋《大學》「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時
說:
十目者,非十方之人目也;十手者,非十方之人手也。試觀「十」字
一直一橫,縱橫四方通天徹地。直為經,為道;橫為 緯,為德。……
至於「十」字玄機,非吾人所敢洩焉,欲求深解者,速求天道,求師
指點,則自瞭然於心矣!(註68)
上述所言,古人乃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表示修持歸「本」的可貴與不
易之處,道之隱代表著古人須先修行至某一程度之後,才有機會遇到天命明師,
即一貫道所言之「先修後得」故而可以得到歸「本」之道者,少之又少,這其中
還有許多未遇明師真道而憾恨終生者。道之顯則代表在末劫時期,上天大開普
渡,人人皆可得到回歸本體之道,也就是一貫道常說的「先得後修」,先讓入教
者得到可以回歸生命本源理天之道,信徒即可以用最明½簡單的方式修持理天之
道,而欲得理天之道,尋訪天命明師,成為想要歸本溯源之修行者的首要條件。
姑且不論一貫道以「天命明師」的角度解釋經典是意義的扭曲,抑或解釋的
延伸,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解讀無非想要讓世人了解,歸「本」之明師真道,
與「非本」宗教傳授,有極大的不同,最後的修行成果也迥不相同,而類此之解
釋,唯有站在「本」與「非本」的立場思考,才得以進入一貫道的解經體系。
五、「本」與「非本」對一貫道經典詮釋的意義:「本」之回歸與
否的思維
由上述的論述可知,一貫道對於經典的詮釋,從王覺一開始,皆站在「以教
pg_0004
Particular Draft Field
特 輯
18
解經」的角度解讀經典,他們對於經典的態度並不在發揚經典的原意,而在教義
的發揚。故而對於儒家經典的解釋,往往為了強 調信仰的意義,進而誤解、扭曲
原始經典的意義,導致許多人的不解。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的現象或許就
如美國學者Henderson 討 論儒家注疏傳統時指出,在儒家的注疏傳統中,常常為了
滿足注疏者的詮釋要求,注疏者往往認為經典在過往的流傳中產生的錯誤,因而
需要修改與更動經典內容順序,才能滿足注疏者所期待的中心思想,故而注疏作
品可能成為「使經典意義得以完整」的必要解釋了。( 註6 9)  
【註釋】
(註61)同註36,頁65。
(註62)這個部分,本人在〈一貫道詮釋儒家經典之關鍵性觀念的考察〉及〈 論一貫道《學庸
淺言新註》的注疏意義〉已有充分的說明。
(註63)根據學者的研*究,一貫道乃根源於先天道系統,最主要在道統表中,十四代祖之前的
祖師皆相同,先天道也於十三代祖師後開始分裂,有圓明聖道、同善社、一貫道等。
而一貫道乃傳承十四祖姚鶴天這一系,十五祖王覺一將之改革後,傳遍大江南北。在
林萬傳的研究中指出,明清新興宗教幾無不以龍華三會為其主要教義,但先天道獨特
的天命思想,卻為其他宗教所罕見,而這樣的「天命」思想,一直傳繼至今日的一貫
道。參林萬傳,《先天道研究》(臺南:
.
巨書局,1986),頁1-50~52。
(註64)這個部分是一貫道的特色,也形成一貫道分裂的主要原因。只要有心分子利用「仙佛
降世」的做法,宣稱某人為某仙佛降生,就極容易愚弄百姓,另立教派,自己稱師做
祖。類此現象,由一貫道出走而自立門戶者比比皆是。
(註65)同註32,頁15。
(註66)參拙撰〈一貫道對「格物致知」之詮釋及其呈現的宗教意義〉,發表於「宗教、文學
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元智大學與一貫道世界總會合辦,2006年9月22日)。
(註67)謝金柱,《學庸簡解》(臺北縣:正一善書出版社,1998再版),頁124。
(註68)樵山老人,《文外求玄----學庸註解》(臺北縣:正一善書出版社,1997),頁62。
本書初版為民國四十九年(1960),後經由林立仁整 編,付梓正一善書出版社。
(註69)John B. Henderson , Scripture , Canon and Commentary: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And Western Exegesi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pp56-57。
基礎雜誌251期
(續下期)